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7 05:45:11

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能够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分层教学已成为许多学科的一个亮点。它以“因材施教”为理论依据,根据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一、分层教学的好处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只要一入学,大家一起就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往前行。这种赶鸭子似的升学模式,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就越来越大。到了初中,班上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就更严重了。分层教学,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注重学生的参与,有利于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分层教学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能力要求,使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3.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倡导这样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分层教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做到扬长补短,有利于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

二、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分层的依据没有标准

学生是发展的人,这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然而,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某一次考试的成绩。仅凭某次的成绩来给学生分层,割断了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联系。

2.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

分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教学必须做到整体把握,高屋建瓴,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传统观点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条取水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更多的取水方法。

3.个别学生心理受挫

教师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这样难免对个别同学造成不良影响。教师的分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给学生本人及其他学生传递了一种信息——某某就应在这个层次,这种想法一旦形成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伤及了个别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使学生和家长产生焦虑情绪 。

三、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1.客观公正地划分层次

要客观公正地给学生分层,就必须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式的差异,了解学生以往成绩,初步认定学生层次。综合其他各学科情况,评判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要以动态的观点观察学生的层次,发展地看待学生层次。

2.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

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的同时,还要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达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

3.因人而异地制定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应充分体现“主体多元教育理念”,避免一概而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

4.灵活机动地选择方法

在学法指导上,基础差的学生应以积累性学习为主,通过积累,丰富知识,提高水平;而基础好的学生应以创造性学习为主,通过运用,让他们在运用、创造中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能够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中,积极的互动与交流,良好的合作与探究,适宜的目标与要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分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兴高采烈,其乐融融,也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上一篇:任务型写作之短话长说技巧 下一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