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美术的两个重要因素

时间:2022-10-26 09:49:42

影响小学美术的两个重要因素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根据时代和社会需要,为各科订制了相应的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标准,设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将小学美术学习与在全球范围引起较大反响的“合作学习”关联起来,这说明合作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需要,并始成为我国少年儿童的必修课。美术教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理解程度,对合作学习的实施和教学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标准,积极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进行美术学习,并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这都是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时应该考虑到的。美术学科本身具有其他各学科所没有的特点,因此,美术教学也显出其独特性,小学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中的基础模块,因为学生年龄和学科本身的特点,从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上都势必有其不同之处。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合作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少年儿童

本文通过对小学多媒体课件运用情况及设计特点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研究,提出了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设计应用的三个关键点:1、页面视觉语言设计;2、动画和运动图像的设计;3、色彩的设计。四个原则:1、针对性原则;2、有效性原则;3、艺术性原则;4、普遍性原则。从这三个设计方式和四个原则出发,结合小学美术学科教材、学科特性、授课要求、教学对象特点等,探索性地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尝试。

一 小学色彩教学的现状

在当今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孩子喜爱的颜色不够重视,过多注重幼儿对绘画形体、线条的重视和局限,对绘画色彩上的要求也仅仅是按照物体原来的固有色进行绘画,当他们不按照这样的想法另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上色时,教师就认为孩子们在胡乱涂画,把他们对色彩的情感、感知、理解趋于平淡,把孩子们的真实感受、个性、绘画的天分扼杀在摇篮之中了。所以我们要先了解小学生们的一些具体情况,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段色彩感知规律来了解他们的性格,根据他们的一些不同的作品能够看到他们真实的心理状况。进行色彩教学首先保持一些基本色彩知识的传播,在保留了孩子们色彩童真,同时在创造和欣赏美的同时,使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听觉,视觉,触觉的能力更趋于协调,能够促进儿童审美心理的提高。

二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

学生的确需要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自己实践并获得经验,也应该有充分的自主表现空间,但这不代表教师分完组,布置好合作学习的作业后就可以任由学生自己治理小组,自由发挥。这样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例如,教师不能任凭学生根据喜好自由选择同伴,这样只是班级内原本小伙伴关系的强化,对其他同学依然陌生、疏远,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0的,还会让班级不团结,产生史多小集体。没有教师引导和控制的合作课党,很可能一团乱麻,成为了自主交流和聊天嬉戏的场所,学>任务迟迟不能完成,不仅没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还影响教学进度,最后无法收场。

所以,在合作学习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始终占主导地位,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或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到位,都可能造成课堂局面的失控。在开始学习前,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设计好小组活动的程序与任务,包括有效的弓I导问题等,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问题解决者和卞习惜况观察、记录者,是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正常运作的重要助力。在小学美术课上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角色不仅举足轻重,而且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也要求较高。因此,小学教师要注重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注意与其他美术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也像学生的合作学习一样为自己寻找合作的伙伴,一起探讨教学,一起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起成长,才能不落伍,成为专业的美术教师。

三 小学生美术色彩分析

(一)小学生色彩心理特点分析

经过我多方调查研究发现,小孩在出生三个月内就有了辨别色彩的能力。但是由于此时小孩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对色彩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经过调查发现他们只能够辨别出比较鲜艳的色彩,对于无色彩的白色和黑色以及灰色没有丝毫的兴趣。他们首先能够分别的色彩是红色和绿色,然后是黄色和蓝色。所以他们喜爱的颜色也往往是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等这些原色,如果从色调的角度看,就是鲜艳的色调和明亮色调。

当儿童逐渐长大后,在对颜色的偏好上会产生性别差。从前在 5~6 岁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近来在 3~4 岁就可以发现这种征兆。

男孩会喜欢冷色系中的蓝色或者绿色,而女孩会喜欢暖色系中的粉色或者红色。从儿童商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种色彩偏好上的区别。然而,最近在女孩使用商品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商品使用明亮的蓝色。

(二) 色彩的设计

同一个画面中,不同的色彩搭配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色彩分布平衡,通常是使画面左右的色彩对称分布,但若一味使用对称,会因缺乏变化而显得呆板、单调。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改变画面中色彩的面积、形状以及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使画面色彩完全改变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在色彩的设计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画面均衡;(2)视觉重心;(3)视觉节奏。

结语:

合作学习是一种产生巨大且广泛影响的重要学习方法,它通过多种方式的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平等意识、自动学习等的综合能力,这都是小学生们需要锻炼与提升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具备协作学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学观念,信息与思维同步等的教育理念,如果小学美术教师能把握得当,与美术教-实际结合完美,那必然会让合作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以美术教育的独特形式,用于少年儿童,对成长期与上升期的小学生们,产生重要的教育功能和深远的影响。色彩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抓住孩子的心理,能够辅助老师更好的教学,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使课堂更加的鲜活。

参考文献:

[1] 杨天民. 绘画色彩学[M ]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第 1 版 ,2011- 4-1.

[2] 金容淑.色彩心理学[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 1,2,4,6,28.

[4] 李玉平.课堂丌放了怎么办W].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28,55-61.

[5] 张磊.聂鸿立.色彩[M ]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上一篇: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思想政治课防止厌学情绪,保证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