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的走向

时间:2022-10-27 11:25:38

试论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的走向

曾几何时,电视专题节目以其多姿、绚丽的色彩吸引着广大的电视观众,《话说长江》、《望长城》、《远在北京的家》、《中华之剑》以及东方时空栏目中的《生活空间》等节目在我国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这些节目以尊重客观现实的态度,给观众提供了最能反映生活真实的东西,正是这种真实赢得了观众。也就是因为它的真实、可信,让观众为之动情。

二十年过去了,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在我们荧屏上的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而电视专题节目却不温不火。笔者认为不仅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与我们专题片工作者也不无关系。

首先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它的商业属性越来越显著。电视节目的商业化色彩也越来越浓厚。各地电视台为提高经济效益,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以一档30分钟专题节目为例,不管题材是否适当,不仅主持人手持的有广告,背景有广告,节目还要插播广告,有的大约3分钟,有的达到5分钟,专题节目的客观真实必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观众的反感,造成收视的下降。其次就是与我们专题片工作者有关。有的创作者为追求大场面、大制作,过于强调片子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往往忽略了专题片的社会功能,内容离观众很远,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因而没有收视率。与之相反,有的创作者认为收视率是判断、决定节目的好坏、广告商投放广告的唯一标准,有观众才有收视率,为抓住观众的眼球,在新奇、刺激,颠覆传统,挑战道德,发掘“丑闻”、“丑态”、极尽窥探之能事上下功夫。利用高收视率来说明自己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引起观众的厌恶。节目播出量越来越少,产量就越来越低,电视专题节目也就被自我边缘化了。

如何才能使专题节目的路走得更远?当然首推提高收视率市场。我们知道专题片最终意义的实现是在观众观看后的思考上,是创作者与观众共同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栏目要生存,对收视效果的追求不可或缺。有一个民营影视公司的老总,总结了十个字,说只要涉及这十个字,其收视率都是不错的,而越排到前面的收视率就越高。比如:暴,只要有动作有暴力,收视率上一定不会低,再就是色、黑。但我们在做节目、在争取收视近乎狂热追求的时候,不应该放弃、不应该边缘化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如今的电视媒体之间需要通过强强对话争夺观众注意力,有观众才有收视率。那么,如何做到既有收视,又有口碑?我认为应该用品质去立我们的牌子。所以,品在先牌在后,如果没有品哪来的牌,而且品是由三个口组成的,那就是你的节目一定要有好口碑。这就要求我们的专题节目,不仅题材要从众,手法要多元,还要有观赏性。

确定观众感兴趣的选题,注意题材主题化、系列化的意识和导向

节目选题和内容的成功,就能决定每一期节目的探秘是否精彩。为保证节目的高品质,栏目组先舍弃具有高收视的诸如“情感纠葛”民生类、“案件纪实”法制类等类型,再将观众感兴趣的自然、历史、医学、战争等领域的谜题,进行详尽的资料搜集、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以当下的视角带领观众一同走近事件背后的真相。系列片《将军风云录――解放战争全揭秘》,通过著名战役、著名将领作为故事主体,讲述国共两党一代将帅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给大家解读不一样的人文历史、社会感悟。节目不仅有很好的收视,而目有不错的口碑。

同时,还梳理各重要纪念日的人物和事件,加强主题系列节目的策划。因为系列节目能够在某一领域做深、做透,容易产生社会关注度,可以用成功的策划和系列播出的累积来提升栏目的影响力。如: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推出的十集特别节目《红色密战》,全面聚焦我党的隐蔽战线。节目组特别邀请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少将作为顾问,从较高的视角提供了权威的见解。前后采访了数十位红色革命家后代,并且通过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专业支持,深度解密海峡两岸历史档案,得以挖掘出隐藏在档案卷宗和机密文件中的历史真相,还原出一个个鲜活的密战故事。节目播出后,无论是业内,还是社会层面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为寻找适合拍摄的选题,栏目还启动了几个系列节目的制作,包括在古今中外具有相当社会影响、内情相对复杂离奇的《谜案计一名人死亡之谜》、《民国风云人物》、《慈禧一怎样的女人》等等历史人文系列的节目,大时代背景,小角度切入,呈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再就是“时政热点”是收视预期较好的题材。栏目关注紧扣时代的大事件,关注当下生活,注重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记录,既强调独特的视角,又体现出专题片艺术手段丰富的魅力,在大事上不缺席,同时又要做出有品质的东西来。

提高收视率,探寻节目内在创作的规律

电视节目大多数的收视行为都是随机收视,这样―个电视传播的特质,我们无法改变它。因而,必须增强节目的磁性,像磁铁一样把观众紧紧地吸住。我们打开电视机,晃动遥控器的时候,你接触到―个节目,一定是这个节目一个瞬间的状态吸引了你。―个人物奇怪的表现,一个人物说话的状态,或者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一个细节等等这些瞬间状态都能让你留住。每一期节目都是―个探秘的过程,它要有推动故事不断发展的悬念。创作者在做节目时要清楚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节奏,如:节目在叙事过程中,需要很多点状的爆发,也就是由故事/冲突等构成的兴奋点,3-5分钟就应设置一个悬念,掌握这种规律,就可将游离观众变成稳定观众。

栏目要有观赏性,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

电视是以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密切配合来表达思想、反映事物的,画面内涵丰富与否,直接影响观众的思维空间,影响节目的感染力,一个好的画面效果远远超过一段冗长的解说词的分量,人们从对节目的鉴赏和感情的共鸣到理性的思维,是通过审美思维获得的,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形象的联想。电视专题节目讲究真实性,思想性,但绝不排斥艺术性,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是完美的,要给人美感,但这种美必须建立在真实、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如果背离了生活的真实,只凭个人主观的好恶来雕凿、摆布生活,即使形式上拍得美丽、花哨,但给人的感觉总是虚假的。可以这样说,真实性是专题节目赖以生存的美学基础,失去了真实,也就无美可谈,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价值。为使节目更具可看性,就要丰富表现的手法,可以在节目中使用情景再现、原地重访、影视片断、历史资料、知情人采访等多种元素,特别是展现出港澳台特色。在制作《同仇敌忾――抗日战争风云录》系列节目时,为力求真实的和充满质感的细节,栏目组前往港澳台三地,收集独家的、有价值的珍贵影视、图片资料,实地采访所有相关人物,取得最真实的史料,目的就是要完整呈现出有血有肉的名人和普通人物,用相关的细节和感受,聚焦他们命运的牵连,不让真实的声音被时代所淹没。

所以说,专题节目要保持可视性,必须紧紧抓住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在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表达出创作者的倾向,克服概念化、呆板、直露的表现手法,增强节目的节奏和艺术美感,如此,观众才会喜爱你的节目,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作为一个电视栏目,我们无法详尽全面地记录历史,但我们能做到的是去记录几个、多个真实的故事。

上一篇:浅谈项目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下一篇:娱乐元素在游记栏目类纪录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