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切糕 第2期

时间:2022-10-27 04:56:59

这是一种神奇的食物,神奇到人们久仰其大名,却很少有人敢去尝试。它是地道的纯天然无公害食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丝绸之路,古老相传,一糕在手,天下我有。集市里叫卖这种食物的群商,甚至可以让迪拜的富豪车队相形见绌。没错!它就是——切糕!你吃过切糕吗?想成为“糕”帅富吗?想知道切糕是什么味道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切糕神秘的面纱。

出场嘉宾:

地龙翻身,男,30岁,内科医师

Shawn,男,24岁,自由职业者

依念,女,26岁,护士

草的右边,男,24岁,文员

伊芙巧儿,女,28岁,自由职业者

沙慈,男,28岁; 宅男

旁边有仙姑,男,30岁,文员

CK,女 ,21岁,总裁秘书

伊莎贝拉,女,26岁, 个人助理

朴凡,男,22岁,销售

Sung ,女,27岁,设计师

现场摘要:

“切糕”话题像个炸弹,投放到这一群人里,立马炸开了锅。说起辛酸往事,有人被新疆人投过手机,有人卖切糕被坑过……那股子怨气四散弥漫,听起来人人都有苦水要倒,无奈与厌恶并存,“新疆人”这个词反倒成为“瘟疫”,都要躲着它。哎,新疆人的名声坏至此,也真是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切糕”到底从何而来?

地龙翻身:印象中的切糕是与新疆人绑定的,就像沙县的小吃、兰州的拉面一样。几年前曾在微博上看到上海著名记者宣克炯讨论过切糕,当时认为是街头骗术的一种,没想到最近会变得这么火。究其缘由,还是多方面的,这个等会儿再细细分析。这次切糕被推至关注焦点,最大的原因还是跟岳阳警方草率的那条微博有关,不知是否又是临时工干的。

依念:新疆切糕是街头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吃 ,原材料有:花生仁,葡萄干,瓜子仁,核桃仁等,因为这种切糕重量体积都比较大,出售时有时按斤、有时按两来卖,价钱也很含糊。在这高科技时代传播信息非常快,再加上媒体的炒作,本来很朴实的一种小吃就此蹿红,切糕从此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调侃话题。

Shawn:切糕从新疆而来,不就是因为最近那一车切糕赔了16万元的事儿嘛。这也太夸张了,怀疑是警察与新疆人密谋的。

伊芙巧儿:切糕是一种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民采用传统特色工艺,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因出售时一般用刀从大块玛仁糖切下小块,因此又被称作“切糕”。 因为热点事件:2012年12月3日,湖南岳阳村民凌某在购买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引发群体殴打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受到关注。

草的右边:我只知道切糕是新疆的特产,具体的由来还真的不是非常清楚。说道切糕,其实在上海,以前经常能看到许多新疆人推着三轮车卖——通常不会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由于胆子比较小从来都没有敢主动上去询问价钱,况且我也不是个吃货,最近可能由于16万事件才把“切糕”事件推上那么高的舞台吧。

沙慈:切糕从神秘的丝绸之路而来,它象征了买买提从古至今无数人的智慧。网络越来越发达,网民的调侃恶搞能力值也是越来越高,切糕贵那是一直有的,只是少人爆料而已,现在出了这个天价切糕后,网民们的恶搞吐槽心态又来了。

旁边有仙姑: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人受骗,更加让人无奈的是这样的骗局是无处申诉的,然而岳阳切糕事件成为了一个爆发点,因为岳阳切糕事件非常典型:包括了不公正、不公平、代价高昂等特点,隐忍了很久的民众都借此事件表达不满。

CK:切糕不是从新疆来的吗?我觉得切糕这个东西的出现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虽然我没有上当受骗过,但我听说过这些事情。被推至关注的焦点跟网络发展的日益强大有必不可少的关系,网民的力量很强大;另一方面是物价的上涨和新疆人野心的增强,偷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切”比“偷”来的更容易也不触犯法律,何乐而不为呢,亲?

伊莎贝拉:切糕是新疆人的食物,据说是很久很久之前就有了,相传是古人走丝绸之路时必备的抗饿食品,虽然我没有尝过它的味道,但是应该还不错吧。至于最近为什么会这么火也是因为对切糕商家索赔事件的炒作,再加上大家对新疆人的整体印象都不好,所以各种对新疆人的“高端黑”就出来了。

朴凡:切糕由来已久,相传在“丝绸之路”上,商队途径新疆,由于路途较远,食物需便于携带且易于保存,于是南疆维吾尔族人民本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加之其丰富的果蔬资源和聪明才智,从而发明了切糕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食品。发生在湖南岳阳的“切糕事件”经过媒体的炒作和部分无良网友的恶搞,让切糕自然而然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Sung:在我印象中就是从新疆来的,在此之前对此物没有特别关注,总感觉不干净,也不会去研究他的文化背景什么的。因为“切糕”事件,大家对高额的赔偿金额感到困惑。

小小“切糕”的价值在哪里?

Sung:说实话切糕所用的食材确实会导致成本升高,如果是真材实料的话,这个价格也没那么不靠谱。

朴凡:切糕贵的原因大概是由于切糕本身的原料较贵,值不值那个价钱的话就不好评论了,因为对于像朴凡先生这样从来没有吃过切糕的穷屌丝来说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贵。

伊莎贝拉:好像切糕的营养很丰富啊,各种坚果各种蜜饯都密布在切糕里,而且每斤的密度特别高,也管饱,所以很贵,不过网络流传的几万元一块有些夸张。有的朋友买过,大概和高级进口水果差不多价格吧,但其实实物并不值这个价。

CK:这跟它的制作方式有关系吧,如果它很好吃的话,贵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古就有物有所值这一说嘛。是否值那个价钱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卖家的刀,你说要一两,他非要给你切一斤,你当然觉得不值咯。

旁边有仙姑:首先我觉得切糕根本不值那个价钱,岳阳切糕事件中的切糕是以十元钱一两计算的。我不否认干果的价格很高,但我不承认整个切糕都是纯粹用干果挤压制作的。切糕的价格不是工商局定的,是卖家私定的价格,他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沙慈:那年内地还没有切糕,还没有买买提。后来渐渐有了,也渐渐多了,有段时间可谓烂大街,但切糕老实说挺漂亮的,只不过,你买的话,一刀下去没个百来RMB是不可能的,太贵啦!仔细看看的话,料也挺多的,但这个天价绝对不值!

草的右边:我不知道切糕在新疆那里到底是怎么样一个稀奇法,但是在上海的话切糕价格明显偏贵,而且以新疆同胞们一贯的做法,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切你需要的那么多,绝对是一刀下去保你未来的日子必须喝粥度过了。

伊芙巧儿:切糕贵是因为很重,之所以又硬又重,是因为掺了大量的糖、花生和面粉,而且经过了层层压制,密度非常大,有点像“压缩饼干”。不值那么多钱,不过是怀着好奇心买罢了。

Shawn:一点也不值。这一车几百块最多了,切糕又不是黄金。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还真的赔钱了好像。

地龙翻身:据我所知,切糕的市价是4元一两,作为一种民俗小吃,这样定价无可厚非。之前也在微博上看到有新疆学生为了证明切糕不贵,自己花700元钱做了10公斤切糕免费分发给同学吃。不过以此核算,也能推出3.5元一两的成本价。同时,据我身边吃过切糕的朋友描述,切糕的味道尚可,作为偶尔品尝的小点心,还是值这个价格的。

依念:如果说干果比较贵,也不至于这么贵,一刀下去几十块就没了。多年前买过一次,当时只觉得新鲜,板车上放那么一大块样子还挺好看的(当时还不知道叫切糕),嘴馋,让切了一小块,真的就那么一小块,30几元钱(心里价位10元左右)!味道也就那样,还黏牙。当然不值这个价,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我也算吃过切糕的人,呵呵。

为何一块切糕会引发热议?

Sung:其实“天价切糕”这事让大家感到“愤怒”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无法解决这事,流动小贩的不稳定性让食品安全部门也无计可施,少数民族保护政策也让我们有点无可奈何,再加上之前一些“可恶”的新疆人的所作所为,“切糕”只是一个爆发点。

朴凡:引起热议,究其原因,我想大部分还是由于“切糕事件”。当然,肯定不只是因为价格,任何一个东西引起热议、成为现象总有其偶然和必然因素。

伊莎贝拉:是因为部分新疆商家太坑人,我们平时碰到的新疆人又特别不讲道理,大家正好借着这次索赔事件大肆恶搞一番。

CK:引起热议的主要原因还是要说岳阳的撞糕事件吧,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事引起了那些被坑害过的人的共鸣。价格贵,被坑被宰一次就算了,吃亏上当只一次,但是这次是新疆人群体,总有人要爆发的,爆发了就引起关注了呗。

旁边有仙姑:价格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也许是因为这起事件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群众的不满情绪找到了宣泄口,以前积压的不满可以尽情借题发挥,全民都陷入了调侃、无奈的狂欢之中。

沙慈:首先是国内现状,菜价房价什么都贵得离谱,正好出来天价切糕,想想那种掉价的东西也能值这么多钱么?广大网民当然震惊了,随即而来的便是各种口水、炮轰,这切糕价值近20W啊,还是国家说的,谁不热议呢?

草的右边:切糕的热议不仅仅是因为价格,而是由于切糕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很多人都曾经买过切糕或者其他新疆产品结果被狠斩一刀,敢怒不敢言,由于这个事件的出现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共鸣,所以才会被热议。

伊芙巧儿:引起热议的不仅仅是切糕的价钱,而是关乎到名族争议的问题。他们不是靠诚实信任经营,而是靠欺骗做生意,仗势欺人。

Shawn:一方面是太贵了,敲诈的因素太明显了,警察居然还帮新疆人。热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对新疆人犯罪的特别对待,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这需要国家重新制定法律,强烈要求平等对待每一个公民。

地龙翻身:其实很多人都认同切糕4元一两的定价,大家之所以关注这玩意儿,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新疆人强买强卖的方式上。一刀下去,切多少就是多少,不能还价不能退。我要买10元切糕,你假装语言不通交流不畅,一刀下去100元,买不买?不买,一圈新疆人就围上来了……说实话这真不是买卖,是诈骗。

依念:价格贵是其中一部分因素,但价格高、贵的食物多的是。我认为还是媒体炒作的原因大家才这样关注切糕事件。

“高富帅”化身“糕富帅”

朴凡:“切糕事件”后,“高富帅”变身“糕富帅”,这实属必然。首先是由于“高”和“糕”谐音,其次就是“高富帅”已经涵盖了某些社会状况,这个词已经不单单指高富帅了,好比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带几块名表就成了“表哥”一样,你除了感叹汉语的博大精深和网友及记者们天才的想象力以外,还能做啥子?

依念:高和糕(gao),同音字,这部份人的想象力比较丰富。

Sung:这个词的变化只是网友的一个调侃罢了。这也反应出群众对赔偿金额的质疑。

伊莎贝拉:这就是时下的一个热点吧,“高富帅”这个词本来就是被人们拿来娱乐消遣的,略带艳羡嫉妒的味道,现在有了切糕事件,大家的矛头就直指新疆人,说新疆人有切糕很富裕,很让人嫉妒,当然这是一个讽刺。全民娱乐嘛,无伤大雅,但是要注意不要对新疆朋友有人身攻击就好。

CK:这就是由“高富帅”引申而来的,有钱就能买糕,有糕就代表有钱,这也是对高富帅的一种讽刺吧。两个事件儿互相衬托,别有一番风味儿啊亲!

旁边有仙姑:“高富帅”变“糕富帅”也是狂欢的一部分,切糕在此时的网络上所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了,而是变成了一个象征符号,以切糕为中心,以民怨所及的范围为半径,辐射能够调侃的任何现象和事件。以切糕这个符号为载体,将种种不满转嫁给切糕。

沙慈:“高富帅”咱当不了,但咱也能买块切糕回来当当“糕富帅”,只是,不知道你小命保得了么,听说买买提们都是强买强卖的,广大网民都有过体会吧,况且高富帅本就是网上热议至今的词,如今又出了天价切糕,自然而然的就被联系上了,“糕富帅”,黑的真好!

草的右边:这只是一种讽刺吧,或许只是单纯的玩笑,并没有任何的象征意义。把“糕”和“富”“帅”结合起来的话也不过就是对某些新疆人的不满和讽刺所导致的吧。

伊芙巧儿:高富帅本是指长相高大,有钱人士,而切糕的价钱相当高,明显与价值不符,因此网友们开始调侃切糕的价值,“糕富帅”一词形容虽有讽刺之意,但恰当不过。

Shawn:网友太幽默了,说明切糕太值钱了,切糕变成了钱的代名词,甚至堪比货币。这是社会舆论对于此事的调侃。

地龙翻身:“高富帅”成了“糕富帅”,基本还是网友的恶搞。网络总是卧虎藏龙,网友的智慧无处不在。这次的切糕事件也在网上有了许多关于切糕的段子,有些真的非常精彩,建议大家去搜索一下乐一乐。不过从语义上理解,“糕”和“富”有点重复,不如原意精彩。

怎么解决“切糕”一类的问题?

Sung:工商部门、食品安全部门、城管等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流动商贩的管理。其实这种特产类的东西我们之前也有很好的案例,比如台湾手抓饼、过桥米线等。可以把这些民族特产类的食物集中到美食城这种地方,不仅可以统一规划管理,也可以保证食品安全。

朴凡:切糕事件可以看出民众对新疆人的集体仇视心理。以往的经历也许让你对新疆人深恶痛绝,但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就像不能因为一个新疆人偷了你的手机,就否定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

伊莎贝拉:这里面存在敲诈、高房价、民族仇恨等问题。有的社会问题需要法制维护,有的要靠国家政策,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我觉得社会和谐必须每个人以高标准来约束自己的德行。

CK:对新疆人的印象不好这是毋庸置疑的,谁也改变不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还真觉得没辙,新疆人已经偷盗成性,他们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要解决除非他们死绝再重生,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大部分游走在大街小巷无所事事的新疆人很值得怀疑。

旁边有仙姑:“切糕事件“简直就是网络话题组成的百态图。主要反映的问题就是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是否坚持法制,是否处罚有据,惩罚有理,是否公平。解决的办法只能靠法律,这是法制社会!

沙慈:切糕其实能牵扯出很多社会热点话题,诚信和原则便是关键,切糕太坑人了,明摆着强买强卖,不买就让你吃苦头,切糕给你如此的印象,难免会被热议。这种事,你以后只能吃一堑长一智,没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草的右边:切糕事件牵涉到民族问题,不是所有新疆人都是坏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其次某些网民因为这个而特地去挑衅、欺骗无辜的新疆人,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行为。具体的解决办法应该靠政府吧,我说了不顶用啊。

伊芙巧儿:关于切糕引发的社会问题无非关乎诚信的问题,其实可怕的不是切糕,而是偏见、傲慢与无知所造成的误解和隔阂。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消除误解,破除隔阂,才能化解名族矛盾的正能量。

Shawn:社会形形的问题多得是,这个看有关部门如何做出反应做好相关改进工作。

地龙翻身:切糕本身无错,问题出在贩卖方式上,再加上种种原因所造成的监管不力,使得切糕党一度横行。不过这次切糕事件发生后,卖切糕的似乎少了很多,甚至我身边很多想尝鲜的“亡命之徒”都找不到卖切糕的,这多少也算是舆论的成功之处了。

依念:部分不良分子的不良买卖造成大家对切糕的反感,应该正视切糕,不要把对某些事的厌恶迁移到切糕这种特色食品上。一如既往讨厌新疆人,希望不良分子都回新疆去,做回好人!这些问题岂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解决的,还是相关政府部门出来管管吧!

上一篇:基于需求信息不对称的二级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JSP的网络百宝箱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