勿忘欧美侵华史

时间:2022-06-02 03:26:10

最近,各地电视台接二连三地播出了十余部抗日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影视圈似乎回到“全民抗日”的年代。这或许是出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的缘故。然而,在“抗日”的“潮流”背后,国人特别不应该忘记的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入侵的不仅仅是日本。旅美学者慕朵生说,中西方交往的近代历史应当被世人客观地记住。

1840~1894年,英、法、俄、美等入侵

阶段特征:军事上发动战争,经济上商品输出为主,列强勾结

1840年(道光二十年),因为强行向中国倾销走私鸦片,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两年后,清政府战败,被迫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然而,这些并不能满足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大胃”,他们想谋求在华的全面经济与政治利益。

1856年,英、法两国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边疆和内地,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苦。两次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启了中国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百年历史。因此,鸦片战争对于中国民众来说,成了一个深刻的外交屈辱和民族仇恨的烙印,甚至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试金石。

18世纪下半叶,法国金融资本迅猛发展,其政府变本加厉地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在亚洲,法国企图占领与清王朝有着密切宗藩关系的越南,并把它作为从南面入侵中国的桥头堡。1883年(光绪九年)5月,法军攻陷越南顺化,半年后进攻越南山西清军阵地,清军被迫应战,中法战争正式爆发。历时两年,尽管腐朽的清政府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却与法国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新约》,允许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使法国侵略势力得以深入到中国西南地区。

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的可悲结局,让资本主义列强看清了清政府的怯懦,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胃口,以致边疆危机愈益加重。西方列强在把中国的邻国逐个攫取为殖民地或保护国之后,便明目张胆地向中国边疆地区大举进犯。日、美出兵侵略台湾,俄、英争夺新疆,英国窥视云南、,使得中国边疆地区烽火连天,危机普现。

1894~1918年,八国联军等入侵

阶段特征:政治上“以华治华”,经济上资本输出,八国联军共同支配到日本独霸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澎湖列岛等大片领土被割让,中国的遭到进一步破坏。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严重掠夺,它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也进一步加深。

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的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八国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残绝人寰。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下,侵略中国的列强分裂成为两个对立的营垒――以德、奥等国为一方的同盟国集团和以英、法、俄等国为一方的协约国集团。这两个集团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忙于在欧洲厮杀,无暇东顾。而此时的日本却张开了“手脚”。1914年,中国提出德国将山东权益交还被拒,目本于8月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半岛。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不平等的“二十一条”要求,要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及领土完全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1919~1945年。美、日入侵

阶段特征:政治上“以华治华”,美日争夺激烈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方面的胜利而告结束,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在中国的矛盾日趋尖锐。因此,列强参加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的目的也各有不同,英、法、意想得到割地赔款,美国要的是世界霸权,日本则希望列强承认它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中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进行政治交易的一个筹码,中国要求归还山东的正义事业根本不占重要地位。

山东问题失败后,中国代表团在和会上提出的废除民四条约、取消不平等条约中部分规定的七项希望条件、收回德奥在华权益和财产三项议案也遭到失败。随后,中国近代史上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划时代的标志事件――爆发。由于国内要求拒签和约的群众运动日益高涨,加上在和会上受到的种种屈辱,中国代表团终于下决心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到了第二年,苏联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后,美、日“反苏蜜月”随之结束,争霸中国的斗争又重新激烈起来。1922年2月6日,美国同英、法、日、意、比、荷、葡等战胜国和中国北洋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公约明确规定,“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是对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九国公约》签订后,美国成为侵华首领,向中国输出大量商品和资本,使中国民族工业走向全面萧条。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美国宣布禁止用美国船只装载武器和军用装备出口,这一政策适合拥有强大海军的日本的要求。这种政策和日本的海上封锁,不仅造成中国武器输入极其困难,也使中国其它物资输入困难。1937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1.15亿美元货物,下半年进口额就下降到0.73亿美元。

1946年11月4日,美国与当局签订了《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获得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全面控制中国的一切特权。该国军队更是在中国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当时的中国人把日本和美国作了对比后得出结论:“赶走一只狼,引来一只虎。”

1945~1953年,美国入侵

阶段特征:“以华治华”,扶蒋,封锁新中国

中国人民经过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抗战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将被驱逐出中国。此时,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的考虑,积极插手中国内政。因为它要把中国“塑造成符合我们心愿的形象”,使中国在战后成为美国在整个远东“不可缺少的伙伴”。

1945年1月11日,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巨头到苏联克里米亚海滨雅尔塔开会。三人秘密签订了一项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人政治条件的协定,其中包括苏联在大连商业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地铁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等。这实际上是要中国继续履行沙俄时代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政治条件严重地侵犯和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同时,也十分露骨地反映出美国的对华态度。

中国革命胜利后,美国更想利用台湾作为西方帝国主义的前沿阵地。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乘机出兵台湾。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共产党军队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下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国在“协防”台湾的名义下公然以武力干涉中国内政。两天后,第七舰队的6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驶进台湾海峡,旋即开始游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在台湾终于稳住阵脚,得以在台湾继续维持专制独裁统治,但同时也造成海峡两岸长期分离的格局,阻碍了中国统一的进程。

上一篇:另类理财产品 下一篇:理性看待我国税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