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的旅游审美研究方法探索

时间:2022-10-27 03:20:23

基于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的旅游审美研究方法探索

摘要:旅游活动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旅游者旅游审美偏好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西方学界强调以照片为基础的景观偏好(landscape preference)研究,中国学界重视经验性思考,但至今未有共识性结论。数码相机的普及使通过考察大众游客的摄影动机与行为来研究其审美行为成为可能。本文以游客受雇拍摄法(VEP)为基础,提出了“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通过探测九寨沟、张家界、嵩山3个知名旅游地大众旅游者摄影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检验了以往以照片为基础的景观偏好影响因素部分结论,探索了“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在研究旅游审美方面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研究发现。

关键词:旅游审美;游客受雇拍摄法;游客自愿拍摄法;景观偏好

旅游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之大成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王柯平,2000),旅游体验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美的背景之中(曹诗图,2007)。但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偏好,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虽然以景观照片评价为基础的景观偏好(1andscape preference)研究在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开发规划曾经一度被广泛应用,但由于静态的照片评价和动态的实景欣赏与体验仍有较大差别,其研究结论仍难以较准确地反映旅游活动中的审美问题,其结论也因此仍有争议。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游客受雇拍摄法”(Visitor EmployedPhotography,VEP)曾用于旅游形象测量与审美感知方面的研究,但由于租用相机成本太高等原因难以在旅游研究领域广泛使用。近年来数码相机的普及让旅游摄影不再是专业艺术审美的专利,也为窥视大众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创造机会。本研究拟通过了解大众旅游者旅游摄影选点等现象试图来分析了解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并将研究测量方法称之为“游客自愿拍摄法”(Visitor Self-employedPhotography,VSEP),并将本研究结论与传统照片研究法中相关结论进行比较与检验。

1 西方学界以景观偏好(landscape preference)为主的旅游审美研究

中文语意中的“审美”与西方词汇中的“aesthetic”表意并不完全相同。从词源来看,aesthetic由希腊文aisthesis转化而来,本意是感觉、感性认识,中文将其翻译为“美学”或“审美”,往往使人将aesthetic理解为“关于美的学问”,或以为审美活动仅限于美,然而审美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却不只是“美”,而是包括美在内的一切能引起人们精神上各种愉悦、满足、激动甚至某些痛苦和哀愁的方面。显然,将西方文献中的aesthetic译为“审美”使其感性意义狭窄化了,且由于字面的关联而极易与“美”相混淆(曹俊峰,1983)。中文语意中的“旅游审美”强调对旅游景观之美的辨别和领会,因而与西方研究中的景观偏好(landseape preference)更为接近。

是什么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偏好,国外学者并未直接回答,他们大多通过研究人们的景观偏好(landscape preference),探索适当的旅游审美评估指标,如社会经济特征(包括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特定组织身份或农民身份等)(Dearden,1984;Yu,1995;Van den Berg,Koole,2006)、居住环境(Yu,1995;Van den Berg,Koole,2006)、过往认知或对景观的熟悉程度(De~den,1984;Yu,1995;Hanley,Ready,et al.,2009)、个人性格(AbeBo,Bemaldez,1986;Zuckerman,Ulrich et al.,1993)、环境态度(Kaltenbom,Bjerke,2002;Ribe,2002)、休闲动机(Van den Berg,Koole,2006)、文化背景(Yu,1995)、景观自身的特征(Dramstad,Tveit,et al.,2006;Ode,Fry,et al.,2009;Sevenant,Antrop,2009)等。也有部分学者对其中个别指标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如Dearden(1984)发现在对荒野景观的评价方面,有无规划方面的专业训练对景观偏好并没有影响(Dearden,1984);Yu(1995)也认为对景观偏好有影响的是综合教育水平而非景观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验证了性别与大文化背景的影响力也并不明显(Yu,1995)。可见西方对于景观偏好的研究总体上仍可分为审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以主体研究为主。景观偏好主要受审美主体的个人特征影响,只有少数学者将主客体结合,提出景观偏好指标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的景观类型下指标可能有所不同(Yu,1995;Dramstad,Tveit,et al.,2006;Sevenant,Antrop,2010)。

然而,对于以景观评价为基础的量化研究,正如Dramstad和Tveit所指出的,尽管大量的景观评估指标已经在使用中,真正关于景观美学的研究却一直被忽略了(Dramstad,Tveit,et al.,2006)。景观偏好与旅游审美的联系非常紧密,但两者并不能完全等同。景观偏好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评价,旅游审美则是一种动态的综合体验评价,旅游审美以景观偏好为基础,但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影响因素,景观偏好的评价指标对于旅游审美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在此基础上如何研究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2 中国学界以美学研究为主的旅游审美研究

在国内,旅游审美被定义为“通过旅游来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黄艺农,1998),旅游学术界前些年对之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并将视为一门新兴学科:旅游美学。美学本身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作为奠基于现代形而上学之上的一门科学,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是“行至真理的半途”“意味着对艺术和美的沉思”“是对与美相关的人的感受状态的思考;是在美与人的感受状态之关系这一范围内对美的思考”(范玉刚,2007)。旅游美学是将通俗化的美学与旅游相结合而产生的学科,被称为一门“以主体在旅游过程中美感如何发生为核心并旁涉与此有关的方面,来研究人类在旅游生活中审美活动的特点与规律的科学”(牧心,1996);一门“以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审美关系,以及旅游审美方法和技巧的科学”(高曾伟,易向阳,2008),“带有高度的实践指导意义的科学”(庄志民,1999)。然而,“旅游审美学”又与“旅游美学”有所区别。尽管两者都从美学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旅游的规律与特征,但“旅游美学”立足于旅游业,着眼点是构成旅

游资源、服务和设施三大要素中的客体,侧重研究的是旅游审美资源中美的创造;而“旅游审美学”则是从旅游主体出发的,从美学角度立论的旅游理论思维视角,更侧重对美的欣赏(田连波,1997)。因此可以看到,现有的旅游美学教材大致有这样两类:一类着眼于审美客体,侧重描述和分析山水、园林、建筑、雕塑、 书画、旅游纪念品等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审美价值(乔修业,2000;仇学琴,2001);另一类将旅游审美的主体和客体均等对待,既考查资源的审美价值,又研究游客审美的心理过程、观赏技法、个体差异等(牧心,1996;王柯平,1997;陈鸣,2004)。

旅游审美的个体差异明显。旅游美学教材通常将旅游审美的个体差异笼统地概括为阳刚型、阴柔型、中间型(王柯平,1997;乔修业,2000)等类型,或者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等总体特征(乔修业,2000),审美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也被普遍概括为先天(生理素质、神经类型、气质禀赋等)和后天(社会实践、生活阅历、教育背景、文化氛围、审美意识、思维方式以及职业、爱好、情趣乃至经济条件等)因素(乔修业,2000;仇学琴,2001),但这些结论基本上都属于经验性的总结,缺乏深入的考证。前人研究中较常见的是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研究古人的旅游审美,如通过剖析古代山水诗中表现出来的诗人旅游审美活动论述旅游审美心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周敏慧,陈荣富,2001),从古代文学中探索旅游地理与审美心理的关系(陈雁谷,1990),从古代旅游文学的表现题材中发现古人对自然的几种主要的审美倾向(夏太生,1998)等,都是从古代文学这一实体中提取旅游审美抽象概念。而对于现代人的旅游审美,研究的载体还很缺乏,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更鲜有提及。

和古代文学相似的是,现代人的摄影作品同样是人们心理的直观体现,两者的创作和完成过程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展示。摄影本身就是一种瞬间艺术,摄影者能否用镜头捕捉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瞬间,重点在于其是否具备独特的审美意识(隆,2004)。旅游摄影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过程(孙永亮,1995),因此通过旅游摄影研究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成为一个可能的途径。

3 研究方法

中国电子商会日前的《2009-2010年中国城市数码相机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力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制造的数码相机已占全球市场的八成左右,数码相机国内销售970万台,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码相机生产与消费大国①。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便利,使针对摄影者的照片研究更加便利,游客从旅游摄影中“窥视”世界,研究者们也常常透过照片来“窥视”拍摄者的内心世界,研究他们的心理行为,这样的研究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出现(戴光全,陈欣,2009)。实际上,在景观审美研究领域,照片、视频等摄影资料在国外已经成为学者用于评价人们景观偏好的重要工具(Oku,Fukamachi,2006)。

通过摄影进行景观与审美研究方法的演进。早期利用摄影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展示摄影资料,使用预先制作好的评估量表或测量模型,让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喜好对照片等资料评分,进而从分值高低来评估调查对象心中景观的美感度,也即其景观审美偏好(章海荣,2002)。该方法虽被广泛使用,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如调查脱离现实场景(Oku,Fukamachi,2006)、回答受限于已有材料因此只能做被动选择(Garrod,2009),等等。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游客受雇拍摄”(Visitor-employed photography,简称VEP)方法,VEP是一种用于衡量人们对自然环境感知状况的经验记录技术(Experience-recording technique)(Boulder,1995),最先由Cherem和Traweek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Cherem和Driver(1983),Chenoweth(1984)等研究中得到发展(Garrod,2009);最初只用于提取目的地形象的属性,后来广泛应用于景观审美、户外娱乐体验和社区规划中。VEP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包括向调查对象发放相机请他们拍摄与调查目的有关的内容等。使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结果是由游客帮助拍摄的照片,在将照片的含义概括为目的地形象时需要辅以焦点小组(Focus groups)的手段进行分析(李宏,2007)。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研究过程中被调查者被赋予了自主选择拍摄对象、角度等权利,不会受到研究者思维的过多限制,并且进行的是实地拍摄,因而能更好地表达游客的真实意愿(Garrod,2009);缺点是相机由研究者提供、成本高且相机遗失风险大,使其在推广使用中受到限制(Boulder,1995)。所以,尽管旅游体验与摄影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VEP还比较少被应用到旅游研究中(Garrod,2009)。

“游客自愿拍摄法”(Visitor Self-employed Photography,VSEP)。数码相机的普及使现代旅游与摄影如同双胞胎,不带相机外出游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Haldrup,Larsen,2003),这样也使研究者不提供相机给被研究者成为可能。本研究尝试以游客受雇拍摄方法为基础,将VEP中的受雇拍摄调整为游客自愿拍摄(即自己带有相机的游客),由规定游客拍摄内容改为游客自由拍摄,并称之为VSEP(VisitorSelf-employed Photography)研究方法,试图以此方法探索旅游审美的影响因素,并比较VSEP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与以往研究中关于景观偏好影响因素结论的异同,以测量本研究方法的可行性。问卷内容均为封闭式问题,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研究:(1)旅游摄影的普遍性;(2)旅游摄影的动机;(3)旅游摄影对象选择偏好;(4)摄影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常住地等;(5)摄影者的专业程度。

研究过程。研究人员于2008年7月在网上进行问卷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1份,根据初步分析结果对问卷做了适当修改和调整,并于2009年8月中旬由3队调研人员分别在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和河南嵩山3个景区内正式向游客发放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挑选的游客。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人均填写时间约3分钟。3个调研地总计发放问卷678份,回收有效问卷632份,有效率93.2%。

问卷情况。本次研究有效问卷具体构成为:九寨沟356份,张家界100份,嵩山176份。其中男性占55.9%,女性占44.1%,性别比例比较均衡。19~40岁的中青年人群占调查对象主体,为总数的65.5%。学历在专科和本科范围内居多,占62.3%。有76.7%的被调查者年均出游1~3次。在出游形式的偏好上,相比完全自助游和跟团旅游各占25%上下,半自助旅游比较受被调查者青睐,占总数的44.2%。采用KruskM-Wallis H检验3个调研地的样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均无显著差异,达到匹配样本要求,本研究将三地数据汇总进行分析。问卷数据的处理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完成,主要使用了相关分析作为数据统计方法,最后对统计得出的数据再进行定性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结论。

4 研究发现

4.1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具备旅游审美研究基础

旅游摄影的普遍性与大众性。调查数据显示,93.6%的游客在旅游时必带相 机,63.2%的游客认为自己每次出游拍的照片数量比较多,但他们中87.8%的人不具备专业的摄影知识与技能,只是普通的大众游客,可见摄影已经成为大众游客中的一项普及性活动,通过了解游客自愿拍摄的情况来测量游客的审美偏好具备基础条件。

旅游摄影者动机。摄影是现代旅游者最常见的、最重要的消费方式之一,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者摄影的动机主要包括满足窥视欲、影像记忆与证明、完成“自我叙述”(serf narrative)与“自我认同”(serfidentity)(保继刚,刘丹萍,2006),依据这一理论,本研究问卷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1表示“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测量游客的摄影动机,包括影像记忆(带走美景)、证明、自我叙述与自我认同(与亲友分享)、个人兴趣(艺术创作)和功能作用(资料收集)5项,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上述5项摄影动机都有较高认同度,其中“带走美景”动机的认同度最高,说明对美的记忆是游客最重要的旅游摄影动机,体现了游客对美的追求,因而游客的摄影偏好可以反映其审美偏好(见表1)。

4.2基于游客自愿拍摄法(VSEP)的旅游者审美偏好与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偏好。审美包括多个方面,本研究以游客“偏爱自然,还是更偏爱人文旅游地”为例进行测量,问卷中围绕审美偏好这一主题设定了“哪些类型景区更能激发您摄影的兴趣”、“对不同拍摄对象的喜欢程度”、“对开发程度不同的拍摄对象的偏好程度”3个相关问题(见表2),为了让SPSS的统计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分析中对原始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后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游客对上述3个问题的回答都倾向于选择自然风光或者较少人工化的选项,这表明受访者们似乎更爱自然美。横向比较3个问题的统计结果发现,游客偏爱自然,最重要的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拍摄,最后才是拍摄对象的自然性(见表2、表3)。

旅游者审美的影响因素。根据问卷统计中的游客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常住地、受教育程度、出游频率、出游方式、对摄影的爱好程度和专业程度等潜在的旅游审美影响因素。分析游客审美的影响因素分两步进行:(1)创建新变量。创建一个新变量“旅游审美偏好”,取值为各样本中题1、题2、题3经如表2进行数据处理后的数值总和,表示游客“更偏爱自然,还是更偏爱人文”。从表2的说明可推算,新变量取值仍然满足数值越大表示对自然的审美偏好越强烈。(2)通过相关分析识别影响因素。将问卷第4、第5两部分得到的个人信息(包括如年龄、性别、常住地、摄影爱好程度与专业程度等等)与新变量“旅游审美偏好”进行相关分析,寻找与其显著相关的变量,即本问卷测量的旅游审美影响因素。表4显示,性别、常住地、年龄、摄影爱好程度等都是影响游客旅游审美的因素。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性别、常住地、年龄、摄影爱好程度等项都与旅游审美偏好显著相关,其中性别与旅游审美呈负相关关系,其余为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与审美的相关关系值得注意,但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并不显著;而出游频率、出游方式和摄影方面的专业程度对游客的审美偏好则基本不造成影响(见表4)。

4.3VSEP方法的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对于景观偏好的研究,西方学者通过以图片评价为主的方法得出了社会经济特征(包括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特定组织身份或农民身份等)、居住环境、过往认知或对景观的熟悉程度、个人性格、环境态度、休闲动机、文化背景、景观自身的特征等影响景观偏好的因素。而国内的旅游美学研究也将审美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经验性地概括为先天(生理素质、神经类型、气质禀赋等)和后天(社会实践、生活阅历、教育背景、文化氛围、审美意识、思维方式以及职业、爱好、情趣乃至经济条件等)因素。与本研究结论相比较,影响游客景观偏好的因素如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等与影响旅游审美偏好的因素一致,而受教育程度与旅游经历的影响作用却并不明显。一方面,这表明,VSEP研究方法有关旅游审美影响因素的结论得到了以往有关景观偏好的结论支持,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由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完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的变迁可能会影响部分结论变化。总结研究结论的差异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见表5)。

(1)时代观念变化可能影响审美观变化。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受到如大众文化(傅守祥,2009)、消费文化(向怀林,2009)、传媒技术(欧阳友权,2009)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显示出新的特征。因此,研究旅游审美需要以变化的、动态的思维考查不同时代背景下旅游审美影响因素的差异。

(2)信息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审美观变化。在以往的研究中,旅游经历是影响旅游审美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经历的不同会造成游客对景观的预期和评价的不同(Hanley,Ready et al.,2009)。但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到,作为旅游经历直观体现的出游频率与出游方式都不对游客的审美偏好产生影响。在普及的互联网传播下,“全世界的任何信息都可以组织成为电子空间中的信息资料库,而所有网民都可以直接面对广泛而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任何知识”(田俐,2009),游客可以轻易获得旅游相关信息和知识,以及虚拟的旅游经验,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难度,缩小了个人知识和信息总量与其年龄的差距,因而减小了旅游经历对人们进行旅游审美的影响力度。

(3)研究测量方法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变化。尽管景观评价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旅游审美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两者还是存在本质的区别。传统的图片评价法往往使人们应用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进行冷静的思考,对图片中静态的景观做出被动的评价,而忽略了旅游体验的影响。这也是传统的旅游资源美学评价的一个弊端,即只重视旅游资源的形式美学价值,忽视景观的体验美学价值(王玉,2006)。从摄影视角研究旅游审美的进步之处在于,对审美的审察是在游客的旅游体验中进行的,游客摄影时的审美偏好与其身临其境的感知紧密相连,因而结论与现实情况更为相似。

另外,研究发现,尽管游客的摄影能力并不对其旅游审美造成明显影响,摄影爱好程度的影响却不可忽视。这是以摄影视角下出现的新的影响因素,可以从摄影爱好者对画面美感的刻意追求中得到解释。

5 结论与讨论

究竟是什么影响游客的审美偏好?这个问题有意义却难以回答,本研究发现,年龄、性别、惯常居住地、环境意识等因素非常重要,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游客的受教育程度、游客的出游经验等因素能够显著地影响他们的旅游审美取向,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缩小了知识沟的差距,也有可能是时代的变化影响了游客们的审美取向。

本研究尝试性地运用游客拍摄的视角来研究游客审美的问题,是在数码相机普遍使用背景下对游客受雇拍摄法(VEP)的一种改进;研究结论也表明,本研究方法与原来通过拍摄照片分析的方法所得结论有一致性,也有所突破,这说明本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如果这一研究方法可以推行,那么以游客拍摄视角为基础,可以探索近来年中国大众游客的审美偏好变化以及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变迁等的有意思的现象。

上一篇: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差异及其成因 下一篇:旅游虚拟社区参与者行为倾向形成机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