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10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7 12:40:29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10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环形电极电切术、球形电极电熨术在治疗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分析。方法:对经妇科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0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或行宫颈锥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1次成功率96.0%(96/100),手术时间5~20min,平均8min,出血量10~20ml,无一例术中大出血,术后无感染发生。结论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好、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具有极高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频电波刀;宫颈疾病

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目前治疗宫颈疾病的方法很多,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应用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对100例各类宫颈疾病进行治疗,随诊3个月,疗效满意。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中重度宫颈糜烂74例、宫颈息肉10例、宫颈肥大伴宫颈纳氏囊肿5例、CIN Ⅰ11例,共计100例,患者采用LEEP手术治疗,手术标本全部送病理学检查,患者年龄26~53岁,平均38岁,所有患者均为经产妇。

1.2手术指征

中重度宫颈糜烂、纳氏囊肿、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病检为CIN Ⅰ~Ⅱ者。

1.3仪器

采用北京贝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DGD-300C-2型高频手术器。

1.4术前准备

(1)患者月经干净3~7天;(2)术前48h禁性生活;(3)常规白带检查,无生殖道急性炎症;(4)TCT检查,除外宫颈癌;(5)常规阴道镜检查,对可疑病变部位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1.5手术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消毒,阴道放置窥阴器,暴露宫颈后用2%碘液标记移行区范围。接通电源,安装球型电极,设定治疗功率为30~40W。自宫颈糜烂面外2mm开始,将糜烂面全部清除,烧灼后宫颈创面呈外浅内深的圆盘形,近宫颈口处烧灼深度3~5mm,糜烂外缘深度为2~3mm。对乳突型糜烂者用LEEP环形电极自病灶外缘2mm开始,至宫颈管内5mm先行环切后,再球形电极凝血,此深度可充分保留宫颈腺体。对宫颈糜烂同时伴有多个宫颈腺囊肿,先用尖刀头凝固囊肿,取出凝固的囊内液,然后再用球形电极烧灼糜烂,治疗后创面碘伏消毒,局部喷云南白药粉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反应,不需住院,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月经干净后3天复查,记录阴道排液、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疗效评价:宫颈体积缩小、宫颈光滑、无糜烂面及纳氏囊肿。

1.6手术情况

手术时间为5~20min,平均8min,出血量10~20ml,无一例术中大出血。

1.7手术用药

术前未用任何镇痛药,术中未行任何麻醉,患者一般情况好,手术结束即可自行活动。

1.8病理学检查

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5.0%,级别上升3.0%(3/100),经病理学检查:结果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性,其中3例术前诊断为宫颈糜烂,术后诊断为CIN Ⅰ;2例术前诊断为CIN Ⅰ,术后诊断为CINⅢ。因此,LEEP手术不仅在治疗常见宫颈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9术后随访

91例患者术后3~7天内因宫颈表面脱痂,阴道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不需要特殊处理,阴道排液量不多,无腹痛。5例术后8天阴道流血较多,似月经量,经阴道纱布加云南白药止血后血止。有3例分别于10~15天出现阴道流血较多,经口服止血药、静脉注射止血药、局部压迫止血及再次电凝点状止血后血止,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5~7天。1例术后5天下腹痛,给予输液及局部消炎止痛治疗后好转。

2结果

术后1个月经周期后3天复查,1个月后宫颈创面完全愈合39例;2个月后复查完全愈合者46例;11例于3个月后完全愈合;4例于术后3个月仍有小于Ⅰ度的糜烂面,经第2次手术后治愈。

3讨论

近年来因许多因素,如多个、过早性生活、早年分娩、多产、各种妇科炎症,加之人瘤病毒(HPV)感染致宫颈病变发生率增高,宫颈病变从慢性宫颈炎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再到宫颈癌是一个逐步、连续的发展过程。一般从CIN发展为宫颈侵润癌需10~15年,约25%患者在5年内发展为浸润癌。CIN是干预和治疗的关键时期,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处理宫颈癌病变,而应用LEEP手术在治疗宫颈疾病,特别是宫颈癌前期病变方面有特殊的应用价值。高频电波刀是采用高频无线电刀通过LOOP金属丝由电极尖端产生3.8MHz的超高频(微波)电波,在接触身体组织的瞬间,由组织本身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使细胞内水分形成蒸气波来完成各种切割、止血等手术目的,但不影响切口边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传统的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有电熨、冷冻、激光、微波等方法,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术后阴道排液时间长,对组织烧灼不易控制,止血不彻底,对合并宫颈息肉、宫颈囊肿等宫颈疾病的治疗效果欠佳,愈合后有宫颈瘢痕形成,不适合未生育妇女。LEEP是一种新型的电凝电切疗法,其切除病变的范围大,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并且用低功率电圈切除,整块转化区的组织不被破坏,可做详细的病理组织检查,已在国外开展[1],高频电波操作简单、有效,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安全,不需要麻醉。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功能。应用高频电波刀易于切除宫颈息肉,剥除宫颈腺囊肿,止血方便、有效。术后反应小,阴道分泌物少且持续时间短,无继发感染,创面恢复快,愈合后宫颈恢复自然状态,极少形成瘢痕,因此也适合于未生育的患者[2]。本组100例宫颈病变全部采用LEEP治疗,在对病变进行准确诊断的同时又对宫颈病变做了治疗[3]。3例术前诊断为宫颈糜烂,术后诊断为CIN Ⅰ;2例术前诊断为CIN Ⅰ,术后诊断为CINⅢ。由此可见,LEEP切除的组织范围大,有利于术后病理检查,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且能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但术后应密切随访,对有病灶残留或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更应密切随访。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55-1761.

[2]毕蕙,廉玉茹,李克敏.CIN Ⅱ~Ⅲ Leep治疗后随访情况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37-39.

[3]张雪玉.LEEP联合α-干扰素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观察.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6):377.

上一篇: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对我院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28例临床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