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10-27 12:36:57

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效率最高的途径。而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德育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为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而共同努力。

【关键词】德育教学;班主任;教育方法

小学教育是学生生涯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阶段,班主任在这个阶段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做好育人的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该文对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公共进行了分析。

一、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懂得欣赏学生,针对现阶段学生独生子女多、自尊心强、懂事、敏感等现状,需要老师和家长投入更多的关注。在开展德育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爱心和责任心,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无论是管理班级还是具体的教学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对于工作中自身存在的错误,能勇于承认,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能使学生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学,从而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掌握恰当的批评方式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不敢再跟老师交流。所以对于小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激发学生自身固有的积极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自觉意识,让德育深入学生的内心。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时刻注意地点、时间,以及事情的轻重缓急,运用恰当的批评和教育方式,注意小学生的反应和态度,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小学班主任在具体的德育教育活动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应遵循先扬后抑、得当、适度的原则,在批评他们时应注重言语的技巧性,运用合适的言辞,先发现优点进行表扬,然后在指出不足给予批评,同时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否则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但是对于不良的行为举止和思想,应该采取果断措施,进行严厉的德育教育。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只是口头上的教授,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班主任要积极改进优化更新德育教育方式,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道德教育活动。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贴近小学生实际情况与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来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等作为主题,以各种有趣的游戏或活动作为载体,让学生能够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接受德育教育。又例如,班主任还可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保证小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小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例如收集废旧电池、随手拾起垃圾,一同去郊外植树等等,让小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接受德育教育。

四、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最有用的小帮手,班干部能够协助教师管理课堂记录、收发作业、组织各种活动。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班干部的作用,有意识的培养班干部,在不影响其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引导其帮助班主任一同对班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协助作用就需要开展合理的选拔,班主任可以通过竞争评选、自我推荐等方式来进行选拔,以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考核,从而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最符合要求的班干部。另外,班主任还可以根据班级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样不仅仅能够保证班级德育管理工作正常进行,还可以让学生在担任班干部的时候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

五、保持与家长及时沟通

德育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德育教育往往单单依靠教师与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需要学生家长的相关配合。班主任在处理家长配合关系的过程中应该与家长开展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以学校-班级-家庭为流程的德育教育模式。班主任与家长的德育教育目标应该保持高度一致,这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班主任要向家长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定期开展家访,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告知家长,让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状态,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制作“素质报告手册”与家长开展密切的联想,要求家长在家庭中配合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一定要持之以恒,用爱心、恒心、关心去爱护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以身作则,用心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魏丽雯.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J].学子:理论版,2015(20).

[2]黄秀丽.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探讨[J].俪人:教师,2015(17)

上一篇:刍议传统美德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行为教育的作... 下一篇:浅谈经济师工作职务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