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化”教学,构建活的语文课堂体系

时间:2022-10-27 06:06:25

实施“四化”教学,构建活的语文课堂体系

摘要:语文是一种诗意的美,语文教学应该给予学生的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是生命的幸福与快乐。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活化、活动化、情趣化、校本化”的“四化”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构建活语文课堂教学体系,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快乐,感悟人生,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活语文课堂“四化”要求“四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97-02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走进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堂,我们会看到飞扬的激情、闪烁的智慧、灵动的思想和浓厚的情思,听着这样的课,是快乐,是人生的享受,于是,给孩子以幸福的语文课堂便成了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围绕着“活语文”教学思想,我校实施了“生活化、活动化、情趣化和校本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形成轻松愉快的活语文教学风格。

1 致力观念转变,让教育思想活起来

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我们有意识地组织教师走进优秀课堂与糟糕课堂,让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畅谈听了两种不同课例的感受,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懂得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应该为了生命而教,为了发展而教。

在对课例的不断对比讨论中,在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中,教师逐渐形成了正确的教材观、学生观、方法观和课程观,实现了教学观念上的“五个转变”:由重视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重视学生现成的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次发现和重组知识;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地解决问题;由重视学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为“四化”课堂教学的实施奠定了有力的思想基础。

2 明晰“四化”界定,形成对活语文课堂的感性认识

结合活教育和新教育理念,我们提炼出了活语文教学的四化要求:即“生活化、活动化、情趣化和校本化”。

生活化:就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关注学习主体——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现时存在,通过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活质量,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精神变革、意义把握和生活实践的过程。生活化的课堂,师生关系是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师成为组织者、激励者,学习的内容也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抽象的知识概念也必须经过教师的生活化处理,才能成为儿童学习的内容。

活动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活动。我们追求的教学活动境界,是教学必须以儿童的特有方式进行,必须注重创设具体情境和具体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自主活动。活动化的课堂就得“活起来”“动起来”。

情趣化:教师要对学生有情,热爱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创设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教师还要把课上得有趣,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出其不意,让学生感到有趣。教师语言要精致而充满情趣,能调节课堂气氛。

校本化:课堂教学要体现学校自主的特色,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包括由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设计的与地方特色相关的新的课程。隐性的包括在实施国家课程中,教师有意地冲破国家课程的界限适当地编入“乡土内容”,同时也包括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所采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不同的教学对策等。

3 精心设计“四化”模式,构建活语文教学体系

围绕着“四化”思想,我们对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总体要示,即要做到“三问”:备课阶段问:你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已有的经验相差多远?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过程、方法能让学生感兴趣并有利于学生活动吗?上课阶段问:你和学生融洽吗?学生们都动起来吗?课后反思问:这节课“四化”改革的思想体现出来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结果?

在总体要求的指引下,我们还探讨了课堂结构模式的操作式样。我们把活文课堂分成四个基本阶段,并对每一阶段作出相对具体的规定,开展教学工作:具体模式如下

我们把这样的课堂模式归结为“四个阶段、两基础、十六要求”模式,各位教师均参照这样的要求去做。同时,我们还鼓励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在此模式的基础上以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变形创新。

4 制订“四化”课堂教学评估细则,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评估,不仅具有总结激励功能,更具有导向功能,为了使“四化”的课堂更加直观,为了使语文教学真正地活起来,我们制订了活语文课堂评估细则,以便老师对照执行。评估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教学目标:目标设置清晰;知识目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技能目标要体现活动性;情感目标得到重视;三大目标要体现基础性、发展性。

教学内容:内容正确,份量适中。抽象知识的生活化处理恰当,便于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探索而掌握。

教学过程:过程清晰,教学环节安排恰当,环节过渡自然,学生的自主活动贯穿课堂主线。

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课堂生活的质量。注意教学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始终把学生置于活动的主体地位,教给学习方法,鼓励自主探索学习,并及时赏识每一位学生。教法的激励性、启发性突出。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效果良好。从外在上看:学生行为活跃,积极举手,大胆发言,眼睛是灵动,表情是丰富的,嘴巴是会说的,兴致是十足的;从内涵上看:学生思维活跃,有独到的观点和理解,能用丰富的语言进行表达,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奇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师与学生表现:师生关系融洽,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教师上课语言风趣,和学生融为一体,有“孩子王”之风格。学生围绕目标,兴趣盎然,达标意识强,活动效果好。

通过以上的初浅尝试,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情趣化、校本化”的思想已在我校发芽成长。活教语文、教活语文的典型案例也如雨后春笋,纷纷绽出鲜活的生命之绿。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主体参与策略 下一篇:如何引导小学生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