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你要教他什么?

时间:2022-10-27 12:25:09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你要教他什么?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态度端正,遵守校纪班规的,都是老师喜欢的,往往都会因为这些光环,遮盖了学生很多不足,然而毕竟他们都还是孩子,还没有长大,人生观、价值观都还不完善,不能放纵,要严加管教,作为老师,你就有必要而且必须还要教会他们更多的东西,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好学生,就要有更高标准

因为我们这个班级,都是优秀学生组成,大家也很自豪,目标也很远大,因此就不能像一般的班级那样要求,必须要有高标准,“目标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首先让每个人定下自己的未来理想的大学,并且张贴在教室的后面黑板上,可以算是一种承诺吧,同时也是一个提醒,其次,用“事事我们要做得更好”作为班训来要求和激励每一个人。再次,用高要求的口号随时激励“气势如虹,心细如发,行动如风,禁止如钟”。

二、在学习上更加注重细节,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好学生,自己也很关心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可是,也有很多的不如意,对自己的考试成绩并不满意,其实,并不是知识本身没有掌握,关键在于没有把握好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每年高考结束后,社会上大量炒作高考状元,然而,有几个敢在高考前说自己能拿状元的,其实和状元差不多的同学,不也就是差1分2分的,可以说他们之间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可是谁能多这1分2分,说白了就是看谁的细节做得好了。

平时就要做到细节 平常高考化,高考平常化,

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

学会仔细审题,

学会完整答题,

能拿不丢,

减少失误。

三、要有一个健康的良好的心态

好学生总是很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很多时候很关注身边的横向比较的,一旦有某一次考不好,和别人相比有差距,他就会有变化,好像我自己平时也不比别人少花时间或精力,总没有别人考试考得好,于是就会产生焦虑、怀疑的情绪,对自己不信任,总觉得自己好像还有知识没掌握好,总觉得老是不如人,甚至有人不敢和别人一起同座了,这实际上是心态不好。河北省2010年河北省文科状元刘长佳自我总结说。他认为,“心态比实力更重要。”考中的心态比考前重要,考前的心态比平时重要。

四、关注关爱集体

集体强大,才能个人强大。上届足球世界杯,阿根廷队是球王教练,梅西是现任世界足球先生,是夺冠的大热门,可是被年轻的德国队4∶0狂扫,连4强都没戏,为什么?就是因为个别球员单打独斗,没形成主体的合力,相反,年轻的德国队,团结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使他们可以走得更远。

而我们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不怎么关注集体的,集体的什么都和我关系不大,认为只要我自己的学习搞好了,什么都好了,我才不管你别人瓦上霜。

要让每一个人在集体中做一些事情,承担起每一个人的责任。

甚至可以因为不确定的某人行为而惩罚集体,明白一荣具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

集体获得荣誉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集体获得荣誉要欢呼或祝贺,充分感觉集体的骄傲

评优选先充分发挥民主,让民众来决断,群众眼睛是雪亮的,来正确引导。

五、更加要有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当今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条件优越,吃苦的精神是很少的,只要条件艰苦点,怨气多了、牢骚来了,骂人的声音也有了,这样是不行的,谁敢保证我们的孩子们永远都处在这种蜜罐里生活呢!所以必须得引导他们,关键在得法,他们也会做得到的,比如近几天,天气确实比较热,晚修课室人又多,那就更热了,有些坐不住了,“老师,我坐那好热哟,能不能到后面有风扇的地方去看书?”

“是热哈,你旁边座位有没有人呢,”

“有”

“他走没有?”

“没有”

“对了嘛,别人都没走,你怕什么”

“只要一咬牙,就坚持下来了嘛”

“再咬牙,一天就坚持下了”

“你长期这样坚持住了,你的品质就提高了很大一截哟”

而且及时公开地鼓励,下课后,在黑板上清楚地写下:

“这么热的天你能静得下来

而且还能做很多有效地事情

你真了不起了”

还时常用名言来激励:

“战胜自己,你就可以战胜很多”

“年轻时吃点苦是人身的一大财富”

学生做到了,要及时肯定,当看到学生这种状时:

“我最喜欢看到你们这个样子了,我很高兴,我很自豪,有这种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好的?”

经过几天下来,学生不叫热了,而且也看不见因热而躁动不安的,相反,他们还能安安静静地学习,这样下去,有这样的精神学不好都难了。

六、更加严格要求

正因为学生没有吃苦的精神,一般都不会严格要求自己,能逃避就逃避,能偷懒千方百计就会偷懒,只要不给他机会,强硬要求,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有个女生,也是独生子女,有段时间生病了,也就没有要求那么严,好像她自己也给自己放松了,过了几天又请假了,而且还不想按时来,那我就不答应了,

“今天给你请假,没问题,但是你明天必须得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

“我家好远的(其实不远),”

“你如果明天不按时来,那以后就别想再请假了”。

第二天,准时到了。这时还有必要鼓励一下的

“对啦,有点困难克服一下,不也就过去了嘛!”

上一篇: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创新欲望 下一篇:“制止”不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