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儿童群体及其利益表达机制的特点

时间:2022-10-26 09:38:46

流浪儿童群体及其利益表达机制的特点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流浪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对流浪儿童问题以及利益表达机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论述了流浪儿童群体及其利益表达机制的特点,以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关键词] 流浪儿童;利益表达机制;特点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16-3

一、导言

在前期撰写关于流浪儿童群体的文献综述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提出流浪儿童群体在社会大众中的形象已经形成了一种标签和负面的刻板印象,即认为流浪儿童群体属于社会不安定力量,是社会越轨行为的重要来源,威胁着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而据笔者所知,大部分的流浪儿童均是由于家庭贫困等非主观原因流落街头并陷入困境,即使是组织或者参与犯罪行为的流浪儿童也大多处于被迫和被控制的状态。虽然政府和社会力量已经对流浪儿童问题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也采取了诸如救助站等措施,但笔者发现流浪儿童主体却始终没有主动地诉求自己的利益,寻求正当的利益表达渠道。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了解流浪儿童群体的现状和特点,发现流浪儿童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特点,尽量寻找其可以运用的利益表达渠道,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关于利益表达机制的文献综述

由于国内关于流浪儿童利益表达机制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无疑使我们的研究陷入困境。笔者对有关利益表达机制的研究作出较为简单的文献综述。

(一)对于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研究。其中关于农民的研究最为典型也最为丰富,着重在于探讨农民在利益表达过程中的运动逻辑以及对农民在此过程中总是诉诸于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途径作出具体解释。另外也有关于失地农民、贫困群体、农民工等群体利益表达困境以及提出解决建议的研究。

(二)从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这一整体的角度。探讨制度层面上的利益表达机制,提出建立和完善人民利益诉求引导机制、扩大基层民主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等建议。

(三)从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这一更为宏观的角度。探讨中国目前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现状,提出中国目前利益表达机制的不足以及解决建议。

(四)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表达渠道与利益采纳机制。提出法治化、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在公共政策中日益突出的作用。

(五)从利益表达渠道的角度讨论各群体的利益表达效果。其中研究较多的是新闻媒体与网络。

中国目前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渠道主要有:制度层面上,人民代表利益表达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制度、政党利益表达制度以及行政领导接待制度;非制度层面上主要体现为大众媒体以及网络。

三、流浪儿童群体的特点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精神,在我国,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尚晓援等撰文指出:“根据民政部提供的资料,全国约有20万左右流浪儿童。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将随父母一起外出务工,白天主要生活在街头,晚上可以回到父母身边,但失去正规教育机会的孩子一并考虑进去的话,中国至少有30万以上的街头儿童。”民政部《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儿童收养救助服务机构724个,其中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261个,全年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5.2万人次。

(一)一般特点

笔者此处所指的一般特点是指流浪儿童群体与其它弱势群体相似的特点,即自身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稀少,具体包括:知识能力不足,文化程度不高,信息资源缺失,经济地位低、政治权力缺失,均处于相对剥夺的弱势状态。

(二)特殊特点

但与其它弱势群体相比,流浪儿童群体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流浪儿童是“多元化群体”。第一,与其它弱势群体所不同的是,流浪儿童是自古以来便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由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而滋生的弱势群体(如农民工、下岗工人等便是如此)。但流浪儿童也因为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父母的工作压力随之增加,在照顾和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缺乏“合理”的状态,孩子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出现逆反心理,整个社会出现许多问题少年,其中包括自愿加入“黑社会”的少年。即由于流浪儿童的成因不一,导致流浪儿童的群体构成出现多元化的状态,他们来自的家庭背景不一,流浪的原因不一,所导致的流浪之后的情况也不一。这点一方面否定了学界关于流浪儿童的一般定义,其认为流浪儿童处于困境,但这点说明其并不一定处于困境,部分流浪儿童自愿出走,甚至以流浪于社会主流之外为乐; 另一方面它颠覆了笔者之前将其认定为弱势群体的观点,对于部分流浪儿童而言,他们甚至拥有更多的特权,可以实现自己对于金钱或者其它物质的渴求,只不过这种实现所依赖的是非正当途径而已。

第二,与其它社会问题存在差异的是,流浪儿童问题本身属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即它存在流浪前,流浪中以及流浪后阶段。流浪前是导致其流浪的成因;流浪中是指其流浪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被非法团体控制、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流浪后是指通过国家或社会力量进行解救或帮助的流浪儿童回归正常家庭之后继续碰到的问题。而这三个阶段的儿童本身存在不同的利益需要表达,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表达网。

2.事物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据笔者所了解,上一点所论述的“少年”只是流浪儿童群体中少部分,笔者所论述的也主要针对大部分的流浪群体而言。故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认为其为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理解为“非常规弱势群体”。学界一般的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为:它指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由于远离社会经济与权力中心或缺乏接近社会经济与权力中心的途径或机会,而在利益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造成利益相对被剥夺的群体。那么对于流浪儿童而言,他们本身就不属于利益分配的主体,又何谈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和相对剥夺,又何谈利益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流浪儿童群体本身就不构成“独立”的“完整”的“社会人”和“社会群体”,因此也就理解为“非常规弱势群体”。

3.流浪儿童是为“弱弱势群体”。一方面,从流浪儿童本身来考虑,首先他们是儿童,即年龄在14岁以下;其次,它们处于流浪状态,即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原来的家庭和社会网络支持,游离于之前的支持网络之外,进入社会的边缘状态。这样的年龄阶段,这样的状态的群体只能说明在争取社会资源方面更为弱势。另一方面,正因为流浪儿童的年龄和边缘状态,他们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自主”的个体,在流浪过程中他们总是处于困境,从而也总是依附于其它群体和组织的一个“非自主的依附性群体”。所以,他们总是会被非法的组织所利用和控制,或者非自愿地卷入的群体。基于这两点,笔者认定其相比于其它弱势群体而言更为弱势。

4.流浪儿童是“负弱势群体”。正如笔者在导言中所提及,流浪儿童群体在公众当中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并非“无事生非”,自然是“事出有因”。流浪儿童不论是被迫或者自愿加入非法组织,不论是出于生存还是故意犯罪,都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而对于其它弱势群体,如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公众首先对于他们的印象便是“被剥夺的群体”,他们的利益表达与诉求都是正当的对于自己利益的维护,是“理应”受到保护与赔偿的群体,相反对于流浪儿童却是应该受到“管束”和“教育”的群体。

四、流浪儿童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特点

利益表达机制是由利益表达主体、利益表达客体、利益表达渠道、利益表达方式四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对于流浪儿童问题有效和合理的解决,笔者认为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关键的环节。虽然目前流浪儿童群体并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但笔者通过流浪儿童群体的特殊特点发现其利益表达机制之不同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由于流浪儿童群体自身属于多元化的复杂群体,其利益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不同的成因导致不同的流浪儿童出现

第一,流浪儿童群体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其所要表达的利益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异质性。比如:对于由于贫困而被父母抛弃的流浪儿童,他们所要诉诸的利益主要是父母应对自己所履行的抚养义务以及国家应更好地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贫困问题),而对于因叛逆而自动出走的“越轨少年”来说,他们大多是之前的利益没有得到正当合理地表达,比如,没有得到父母合理的教育和照顾,最终走上了叛逆的道路。第二,由于其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它所关联的网络也十分复杂,解决流浪儿童问题所牵涉的利益表达客体也较多,不仅包括国家和社会力量,也包括着社区和家庭内部,是需要群策群力才能良好解决的问题;第三,对于流浪儿童问题来说,最关键的是应该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流浪前”的利益表达机制,从源头上尽量阻止儿童流浪。

(二)流浪儿童群体属于“非常规弱势群体”和“弱弱势群体”

一方面,他们的利益表达能力十分弱,与之紧密联系的是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十分狭窄,且缺乏主动性。由于他们的年龄和流浪状态决定了他们属于“非自主群体”,他们缺乏有力的利益表达方式,且大部分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对于非制度化的表达渠道又由于影响力度弱小而无法引起新闻媒介的大量关注,即使有所关注,也因为其本身的复杂性而使其所呈现出不完整不全面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其属于“非自主群体”,此问题的解决所牵涉的更多的并不是问题本身,而在很大程度上与贫困问题、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是以其为中心而形成的“问题环”,所涉及的利益众多,所涉及的利益表达客体众多,而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表达方式却十分狭窄。

(三)由于流浪儿童群体属于“负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客体总是容易忽略其正当利益的表达,刻板化地认定其应是受到教育和管束的“问题群体”

因此这使得流浪儿童群体一方面缺乏主动表达利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家及社会对于此问题的解决方向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性。即利益表达主体缺乏主动意识,利益表达客体对其正当利益的忽略,这样的结合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流浪儿童问题的利益表达机制相对来说更为困难,但情况虽如此,笔者仍然希望在加强青少年维护自身利益意识的同时,国家和社会力量能够加大力度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完善其“流浪前”利益表达机制,尽量从源头上阻止流浪儿童的产生,在已经存在的情况下,采取救助措施保证陷入困境的流浪儿童得到解救,使部分“叛逆”的流浪儿童得到良好的再教育,继而回归正常家庭生活。

参考文献:

[1]范葳.民生新闻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以《经视直播》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刘长发.论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机制[J].珠海市行政学学报,2007,(1).

[3]刘剑.试论网络民意在公民利益表达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7,(8).

[4]陶庆.嬗变、缺位和弥补:政治安排中私营企业主利益表达――皖南宣城市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4,(6).

[5]王泾洲.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表达渠道与利益采纳机制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5.

[6]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7]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J].社会学研究,2007,(5).

[8]薛维娜.利益表达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及其完善机制[J].黑河学刊,2006,(5).

[9]薛维娜.社会转型期各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4).

[10]杨海坤,曹达全.从制度层面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J].法制建设,2007,(2).

[11]姚望.当代中国利益表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1).

[12]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2).

[13]于建嵘.利益表达、法定秩序与社会习惯――对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行为取向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7,(6).

[14]周艳,周兆安.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行动逻辑及其社会学分析[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4).

[15]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三联书店,2001.

作者简介:孙亚思(1982-),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陈薇(1988-),女,汉族,四川仁寿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上一篇:浅谈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下一篇:马致远《汉宫秋》与曹禺《王昭君》戏剧情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