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识字效率的法宝

时间:2022-09-25 01:57:10

随文识字――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识字效率的法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也就是说,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简单地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更多地采用了“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方式。这样编排的意图在于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即在阅读中识字汉字和通过识字帮助阅读。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我们发现随文识字是一条提高低段语文课堂效率的最好途径。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内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已经相当的普遍,所总结出的识字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归类识字。另一类是语境识字,它是从“字”的角度出发,它的认知过程是由语境识字到归类识字。它包括生活识字和阅读识字,随文识字是阅读识字的一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随文识字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但是,在采用随文识字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们又存在着这样的困惑:课文比较长,怎样处理课时的问题?在教学中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边学文边识字又怎么来体现识字教学的重点?这些问题的提出,就需要我们对随文识字进行重新的审视,就需要我们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继续研究,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识字方面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读音不准确;2.形近字难区别;3.各个字的部件位置易颠倒;4.同音字运用易混淆。争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找到一条适合学生识字能力发展的途径,我需要在随文识字中找到一条符合我班学生识字的有效措施。

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随文识字同样是一种不够完美的教学方法,它忽略了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和科学系统,对识字的难点字形的理解、认知、记忆缺乏科学性。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些缺点,优化随文识字教学策略呢?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前提下识字显然是最好的状态。

认识事物的秩序就是从一个具体、可以与别的区别开来的(特殊)的事物或者现象开始的,然后从这个特殊的事物或现象里面归纳出事物的一般规律,然后持守一般规律,去认识各个类似的具体的事物,正好是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学生能在大脑中形成字与事物本身相结合,读、写、用一定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识字效率不就高了吗?这个阶段我们主要用于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让学生对文本中所要掌握的会认字和会写字从音、形、义上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请看一个教学反思片断:

二年级上册《识字四》教学反思片断

今天我和孩子们完成了《识字四》的学习。这堂课主要是三组成语组成的儿歌,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情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考虑到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已经读完了《成语故事》。所以,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来教。

这堂课,我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检查预习。分为了自由读、抽生读生字、生说识字方法。本节课的第一个亮点就在识字方法上。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发现孩子们真能干,读的真不错,现在呀,老师要看看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

生1:我是用编顺口溜的办法记住“功”字的,工厂里来了一个大力士。

师:你真会说,真棒,还有谁再来说一说记字的办法?

生2:我是用编顺口溜的办法记住“徒”字的,两个人在走路就是徒。

师:掌声送给文字博士,乐乐。还没有小朋友想到更多的记字办法呀,比如:猜谜语、加一加,形近字等。(我的想法是让学生用其他的办法识字)

生3:我是用编顺口溜的办法记住“渠”字的,一个巨人过独木桥,桥被洪水冲走了,就是“渠”。

师:掌声送给我们的昊昊小帅哥,他说的这个办法真棒,我敢肯定昊昊以后一定是文学小博士哦?

……

思考:这个环节我一直想找寻到除了用编顺口溜的办法记住生字以外,还有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可是一节课下来的结果是除了编顺口溜还是顺口溜,我在想是不是我以前在上课时经常用这样的方法的原因,在对文字的背后的渗透方面显得没那么的多,既然,孩子们在看《文字的奥秘》那本书,为什么不去运用和引导呢?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材中课文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汉字的语言环境,目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学习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规范丰富学生的语言。因此,我们利用语境让学生在对文本中所要学习的生字的音、形、义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把生字放到具体的句子、段中结合语境再现生字,因此,这一阶段的落脚点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识字。

总之,在随文识字的课堂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随文正音、记字形、形象化理解词义。使得识字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是强加的任务,而是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能自主反思、归纳和总结,发现识字的乐趣和一定的规律;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能按照某种规则,在生活中识字,并能将生活中认识到的字与同学交流其识字方式和过程,把识字作为自己的兴趣来完成;增强合作创新精神,自主地参与识字学习,在与同学交流、评议识字的过程中,互相协作,虚心听取意见,学会分析思考,发表个人看法,训练和表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语文识字教学的初探 下一篇:善引 巧问 研读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