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

时间:2022-10-26 09:33:09

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

摘 要:教学评价标准是职业教育的热点和发展方向,而实践教学评价有其特殊性,本文梳理了实践教学评价概况,构建了由目标和观念、资源、过程与效果等要素组成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评价体系及因子权重和赋分评价标准。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普适性和可推广性,可为酒店专业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专业评价提供借鉴。

关键词:酒店管理 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构建

一、我国高职实践教学评价概况

近年来,高职酒店管理教育正从快速的规模扩充向内涵建设阶段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各项改革成果将最终落实在教学改革的环节上。因此,作为能够体现酒店专业高职教学特色的“实践教学”这一术语便自然地进入了相关话语系统的核心。目前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有无标准的迷茫,有标准不统一的尴尬。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最早对高等教育进行绩效评价的国家,如泰勒模式(行为目标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评价还是新领域。

二、高职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1.评价指标与层次结构

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学院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实况,为使酒店管理教学评价体系能更加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导向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关联性原则,依据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要求,结合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情况,制定了一套完善可行的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按照目标与观念、资源、过程、效果四个评价要素制定(见图1)。该评价体系由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构成评价体系层次结构。其中目标层以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为总目标,要素层包括目标与观念、资源、过程和效果等子系统;指标层由可直接度量的因子组成,而目标与观念包括教学目标、思想观念两个两级指标;资源中包括教学设备、资料等、师资队伍两个二级指标;过程中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管理两个二级指标;在效果中包括学生素质、社会评价两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都有不同的权重和 A、B、C、D 四个等级,不足 C级为 D级, 高于 C级而低于 A级的为 B级。A、B、C、D各级分别按 95%、80%、65%、50%权重赋分。

图1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2.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本文采用分级标准为:极其重要(9)、相当重要(7)、明显重要(5)、稍微重要(3)、同样重要(1),并进行打分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参数检验,从而获得指标体系权重。为增加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同时构建结合准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征询法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用每个专家对指标打分结果作为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准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第一主成分值作为样本的权重系数,结果见表2。对不同层次因子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加权平均法构建权重评估函数模型,得到休闲旅游资源指标体系各层的要素权重子集。采用德尔菲法向旅游专业人士征求意见。由于目前尚缺少大量实际数据的验证,本文对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权重进行了平均,处理结果见表1。

表1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

目标层 要素层 指标层

1.0 因子 权重 因子 权重

方法1 方法2 平均值 方法1 方法2 平均值

目标与观念 0.207 0.195 0.201 教学目标 0.563 0.518 0.541

思想观念 0.437 0.482 0.459

资源 0.355 0.321 0.338 教学设备、资料等 0.314 0.318 0.316

师资队伍 0.686 0.682 0.684

过程 0.225 0.239 0.232 实践教学环节 0.604 0.628 0.616

实践教学管理 0.396 0.369 0.382

效果 0.233 0.245 0.239 学生素质 0.383 0.362 0.372

社会评价 0.617 0.605 0.611

注:方法1为层次分析法;方法2为主客观综合赋权法。

依据上述各评价层和评价因子的权重,对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进行赋分,赋值分数之和构成评价总分。设定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总目标层为100分,要素层分值分别为目标与观念为20分,资源为34分,过程为23分,效果为23分。评价因子及赋分标准见表2。

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表2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要素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目标与观念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非常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 11~9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 8~6

教学目标较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 5~3

教学目标一般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 2~1

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紧跟时展 9~7

思想观念追随时展 6~4

思想观念较为先进 3

思想观念落后或者陈旧 2~1

资源 教学设备、资料等 教学设备、资料非常完善,教师能非常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材及其以外的课程资源如自身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及图书等媒体资源 11~9

教学设备、资料完善,教师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及其以外的课程资源如自身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及图书等媒体资源 8~6

教学设备、资料较完善,教师能开发和利用教科书及其以外的课程资源如自身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及图书等媒体资源 5~3

教学设备、资料有待完善,教师开发除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能力有待提高 2~1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结构非常合理 23~17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16~10

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 9~6

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5~1

过程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过程能成功激发学生兴趣,教法非常灵活,教学环节设计非常合理,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14~11

实践教学过程能明显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灵活,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效果突出 10~7

实践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较灵活,教学环节设计较合理,教学效果一般 6~4

实践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较灵活,教学环节设计一般,教学效果有待改进 3~1

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非常完善 9~7

实践教学管理完善 6~4

实践教学管理较完善 3

实践教学管理有待完善 2~1

效果 学生素质 实践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能非常全面地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情绪饱满,自主投入地学习,参与意识强 9~7

实践教学效果好,学生能全面地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6~4

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

实践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基本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1

社会评价 学生适应能力非常强,实践能力强,具有非常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强 14~11

学生适应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主动思考 10~7

学生适应能力好,实践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4

学生适应能力较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 3~1

根据对实践教学评价总分,以90分、75分、60分和60分为以下分界点,将其分为四级。其中,≥90分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

三、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

1.案例概况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334”人才培养模式以来,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经过几年的探索,从制度到操作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2.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综合评价

根据此评价标准,对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得分如下(见表3):

表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得分

评价要素 评价因子 得分 总分

目标理念 教学目标 10 87分

思想观念 8

资源 教学设备、资料等 9

师资队伍 20

过程 实践教学环节 12

实践教学管理 7

效果 学生素质 7

社会评价 14

3.结果分析

根据《酒店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的系统评价,可以看出目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实施还是较成功的,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管理有待强化,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讨论,我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有四大突出特点: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要求,高职院校应联合社会、行业、企业、政府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二是评价内容――多角度。在设计评价内容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方法、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特点加以调整,注重多角度化。三是评价方式――过程化。

评价过程涵盖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既有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过程评价从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从而达到提高“学”与“教”的效率的目的。 四是评价体系――功能化。

参考文献:

[1]朱雄才,陈丽能.高职学生毕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5).

[2]于兆吉,苏长海.关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管理类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3]冯燕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8).

[4]杨超,杨鹰.关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1(32).

[5]崔志新.分析实践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J].消费导刊,2010(8).

[6]查吉德,王晓敏.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初探[J].职教论坛,2004(17).

(作者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电工基础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下一篇:高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及新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