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让“趣”开花

时间:2022-10-27 12:17:52

语文课堂如何让“趣”开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72-01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迷恋上语文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是关键。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他们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自觉地去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深深地爱上语文课并学好语文呢?我来谈谈我的点滴做法。

一、动手激趣

教学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时,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趣为主,引导他们动手操作。首先,我让学生每人自带一盒橡皮泥。每教完一个拼音字母时,我总会让学生用橡皮泥把这个字母捏出来摆放在课桌上。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我发现学生还会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捏出不同的生母、韵母,完整地表达每一个音节。教完拼音这个版块,学生对拼音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又比如教学《乌鸦喝水》这一篇课文,课堂上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发给他们一个盛着少量水的瓶子和一些小碎石子。在讲到“乌鸦把小石子一块一块地扔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地升高了”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从而观察瓶子里水位时如何变化的。学生迅速动手,不多久便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其中,还有几个小朋友还向我汇报新情况,他们从动手操作中还发现,乌鸦除了投小石子喝到水以为,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喝到水,我也耐心地聆听孩子们的想法。由此可见,动手操作激发小学语文课堂实效的有效性成绩显著。

二、想像激趣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张扬学生个性,发现新型人才,墨守成规只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总是大胆创新,让学生大胆发挥想像。比如教学三年级语文《一只小鸟》这一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大胆续编故事,并在班级进行汇报。学生们纷纷动笔,他们续编的故事也让我大开眼界,故事结局有悲有喜、又笑有泪。有的续编故事结局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还对同学们创编的故事进行评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堂课之后我发现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他们的习作较之前更有血有肉,更富有想像力。从而,我认为放飞学生想像的翅膀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表演激趣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我的天地,课堂也是孩子们放飞梦想的舞台。完全有必要给孩子们表演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教学六年级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一文,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也是一个剧本。学生通过课文对话形式根本就不能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本课之前,我让学生人角色排练课本剧。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小组合作上台表演,分角色把《甘罗十二为使臣》这个故事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学生们的兴趣高涨,演完一组,其他组的同学开始评价,接下去一组演得更比一组好。学生们通过演课本剧加深了对语文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更加可喜的是,从这一节课,我还发现了许多表演小天才。

总之,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适应不了当今教育改革步伐。唯有探究新型有趣的语文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上一篇:谢谢你,以这样的方式爱过我 下一篇:心蓝蓝,沉醉在马尔代夫4.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