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成来得更精彩

时间:2022-10-26 09:34:2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下面就以我的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课例:《天鹅的故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

(此时课已临近尾声)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读了课文,我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的话儿想说,对天鹅、对斯杰潘老人、或是对自己、对大家,都可以。

(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

“我想对大家说,鸟儿这么可爱,这么有灵性,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我想对‘破冰勇士’老天鹅说,你不怕疼痛,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真是好样的!”

……

(此时的我,心中顿时涌起了一种满足与得意,孩子们的回答完全符合我课前的预设……正在我准备用预先设计好的几句话来总结并结束本节课时,却发现还有一只小手在高举着!那是一个平时不善多言,却常常“语惊四座”的孩子)

“老师,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天鹅的‘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但是三次的读法应该不相同,而今天大家读的都是一个样!”

(犹如一石激水,平静的课堂顿时喧闹起来)

“是同一群天鹅,叫声怎么会前后不一样呢?”

“我觉得他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

(孩子们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我,此时我稳定了情绪,这又是一个预案中寻找不到的“意外”)

直觉告诉我,现在我不能给他们一个标准的1、2、3,于是我说:“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读体会,去感受天鹅的每次叫声中包含着什么,究竟该如何读!”孩子们心情的急切可想而知,很快又进入了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中,我在巡视中发现不少小组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很快,一只只自信的小手举了起来:

“我认为这位同学提得有道理,虽然叫声来自同一群天鹅,但是,天鹅每次发出这种叫声时所处的情境不同。”

“我来补充一下,第一次是天鹅到来时发出的鸣叫声:清脆而婉转;第二次是它们齐心协力破冰的动员声:有力而坚定;第三次是它们攻破坚冰后的欢呼声:欢快而热烈。这三次叫声是天鹅不同心理的反映,当然不能读成一个调了!”

(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阵赞同的掌声。此时的我,也情不自禁地为孩子们鼓起掌来)

几点思考:

一、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实现平等对话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学生学会什么,取决于学生在怎样的条件下生活,这种条件的创设往往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因此,教师应摆脱“惟师独尊”、“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从而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充溢着和谐、欢快的气氛,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外部环境,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平台,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机会,从而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二、 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正如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唯有思维与思维产生碰撞,才能绽放出智慧的火花,“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不应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空间,课堂上可以有百花齐放,可以有百家争鸣。

三、 “学贵有疑”,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我国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经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有疑才能有问,有问才能有思。《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便要求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的问题有价值,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关键是教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让他们敢于质疑,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向书本和老师挑战,勤于质疑,善于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从孩子不同的声音中甄别有价值的问题,抓住那可贵的教学资源。

四、 教师在预设与生成中准确定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新位置,重塑自身的新角色,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主导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古人说:“道(导)而弗牵。”牵着走的教法是全方位的预设,而真正的指导,是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的淡化,转向“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再完美的预设也不如课堂上随机的生成来得精彩!

五、 在拓展中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只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只有立足于文本,依托文本而进行有效的拓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文本的超越与升华。

《天鹅的故事》学完之后,孩子们一直被天鹅的勇敢、顽强的精神感动着。可当我再次品读文章时,透过语言文字,我才发现文章深深吸引着我的不正是动物身上的那种灵性与人性的光辉吗?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报道《藏羚羊的跪拜》。文章讲的是一只处于猎人枪口下的老藏羚羊对猎人的含泪跪拜,猎人不解缘由,当他枪杀了藏羚羊后剖开它的身体时,却发现老羚羊的子宫里躺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羚羊……此时,他才深深地理解了那“跪拜”的含义,猎人从此不再打猎。当我把这篇文章读给孩子们听时,听着,听着,孩子们沉默了。后来,他们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明白了老天鹅为什么那么不顾一切地用身体破冰,是对孩子的爱让它不顾疼痛,多么有灵性的鸟儿,多么伟大的爱啊!……”

我相信孩子们会永远记住这一课,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这份爱与感动会一直伴他们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新华小学】

上一篇:台线管理基础工作探讨 下一篇:细节之处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