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医务监督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2-10-26 10:15:10

体育活动医务监督的主要内容

摘 要:在进行有组织体育活动时,要根据锻炼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机能状态进行分组,如组织中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男女分组,有条件时应当将肥胖学生或其他体质较差的学生单独分组;组织老年人进行体育活动时,注意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和刚开始锻炼的人区别对待,把健康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区别对待。

关键词:体育活动;医务监督;主要内容

一、体育活动中的医务监督

体育活动中安排的运动负荷的大小、动作的难易程度、身体的活动部位应符合渐进性、全面性原则,在活动组织中应随时注意观察锻炼者的反应。如发现不少锻炼者有出汗过多、面色苍白、动作反应迟钝或不协调现象等,同时伴有心悸、头痛、恶心等,说明本次活动运动负荷太大,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进行室外体育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天气对锻炼者身体的影响。寒冷季节有风时容易发生冻伤,中老年人可能会诱发心血管意外(如心绞痛、心肌梗塞或脑血栓等),应该将锻炼时间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后。夏天组织体育活动时应该避开最热的时间段,在空气湿度过大时,应减少锻炼的时间,减小强度;有不适感觉的锻炼者应暂时停止锻炼。

对锻炼场地、器材、服装进行安全检查,每次组织锻炼前应该检查运动场地是否适合锻炼,如对各种器材进行检查,及时安排潜在危险。锻炼要穿防滑、舒适的鞋进行体育活动,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锻炼者穿的服装一般要求宽松合适,不能过于肥大或过紧,最好是透气性好的棉织品,提醒锻炼者不要带胸花,不要别别针,小刀等尖锐的物品不应放入衣服口袋里,以免在锻炼中发生意外。另外,要经常对锻炼者进行体育卫生宣传教育,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对体育卫生的贯彻执行。

二、比赛期间的医务监督

在组织锻炼者参加体育比赛时,一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医务监督工作:

一是比赛前要求锻炼者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心血管系统。除一般医学检查外,还要进行机能实验,必要时可做心电图等特殊检查,严格把关,不允许机能不良者参加力所不及的比赛,更不能让感冒发烧者、患有慢性内脏疾病者参赛。

二是协助比赛程序的组织和编排工作,避免一些锻炼者连续、过多地参加比赛,防止不考虑性别、年龄的编组现象。协助做好比赛期间锻炼者的伙食管理,保证锻炼者充足的营养补充。

三是做好场地、设备的卫生检查,组织好比赛期间的医务监督和场地急救工作。

四是开展体育卫生宣传活动,如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遵守比赛规则,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遵守生活制度、讲究个人卫生等。

三、消除疲劳的方法

疲劳是由于活动使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根据疲劳产生的机制和疲劳的分类,可以用以下途径和方法消除运动后产生的疲劳。

1.疲劳消除的途径。首先,利用有效的方法方式进行肌肉放松。改善身体血液循环,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加速体内代谢物的排除。其次,通过调节身体神经系统,使得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最后,通过食物补充因为运动而消耗的身体体能与人体必需的物质,或利用中药进行人体机能的调节与恢复。

2.消除疲劳的方法。在健身锻炼中出现疲劳后可选用下列方法消除疲劳:(1)通过整理活动消除运动后的疲劳,整理运动是活动后快速有效恢复身体原有机能的一种方法。其根本在于运动后做一些整理运动,可以调节呼吸系统,快速吸入更多的氧气。有利于改善身体循环系统,使身体在激烈运动后快速恢复到原有身体机能状态,减轻肌肉的僵硬与酸痛。整理活动可以通过慢跑、呼吸体操机等来进行。(2)通过良好、深入的睡眠消除运动后产生的疲劳。睡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降低,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而合成代谢水平相对较高,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成年人每天应该有8~9小时的睡眠,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应比成年人时间长,必须保证每天有10小时的睡眠。

四、体育活动减体重的医务监督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在大城市尤为突出。人们逐步认识到肥胖带来一系列危害,减体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减体重,但是在减体重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应该加强医学指导和医务监督。

1.肥胖的概念。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从组织学角度来看,人体体重主要是由脂肪、肌肉、骨骼、内脏体液及其脂肪构成的,其中脂肪所占的重量称脂肪体重,通常用体脂百分比来表示,肌肉、骨骼和内脏等组织重量称瘦体重,人体肥胖主要是脂肪体重过大造成的。

2.肥胖的标准。体重增加,超过理想体重20%或体重指数大于28可定位肥胖症;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又不到20%、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4,但小于28者称为超重。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也是肥胖,正常男子腰围和臀围之比应小于0.95,女子小于0.85,如超过即为心性肥胖。

参考文献:

[1]郑建宙,莫冬丽.新形势下高校的体育医务监督[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5).

[2]杨晓琼.浅谈医务监督在学生运动场的作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3).

[3]张欢欢.高校体育医务监督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6).

上一篇:五年制大专英语学困生学习情况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传媒“碎片化”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