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引 巧问 研读 探究

时间:2022-02-06 11:02:24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育教学中十分有价值,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尝试运用“善引――巧问――研读――探究”四步方法,使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成他们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一、善引――产生问题,培养学习兴趣

达到目标: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以读书为主要手段进行的探究活动,是学生通过读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出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问题是探究的引擎、思考的动力。所以,在具体的阅读课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引导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具体操作:

1.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学生长期以来缺乏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的新方法也要让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学生一开始没有信心,不敢提问,也无从下手。这时要么没有问题,要么提的问题质量很低,不成问题。教师要保护学生最初的可贵的尝试,对他们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质疑的信心和继续探究的动力。

2.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

学生对文本提出问题要有一个初读、再读、思考的过程,不可能拿起文本就有问题。朱熹说:“始读,未知有疑”。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要养成“熟读精思”的习惯。

3.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在培养学生深入文本、沉浸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如:引导学生从题目、关键词、重点句、结尾处生疑。

二、巧问――梳理问题,培养主动性

达到目标:

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预习收获的平台,检查反馈预习情况,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学生疑难问题,确定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重点。

具体操作:

1.互助交流,梳理问题

(1)组内结队,交流问题。结队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同学,也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

(2)小组交流,确定重点问题。由组长主持,组内同学分别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尚未解决的疑难,大家合作探究,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查阅资料,看哪些问题能够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提交班级进行讨论、探究。

这一阶段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预习内容、预习所得、预习所惑在小组内交流、探讨。这样就能起到对预习的检查作用,使学生能够重视预习。同时又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对知识的再梳理,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哪些地方还不明白,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

2.教师引领,梳理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在鼓励其创新的话语引导下,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关联不紧,建议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关键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是那些跟课文关系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作为学习的重点。

这一阶段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学会的不教,学生能教会的老师不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三、研读――探究问题,培养学习力

达到目标: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从而解决教师归纳总结出的重点的、关键性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操作要领:

问题的解决方式有很多,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问题是学生读懂的,不是教师讲懂的。”问题从文中来,答案也从文中来,因此,我们一定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指导学生研读文本,让学生通过朗读、自读、合作读、默读等形式,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以读促思,以读带讲,从而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当然,问题的解决方式很多,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通过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试一试等途径,力争自我解决问题;可以在自我细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等途径,在组内交流,解决问题;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整体读一读、抓住重点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师生共同释疑解惑。

四、探究――课内延伸,培养创新力

达到目标:

这是整个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落实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的重要一步。

操作要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圆心,由此向外扩展出去,使学生在多维的、生动的、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但同时它又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所以在一篇课文的最后,教师应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走出课堂,进一步查找资料,去调查、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解决新问题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取舍、加工、重组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潜能。这样可以使课内没能完成任务的学生继续探究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欲望,使语文学习更为深入。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生活的第一乐趣。

上一篇:随文识字――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识字效率的法宝 下一篇:浅析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