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几何总复习课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7 06:28:00

初三几何总复习课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初三几何复习课,图形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尤其是遇到代数、几何结合在一起出现的题目,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 学生往往是对基本的定理图形掌握不熟练,不能很好地把各知识点串联,造成思考的时候不善于抽象归纳、定理识别能力差,不善于对知识点进行合理迁移.如何在几何复习课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在复习课中加以应用.

1. 贯穿几何复习课始终,培养思维迁移的习惯

如果学生在解题时,能通过条件寻找隐含条件,把一些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纳入曾经解决过的旧问题中进行解决,就能表现出知识迁移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维迁移.

典型例1:初三几何复习课《圆的有关证明》,课堂环节一中选用下面例题,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进行正面知识迁移的例子.

如图,在O中,∠ACB=∠BDC=60°,AC=2cm,(1)求O的周长.(2)BD是O的直径时,求O的周长.(3)D在优弧BAC上运动,与B、C不重合, 求O的周长.

解法 1:利用圆周角定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来求解,连接AO并延长交O于E点,连接EC.

解法2:利用圆心角、弦、弦心距和弧的关系求解,连接OA、OB,作OEAB于E.

解法3:利用圆心角、弦、弦心距和弧的关系求解,连接OA、OB、OC, 作OEAB于E.

解法4: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重合的性质求解,连接OA,作OEAB于E.

显然,在这个例子中,学生可以将知识迁移到圆的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圆心角弧弦长和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四种途经建立直角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来解直角三角形.这个案例很好地演示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提高了学生思维的迁移能力.

在几何复习中精选”一题多解”的案例,有利于拓展学生思路,并且能把较多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学生思维迁移的能力.这时,学生会开始发现很多定理之间原来是可以联系起来一起运用的,无形中增强学生通过复习学好几何的信心.

2. 加强双基训练,构建几何基础模型,夯实知识迁移的基础

知识迁移实现的途径是联想,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基础知识扎实是思维灵活的前提,是实现联想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很难由问题联想到认知结构中的相应知识,也就难以提取相应知识来求解决问题.许多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够,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只有基础扎实,思维才能灵活,才能实现广泛的迁移,以不变应万变.

典型例2:《圆的有关证明》这一复习课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非常多,学生如果对圆的相关定义、定理都不熟悉,对基本几何模型不理解,又怎么能产生知识迁移.下面我们来看中考中有关圆的证明题.

(2010广东广州)如图,O的半径为1,点P是O上一点,弦AB垂直平分线段OP,点D是上任一点(与端点A、B不重合),DEAB于点E,以点D为圆心、DE长为半径作D,分别过点A、B作D的切线,两条切线相交于点C.(1)求弦AB的长;(2)判断∠ACB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ACB的大小;否则,请说明理由;(3)记ABC的面积为S,若=4,求ABC的周长.

这是一个综合题,很多学生很难下手,无法产生知识迁移.实际上这个题,既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也考查了许多常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掌握地扎实,也就能在基本方法上实现突破.教师适时引导,对问题进行分解,可以看出这就是平时的常规问题.

分解1:如图1,O的半径是1,点P是O上一点,弦AB垂直平分线段OP,交点为点F,求弦AB的长.

分解2:如图2,点P是O上一点,弦AB垂直平分线段OP,点D是弧APB上的任一点(与端点A、B不重合),求∠ADB的大小.

分解3:如图3,D是ABC的内切圆,∠ADB=120O,求∠ACB的大小.

分解4:如图4,在ABC中,AB=,∠ACB=60O,D是ABC的内切圆,DEAB于点E,设DE=r,试用含r的代数式表示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分解5:如图4,在ABC中,AB=,∠ACB=60O,D是ABC的内切圆,DEAB于点E,设ABC的面积为S,若=4,求ABC的周长.

很明显,每一步的分解都离不开对圆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为数学知识的迁移创造有利条件.

3. 训练知识迁移的方法,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特别是初三的几何总复习中,仅抓双基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还不够.对一些常见的公式、定理学生都背得滚瓜烂熟但还是不会解题,究其原因,还是思维迁移还不畅通.因此我们应教给学生实现数学知识迁移的方法.基本的方法有归纳、类比、演绎等.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或者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中学数学内容大多是由特殊到一般的安排顺序,演绎推理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将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要形成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并不容易,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朝这方面对学生进行下面的训练.

引导学生同化与原有知识类同的新知识,增长纵向知识的深层学习;顺化与原有知识不同的新知识,拓宽横向知识的互补学习.在纵横双层面的同化和顺化学习中达到知识内化,提高知识迁移效果.我们在几何复习课中可以通过编制题组进行训练.在知识内化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教师形成互动式解决问题模式,使知识间出现迁移趋势.也就是说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初探 下一篇:数学课堂“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