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

时间:2022-10-27 10:24:11

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

摘 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受气候气象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洪涝、干旱等灾害,需要水利工程进行调节。就当前水利工程现状来看,还存在资金、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全面的满足农业发展需求。为此,本文结合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期为发展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对策

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其对调节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农业不断的发展,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关键,尤其是西北地区地处内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严重制约西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如何更好的发展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便显得十分必要,下文对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1.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较少

从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看,西北地区农村水利的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发展层次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水利工程实际应用中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地农业发展需求,甚至阻碍了西北地区农村综合生产力的提升。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较少,我国农业税改革之后,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等形式彻底取消,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公益建设,其建设资金多由各级政府投入,但因政府部门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且资金有限,当地政府难以将更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之中,加之给予参与水利兴修民工的报酬较少,使当地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加固,进而使农田水利设施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2.管理不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防洪及灌溉效益严重衰减

西北地区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不仅仅是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在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由于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不善,导致农田水利建设重建轻管的现象非常严重,大量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带病运转,缺乏维护,造成农田水利设施丧失了应有的功能,致使农业领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延缓了农业增效和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的步伐。

3.农村基层水利队伍力量欠缺

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的重要一点便是农村基层水利队伍力量的欠缺。由于农村基层水利队伍力量的欠缺以及人员先进思想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农田水利建设缺少及时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指导,也使得一些基层水利工作人员对农村水利业务产生了消极情绪,对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基础业务工作管理较少,严重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实施。

二、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和对策

通过对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西北地区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努力改善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重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计的管理和维护,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功能,强化对基层农田水利队伍力量的建设,注意提高广大农村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逐渐形成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体系。

1.各级地方政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收入

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属于公益事业范畴,但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为确保西北地区农业发展持续进行,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力度,从上而下改善整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各级地方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西北地区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因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基础,也是国家重点投资的领域,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财政增长比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投入,确保当地水利工程持续进行。

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国家颁布的农田水利政策,在土地使用方面,应该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从而解决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问题,使农田水利体系得以完善。

最后,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农田水利投资稳定增长。虽然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以中小型水利工程为主,但是水利工程项目本身就很复杂,仅仅靠政府投入无法满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发挥其市场调节作用,通过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发展地方龙头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并从中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样不仅能解决当地政府资金不足问题,也能提高农田水利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水利工程持续进行。

2.深化水利改革,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

因为有的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使得长期运行的水利设施到了报废的年限仍然在使用,这种不能及时更新和维护水利工程的现象,使得水利设施损坏严重,甚至失去了应该具备的功能,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埋下了事故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在重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西北地区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重视创新精神,不断的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并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从而有效的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充分发挥其防洪、灌溉的功能,也能有效的提高抗灾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改革如下:

第一,各级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则,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市场化操作,不断的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政府应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政府对农田水利的管理职能,努力实现水务一体化,加快农田水利体体系完善步伐。

第三,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树立水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水土保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该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例如各种适宜、实用的节水技术、施工技术、低压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从而促进农田水利的现代化建设。

3.注重人才建设,提农田水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对基层农田水利工作队伍的建设,重视对农田水利工作人员的培养,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农田水利专业人才。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应该结合农田水利岗位需求,定期对农田水利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仅培训水利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对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进行培训,以不断的提高水利人员综合素质,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农田水利建设岗位需求。

其次,要鼓励水利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或其他途径学习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内容,以充实自身能力。政府和水利工程领导可组织讲座或参观交流活动,为水利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行业交流平台,在拓展水利工作人员视野的同时,也能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便更好的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中,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再次,要加大水利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广大农民群众保护水利工程的意识。加强对人才的建设,提高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农田水利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培养一些基层民众,使其参与到水利建设和维护中来,以此扩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同时也可以增强农民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基层农田水利工作人员和农民更好的融为一体,共同管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而且还能提高基层农田水利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为农民服务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加强西北农田水利建设十分重要,不仅能促进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推动西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有效的提高当地农民经济生活水平。

从当前我国西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文中结合个人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陆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水利工作者持续以恒的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春园,李代鑫.关于加强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07).

[2] 于良,刘永强,陈春丽.新时期农田水利投资主体构建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7).

[3] 郭力方.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启动[N].中国证券报,2011.

[4] 周津春,周三省.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水利,2012(03).

[5] 韩清轩.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09).

[6] 权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1(36).

[7] 刘石成.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08).

(作者单位:神木县水务局石瑶店渠道管理处)

上一篇:浅谈大学班干部选拔和培养 下一篇:《一仆二主》杀青 闫妮胖了 张嘉译秀陕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