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建设

时间:2022-10-27 02:01:19

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建设

【摘 要】本文主要基于目前国内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小城镇发展中常见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两者实际上是可以共同实现发展的,这对于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其中的关系,希望能为国内众多的小城镇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1 引言

随着国内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支持,近年来中国的农村地区经济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加快。但是,在很多地区由于缺乏的合理的规划指导,当地政府往往片面的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改善,结果导致当地的环境不断恶化,最后不但不得拿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进行环境改善,还有影响到造成社会安全和稳定。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要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力争使人民真正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本文以此为目标,从多个角度出发,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国内众多的小城镇发展提供指导,创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城镇发展道路。

在编制小城镇规划时,要把防止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来对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编制好小城镇环境规划。环境规划要同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等相衔接,充分考虑道路、排水、环保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v[6]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密切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状况,突出生态环境的特点,考虑到社会经济与资源生态综合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优化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2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综合治理环境

乡镇企业的布局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厂址选址应充分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尽可能选址在小城镇的下风向,人烟稀少处,避开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地区:注意少占耕地,提高全镇区的绿化覆盖率。

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提高乡镇企业发展的空间聚集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从而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吸引各类工业企业逐步进入农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做到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有助于实现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及工厂之间的分工协作,还有利于解决工业所需的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实现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结合技术改造防治污染,使粗放消耗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充分地接纳大中城市扩散出来的技术、项目,形成与大城市工业的专业化分工以及乡镇工业彼此之间的专业协作与互补;积极推进城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促进质量效益型、技术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产品,以及环保产业、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发展。对于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工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产品使其转产或淘汰或压缩生产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以利于环境和发展;依靠技术措施治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增加科技投人,扶持清洁生产和生态工程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提高环境管理监测和资源循环利用率,推动小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从国外引进切实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为自身的发展服务。在引进时,应注意国外可能趁机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技术转移到小城镇。

3 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

要实现从“生产型城镇”向“生态型城镇”的逐步转变,最终建成生态小城镇,要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完善一系列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感。应疏通渠道,举行新建项目听证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创造条件引导公众为环保出主意、提建议,直接参与环保决策。建立健全环境举报等制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监督政府和环保部门履行环保职责,从而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的局面。加强环保宣传,发挥公众和舆论对公害问题的监督作用,逐步建立公众环境投诉制度。环境诉讼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扩大环境侵害中受害人的原告资格,所有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包括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应享有环境诉讼权,使环境诉讼权变成激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

4 健全小城镇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城镇环境保护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小城镇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完善小城镇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严格实施规划应采取如下措施:

4.1 配合立法机关,尽快研究制定有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填补立法空白。在今后的环境立法中应对公民行使环境自卫权的条件和界限做出明确的规定,保证公民能合法适度地参与自卫救济活动。

4.2 加强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制定和运用有关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格实行“三同时”等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机构。切实完善环境指标的政绩考核,加大环保投入。要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将环保目标纳入到政绩考核的内容当中,通过签订环保目标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提高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3 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加大排污的控制力度,依法收取排污费,全额征收饮食服务业、医院、宾馆、商业茶炉大灶的排污费,促使企业治理。要用足用好综合利用政策,采用搬迁措施,解决污染扰民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以鼓励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小城镇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及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测水平。要针对小城镇的不同情况,设置环保机构。在经济发达、污染较重的小城镇,设置环保机构,负责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在经济比较发达、污染较轻的小城镇,设置环保兼职机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搞好环保工作在规模比较小、污染较严重的小城镇,设置环保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环境管理:在一般的小城镇,在一些部门设置环保兼职工作人员。

上一篇:小议公路桥梁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 下一篇:浅谈高强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