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27 07:14:39

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意义大。在整个项目设计、决策以及施工全过程中,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本文研究了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建筑工程的建设目的是基于安全过关、质量无隐患的基础下,保证工程技术运用得当,符合经济条件,以最优设计水平,最优技术方案,合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用以大幅减少工作强度,降低工程造价,使得工程利益最大化。从建筑工程建设目的可以看出,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于两者关系的处理,必须首先弄清楚两者相互影响的因子。这则关系处理效果优劣,必然关系着整个工程效益最大化问题。

工程质量历来与进度挂钩,因此工程质量对造价的影响,一个方面便是施工进度对造价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任何建筑工程的质量形成过程,都是工程项目实现的过程,项目实现过程,必须满足质量的种种指标,如果满足不了,对工程造价产生致命的影响。质量对造价的影响具体分两点:一是质量的检测,二是质量的返工。质量的检测以及质量的返工都会耗费投资,因此这两种都会产生质量成本。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必须进行质量检测,所以产生相应的成本;当检测过程中,质量不过关,必然会对工程产生返工等补救措施,这样又产生相应的成本,两种成本的产生,导致了质量成本的直线上升,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因此,建筑工程的造价影响,除了和工程自身造价因素以及进度有关之外,更与质量有着重要联系。

二、盲目追求低造价对于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

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追求最大化的利润是任何一个独立主体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以及内在的动力。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工程造价是收入,而对于建设单位而言是投资。所以,广大施工单位想方设法提高工程造价,相反,建设方又绞尽脑汁地想降低工程造价,使得双方之间的利益存在较大的矛盾与冲突。尤其是当前建筑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部分建设单位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利用施工单位活源比较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现状,在招标当中要求施工单位一次包定工程造价,部分建设单位或者一些投资者对于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认识不到位,盲目地追求降价,使得工程造价一再压缩,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因此,假如不正确地认识以及科学处理这种问题,其最终结果肯定会事与愿违,从而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当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中标,投标报价非常低,利润非常低,甚至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确保工人工资,承揽工程项目之后,由于其工程中标价严重脱离了工程的真实造价,施工单位利益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害。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的不法行为。除此之外,很多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十分不规范,不公平竞争的现象频频出现,使得产生了大量不合理甚至是非法的成本开支,大大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

三、目前工程造价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执行工程按照类别取费之前,仍然是按照企业技术资质的级别来确定相应的取费标准。相同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资质不一样,其工程造价也不一样。部分建设单位盲目追求低造价,造成施工质量以及信誉比较好的施工单位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此后变成按照工程类别进行取费,有效避免了相同的建设工程项目不管由哪个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来施工都是同一个价格的问题,并且实施优质优价的政策,使得工程造价与质量挂钩。然而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当前工程质量等级只有两个标准即合格与优良,还没有将质量的好坏与工程造价的高低有机结合在一起;其次,优质工程的优价对于很多施工企业的吸引力不是太大,优价在很多时候无法补偿其在提高工程质量方面所付出的代价;其三,部分工程质量的优劣无法真正体现工程项目总体功能运行的实际情况。

四、改进与完善造价管理体制,强化工程造价与质量管理

1 强化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

(1)强化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关键途径就是实施并不断完善招投标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的目标。所以,必须严格遵循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原则,强化对招投标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提高标底、标书的编制质量以及评标人员的业务水平,有效预防压标或者低价抢标的不良现象;此外,严禁招标单位利用施工单位活源紧缺的现实, 要求施工单位压价让利以及提出垫资施工的不合理条件。

(2)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鼓励工程造价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强化对工程造价中介机构以及有关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管理与监督,加快工程造价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步伐,强化对其职业道德、经营活动、服务质量的检查与监督工作,以促进中介服务市场科学、健康、良性发展。

(3)收集、整理有关的建筑工程信息,建立并完善工程信息服务体系,为工程造价以及工程管理提供数据依据,正确指导市场的计价与定价行为,真正实现市场决定价格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定额管理,编制的定额必须与目前各种承包方式相适应,同时有利于动态调整,而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 加大监督与检查的力度

(1)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对工程质量监管与检查的力度。必须从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选用的材料、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各个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措施实施科学有效地治理。

(2)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建立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大力贯彻并切实执行《建筑法》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法规;有效落实建设工程质量责任制;以推行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强制性规范为核心,加大监管与检查的力度,提高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质量意识。

(3)全面实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如果擅自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施工单位对工程主体的设备与材料必须承担质量检查的责任;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制度,鼓励社会大众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等。尤其是要加大执法力度,使得建筑业相关各方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

(4)全面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促进全面实施工程建设监理制, 对于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以及投资效益的意义重大。必须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以建设大中型工程项目以及住宅小区为主要的监理目标,进一步规范监理从业行为,有序发展监理队伍,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快速提升建设监理水平。

(5)加大执法力度。建筑法明确规定了对工程项目故意抬高和压低造价、附加不合理条件, 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如何执行这些法规, 以确保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则显得不力。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 要把制止压抬价的行为作为日常工作来抓, 形成监督检查、跟踪管理、严厉打击相结合的有效制度。

五、结语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质量以及造价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合理分析质量和造价间的辩证关系,着力实现利益最大化,全力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的终极目的――质量最优、造价最低!

参考文献

[1] 宋伟.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何小玲.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广西电业,2009(8):45- 46.

上一篇:宝宝的富媒体计划 下一篇:浅谈预拌砂浆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