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与准确性的分析研究

时间:2022-10-27 08:38:57

对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与准确性的分析研究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检测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整个工程质量具有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材料检测取样工作的规范性、检测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以及数据处理、检测结论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工程检测报告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取样规范性;加荷速度;温度湿度;尺寸精度;数据处理

在工程建筑中,应当充分强化对建筑材料的把关问题,其对整体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科学检测设备与规范操作程序的作用,提高材料检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与准确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1 建筑材料检测取样

1.1 取样必须遵循规范原则

对建筑材料的规范取样非常重要,因为检测的报告不仅是对样本的性能反映,也是对整批次材质性能的反映,代表整体质量,检测报告的科学性与样品采集规范化程度具有直接关系,只有按照规范进行取样,才能够保证整个检测与分析过程的科学性,出具的报告才具有科学性与权威性。

1.2取样必须遵循代表原则

检测样本的取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在完成样本数量的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部位与方式进行,应当坚持从每一批材料的不同方位随机抽取检测样本,钢材采取的是指定位置截取的方式。取样数量不足以及方式方法的差异性,都会对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产生影响,甚至与实际情况不一致[1]。

在实际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个别技术人员贪图省事,在检测样本的选取方面出现数量不足或者取样方式不正确的现象,如袋装水泥的检测,应当从同一批次不少于20袋的产品中进行随机抽样,质量不少于12kg,实际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半袋或者整袋水泥作为样品的检测,不具代表性,有时候检测结果与使用前复检结果出现较大出入,其检测结果不具备科学性。

2 材料检测过程注意点

2.1 环境温度湿度影响

部分建筑材料的性能受到环境湿度温度的影响,会导致其性能发生改变。在建筑材料的贮存以及性能检测中,一定要兼顾到环境的湿度温度关系,要将其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结果的对比性才更加科学。如水泥胶砂强度试体成型检测中,环境的温度应当有效控制在20土2℃的范围之内,相对湿度不得小于50%,再比如试体水池养护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0土1℃的水平,要避免因为环境湿度温度超出规定范畴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2.2 加荷速度影响

正常条件下,开展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过程中,如果加荷速度偏快,那么试件变形要比加在上面的荷载要慢一拍,检测出来的强度数据会比材料实际强度高一些。但是,在芯样混凝土等试件抗压强度测试中,加荷速度快慢对检测结果影响却不同(见表1),主要原因是速率过大导致双球座装置未能及时调整到位,试件与上压板有间隙,产生偏心受压降低了强度。所以,测试中的加荷速度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在规定范围内以低值为准[2]。

表1 不同速率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比分析数据

序号 速率/(MPa/s) 芯样抗压强度/ MPa 不同速率差/%

一 0.3 27.4 11.8

0.5 24.5

二 0.45 31.4 5.4

0.55 29.8

三 0.5 37.4 5.4

0.8 35.5

2.3 试件尺寸与精度

开展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时,测试件应该为标准件,否则要进行规范化处理。如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mm的正方体为标准件,集料最大粒径31.5mm。当混凝土抗压强度以非标准试模制作出非标准件时候,集料粒径要与下表2规定相符,抗压强度数据应当乘以尺寸换算系数,专门在报告中阐述。

表2抗压强度尺寸换算系数参照表

开展试件检测前,要对试件的形状与尺寸进行检查,平整度不好以及尺寸不规范,都能够影响测试数据精确性。

2.4 关于误差问题

整个检测过程应当严格遵守规范,但是受到操作习惯、设备差别以及环境、材料等方面差别,检测结果能够出现误差。对误差的检测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就是平行检测误差,将同一样品分为几个试样,在相同机器上进行检测,之间的差异为平行检测差异,主要考虑到材料匀质性,允许误差值很小。另一种就是同一组试件误差,侧重于兼顾到操作人员熟练性不同。如混凝上试件抗压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监测数据中, 以一组3个试件测值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出现测值和中值偏差达到15%时,去中间值,三组试件中有两组出现上述现象,表明该实验无效。还有一种误差为同一批次材料、同一种样品,在不同设备检测中表现出来检测结果误差,称为再现性误差或对比性误差。这一类性误差较大,因为不同设备与操作人员以及不同的环境湿度温度,都影响检测结果。采取此检测方式,一般将样品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交给专业质检机构,另一份留在本单位,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之间相差过大要分析原因并加以解决。这样的检测活动,每年一般进行1-2次,有助于提高本单位检测技能[3]。

3数据处理问题

3.1 数值修约

数据处理修约应当与材料标准要求的位数相吻合,还要与数值修约规则吻合,数值修约不正确容易造成结果误判。检测数值必须按标准规定开展修约,计算过程中不得修约。《数值修约规则》规定四舍六入五单双。

3.2数据取舍

即使在同一组试件中进行测定,检测结果离散性经常出现,为确保检测数据科学准确,对一些检测结果可以进行取舍,将明显过大或过小的数据作为可疑数据。因此, 在开展数据分析之前,可以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真伪性辨别,科学取舍,常用的数据取舍方法有拉依达法、肖维纳特法、格拉布斯法格拉布斯法灯。

4 检测结论问题

各种建筑材料的技术指标很多,检测报告要具有严肃性,要对材料进行全项检测,才可以进行综合评价。建筑材料常用检测方法为抽样检验,可以在科学选取检验样本的基础上,依据样本检验结果评价材料整批质量。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析如何加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