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房屋建设施工技术与管理探讨

时间:2022-10-27 12:44:42

民用房屋建设施工技术与管理探讨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用建筑工程不断增加,为了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对施工技术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企业施工工程而言,最主要的就是施工技术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保证,要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强化管理。本文针对民用建筑施工时的各项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施工过程的需要注意管理的各方面也进行了梳理,希望可以在以后的项目工程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用房屋建设 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房屋建筑工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建筑的质量。提高房屋的施工技术是保障房屋的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对建筑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随着生产活动朝着复杂化的方向转变,建筑工程的各个项目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建筑施工单位不断总结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新解决的方案,进而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完工。

一.民用建筑施工技术分类

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部分,混凝土是房屋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料,混凝土工程的发展程度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房屋建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混凝土碱与集料的反应,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低碱水泥、砂石料以及外加剂等原料的选用,尽量选择品质较高的膨胀剂和减水剂。尽量避免几者之间的相互接触,进而产生其他化学反应,影响材料的质量;

2.选择质量优异的混凝土,随着时代的进步,配料的过程中要考虑使用优选低碱水泥、低碱活性集料、低碱外加剂等。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也要不断完善,我国也在不断地研发配置更高性能的混凝土;

3.考虑混凝土的运输,相对而言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其坍落度应该尽量小,以避免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输送管道应该尽量少用较弯较软的管,传送混凝土的泵机出口要配备一定长度的水平管,再接弯头;在输送混凝土时要注意填充料斗,避免出现无料现象;

4.选择适合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将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就要及时进行浇筑,避免其失去流动性,坚决杜绝进行二次加水;常用的浇筑方法是全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斜面分层浇筑等,其中全面分层浇筑是指第一层浇筑完成之后再浇筑第二层,另外的浇筑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也会用到。

2.民用房建防渗技术

材料质量、施工技术等众多原因都有可能影响到房屋的防水质量,而防水工程的质量好坏对于整个房屋的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外墙框架梁柱与砌体结构之间的裂缝和墙体的裂缝,都会引起房屋的墙面渗漏、饰面材料的渗漏和门窗接缝处的渗水,都是因施工过程中,外墙的施工工艺不正确和质量监管不严格所致。

2.1根据这些情况,应该在施工前,要检查好砌块得质量,砌块进场时依照严格的要求进行存放,做好防水防雨措施;

2.2在砌筑前,严格依照施工要求将砖块充分湿润;在砌筑时,不得将密度强度不同的砖块混合使用;

2.3施工中,要注意框架结构的墙面每天的高度要在一米四之内,砌筑到二百米时要静停七天,外墙部分最下面的砖块要刷满专用面剂,起到防渗透的作用

3.节能技术的运用

通过房建节能技术,不但可以有效保证房屋的功能,还可以节省很多施工上的成本,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太阳能是人类常用的能源之一,现在在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采用。例如:例如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所需的热水要求;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为楼内提供照明系统所消耗的电能;太阳能技术还可以很好的控制建筑物的采光,有助于建筑物的日常节能利用。

二.民用房建施工的安全管理

1.现在各工程承建方,工地多,地方分散,各个项目部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管理人员缺失的现象,在大型房建工程施工中时常出现专业安全人员昼夜连轴工作,但还是不能覆盖整个工作面,从而使整个工程施工中隐藏大量安全隐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将安全问题摆在施工首位,就应该加大安全生产成本的投入,舍弃过去效益进度第一的生产模式,切实将安全人员,安全工程师的培训落到实处。

2.完善安全考核制度,大部分项目部的安全考核制度都是罚重奖轻,处罚条例无限细化,奖励机制却是缺乏鼓励性和可实施性,这样安全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消极抵触情绪,而实际处罚措施在实际中往往不能真正落实到肇事人身上,而罚金埋单者往往都是劳务公司老板和工头,这样基层施工人员会对安全制度缺乏必要的敏感性,这种情况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花钱买违规”。

3.完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就应真正做到有奖有罚,惩罚分明。对于安全工作做的好的个人和组织应适当提高奖励程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积极性。惩罚措施应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对个人震慑性,必要时可将惩罚名单惩罚措施公布明示出来,这样做一来可以显示上层安全控制的决心和态度,二来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三.民用建筑的质量控制

工序就是人、机、料、法和环境对产品( 工程) 质量起综合作用的过程。工序质量控制是管理者为了分析工序中存在的差异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如分析工序质量检验反馈的有关工程产品性能特征的各方面质量数据,尽可能避免这些差异,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同时保持稳定的调节管理过程。工序质量控制不仅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技术质量职能的重要内容。工序质量控制的对象从直观来看除了控制其分散程度,同时还要控制特性值波动的中心位置。工序质量控制的对象是对工序因素的控制,特别是对主导因素的控制,这是基于工序形成的质量特征值的波动范围和中心值,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决定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主导因素被控制了,工序就可稳定,工程质量也得到了保证,所以,工序质量控制并不仅仅是管结果,其核心是管因素、管过程。所以要从以下几点做好主动控制:

1.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为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同时保证工序投入物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要切实有效地控制活动条件的主要因素,并使它们处于受控制状态,从而实现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2.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控制点是控制的重点,是为了确保工序质量的需要而进行,从而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进行有效管理,以控制工序处于良好的状态;

3.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工序活动效果。所以质量检验工作要加强,进行质量状况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总之,要确保整个过程中工序活动效果及质量达到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结语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民用建筑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房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也要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革新,房建企业需要控制好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以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项目参与的各方积极配合、相互监督以及相互促进是抓好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树立质量意识,主要是将质量意识贯穿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和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 刘灵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东盟博览.2012(06)

[2]. 李潮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问题的处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3]. 梁兆忠.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8)

[4]. 吕跃进.浅析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5] 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1(08)

上一篇:浅谈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问题... 下一篇:棋盘石长达隧道有轨运输设计及施工维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