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对中学师生信任的影响

时间:2022-10-27 03:28:21

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对中学师生信任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广西桂林市9所中学65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对中学生信任教师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学校类型和年级的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有显著的差异;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在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上交互作用显著。

关键词:中学生 信任 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52-02

1、引言

师生间具有很强的互依性,师生间能否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学校管理必须的核心问题。中学生中出现的许多现象(如自杀、早恋、痴迷网络等)部分是学生不信任教师导致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在学习或生活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当他们有心理困惑时,对教师的不信任使他们不愿向教师求助,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心理健康。可见,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状况是学生能否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也是促使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它直接作用于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和人生观的形成。

通过对前人的研究发现,目前对中学师生信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任危机的成因及其对策方面,而这些研究多数局限于理论,针对中学师生信任问题的实证研究非常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对中学师生信任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 被试基本情况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广西桂林市9所中学的652名学生作为被试。被试在学校类型方面的具体情况为:示范性中学学生272人,占41.7%1非示范性中学生380人,占58.3%。被试在年级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初中生245人,占37.6%;高中生407人,占62.4%。

2.2 研究工具

中学师生信任调查问卷。该问卷属自编问卷,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包括人品、知识、能力和情感四个信任维度。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五级记分方式,包含一些反向计分题。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中学生对教师信任度总体情况

中学生对教师信任总体情况(X+SD)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3.15±0.66。其中四个维度的情况分别是:学生对教师人品的信任3.16±0.79,学生对教师知识的信任3.234±0.75,学生对教师能力的信任2.93±0.76,学生对教师情感的信任3.26±0.86。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对教师的能力最不信任。

3.2 学校类型、学生年级在中学生对教师信任程度及其四个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影响中学生对教师信任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对中学师生信任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选取这两个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问卷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表1结果显示,非示范性中学与示范性中学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存在显著差异(t=-4.90,p

表2结果表明,总体上,初、高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差异显著(t=5.99,p

3.3 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在中学生对教师信任度上的交互作用分析

对中学师生信任的前期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在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上主效应显著,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在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上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不仅在中学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

3.4 交互作用简单效应检验分析

由于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在中学生对教师信任的所有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了简单效应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学校类型在初中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及其对教师人品、知识、能力及情感各信任维度上交互作用显著(p0.05)。

检验结果同时显示。学生年级在示范性中学学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及各信任维度上都有明显交互作用(p

4、讨 论

4.1 中学生信任教师的总体情况及原因

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是教育领域内的特殊信任,信任度的高低与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对教师能力方面的信任度最低,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时采用的方法不得当,不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情感需求。

4.2 学校类型对中学生信任教师的影响

表1数据显示,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有显著的学校差异,示范性中学学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及其四个信任度均明显高于非示范性中学学生。可见,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明显高于成绩中等和成绩差的学生,这一结果与魏晓娅(2002)的研究结果一致。示范性中学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好,因此,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度远远高于非示范性中学学生。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成绩突出的学生得到他人的赞赏较多,他们较自信,这促使他们的人际信任度较高;而成绩中等和较差的学生由于一直以来得到他人的信任较少,造成他们有强烈的防范意识,难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信任,包括对教师的信任,这不利于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4.3 学生年级对中学生信任教师的影响

表2数据表明,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及其四个信任维度都远远高于高中生。魏晓娅的研究也发现“在对同学及老师的信任上,初中生高于高中生”。

初中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明显高于高中生主要因为初中生的社会阅历不多,社会上不良现象对他们造成的灰暗心理较少,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较乐观。而高中生已初步具备认识社会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人对事有较独立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自己言行给予学生更多正面的引导。

4.4 学校类型和学生年级在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上的交互影响

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学校类型在初中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及各信任维度上交互作用显著。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开始阶段,困惑多且敏感,他们进入示范性中学学习后,自信心增强,对待他人态度较积极,因此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度较高。而非示范性中学里的大部分初中生成绩一般或较差,由于大家对分数的看重使其自信心不足,对他人更多地持怀疑态度,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度较低。高中生看待问题较理性,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度受学校类型影响不大,因此学校类型在高中学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及其四个信任维度上交互作用均不明显。

学生年级在示范性中学学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及各信任维度上交互作用显著,学生年级只在非示范性中学学生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两个信任维度上有明显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图显示,示范性中学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非示范性中学初高中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差异不大。这一结果值得我们深思,是怎样的原因导致这一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5、结 论

(1)中学生对教师整体信任度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对教师能力方面的信任度最低。

(2)不同类型学校的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差异显著,示范性中学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明显高于非示范性中学学生。

(3)初、高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差异显著,初中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和各分维度信任都明显高于高中生。

(4)学校类型在初中学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及各信任维度上交互作用显著。

(5)学生年级在示范性中学学生对教师的整体信任度及各信任维度上交互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林丽,张建新,人际信任研究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3):322-329

[2]郑信军,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问题调查[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63-66

[3]孙五俊,高校组织中信任研究,2005

[4]魏晓娅,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初步研究,2002

上一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法探议 下一篇:加强大学新生职业规划教育夯实学风建设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