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实现的经济学分析

时间:2022-10-27 10:46:34

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实现的经济学分析

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实现的经济学分析

王睿娟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保险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家保险公司为了能够抢占市场,积极的开发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保险商品,然而这些新开发出来的保险商品并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很多的保险商品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销售,这就严重影响到保险行业的发展,而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文就针对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实现的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为相关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保障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保险商品;价值形成;实现;经济学分析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的竞争逐渐出现白热化,尤其是保险市场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保险公司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自身的发展,开始研发各种新的保险商品,然而这些保险商品其自身的价值并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导致保险公司面临发展的困境。而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要在对保险商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符合市场发展实际的保险商品,依据经济学来推动保障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

1 保险商品功能价值的形成分析

保险商品的价值是一种期望性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价值链创造活动上,基于此点,在对保险商品功能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保险商品期望价值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方式,对整个价值链的创造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全面考察其中的保险商品产出情况。

就相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保险商品的总资源投入量时保险商品的差异劳动与基础劳动相加的和。依据保险商品价值的价值链创造活动的生产构造原理来进行保险商品功能价值模型的建立,创造活动的C-D生产函数模型具体如下:

指代的保险商品差异性价值创造活动,其中α则表示的是一个正数,其表现保险商品价值创造生产所具有的弹性,而所谓的弹性就是指在商品价值的创造互动中,其所具有的保险种类所能够为人们做出的贡献率,有这一点可以看出,在保险商品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其需要充分考虑到保险商品的基础性价值创造活动以及保险商品差异性价值创造活动两者共同的要求,这两种创造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保险公司在对保险产品进行开发的时候,应用资源的比例配置情况。

保险商品功能价值的形成也会受到来自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不同的情况下,两种价值创造活动所应该采取的配比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在对保险商品功能价值创造活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两种价值创造活动是保险商品功能价值形成的基础。生产函数模型中的α,能够对产出以及资源的比值进行有效的度量,依据度量的结果能够对价值创造活动的规模经济水平进行合理的反映。如果α小于1,则说明商品的产出情况并不理想,其在速度上相对于保险资源的增长速度来说要慢,这就表示保险商品在创新力度上不足,产品的形式较为单一,针对保险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也只是处于一个初级发展的阶段,并没有形成一成套的完善生产体系。而如果α大于1,则说明商品的产出速度要快于资源的增加速度,也就是说,保险商品的设计和开发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流程,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如果α等于1,则说明生产的速度与资源的增加速度相一致,这就表现该保险商品的规模经济不具有变化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建立的模型中可以了解到,保险商品所具有的期望价值,能够客观的反映出保险商品价值链创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当活动间的关系无法达到有效的平衡时,就会使得商品价值活动无法高效的实现,这就会使得保险商品的期望价值无法转化为保险商品价值。

2 保险商品功能价值实现的模型及分析

保险商品的价值实现主要取决于由保险商品的差异性价值创造活动形成的功能价值与保险商品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相吻合。如果保险公司能满足此条件,那么,保险公司在研发销售保险商品的价值链运动中,由两种价值创造活动单元组合所形成的保险商品期望价值,必然与其最终实现了的保险商品价值是相等的,则能实现其经营目标。

经济学含义是,从险种开发销售到保险合同期满止的整个保险商品价值链创造活动中,保险商品价值链创造活动形成的期望价值unV与保险商品价值V跟险种价值创造活动单元数n的关系始终是递增的,只是随着n的增加,价值的增加速度变慢,同时保险商品期望价值unV始终高于保险商品价值V。显然,在两者重合并发生逆转前,常常是保险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形。此阶段保险增长快速,保险商品经营的效益不是最佳,保险资源浪费较大。随着保险的发展,两者与劳动投入n仍呈正相关,彼此间的差距越来越近,保险商品经营的效益也越来越好,保险资源的利用率也逐渐增高。在两者重合并发生逆转后,常常是保险发展处于高级阶段的情形。

保险公司如果是多险种经营,即k变化,则保险商品期望价值unV和保险商品价值也将随着i而相应地增减。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保险商品价值链活动形成的保险商品的期望价值unV对险种数i数的敏感程度,即保险商品期望价值一险种数弹性,就是当险种数变化1%,保险公司研发推出的保险商品期望价值变化的百分数。同理,保险公司实现的险种商品价值对险种数的敏感程度,即险种数变化1%,保险商品价值变化的百分数。

由此可知,保险商品价值一险种价值创造活动单元数弹性E与险种数间有一个恰当的数量区域。因为,价值工程理论认为任何商品的功能与价格间客观存在一个最佳结合点,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商品性价比。恰当多的保险劳动所形成恰当多的保险商品功能,才是符合消费者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才能顺利实现其商品价值,这样的保险商品提供得越多,保险公司经营活动实现的保险商品价值也就越大,经营绩效就越好。相反,如果不符合消费者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样的新险种推出来越多,保险公司实现的负价值越大,保险公司就越亏损。

结束语

本文就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通过构建的模型充分的了解到保险商品价值形成的方式和实现的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公司要想使得其能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依据消费者的意愿以及消费市场的需求来对保险产品进行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保险商品的价值,从而更好的推动保险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良定.企业产品最优品种数量确定及其生产方式的历史考察[J].经济学(季刊),2012(2).

[2]江生忠.中国保险产业组织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刘茂山.保险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浅谈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下一篇:浅谈如何将WSN节点与PC机充分联合实现信息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