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维度:惊梦

时间:2022-10-26 06:13:25

我一直觉得杜丽娘死去,故事其实就结束了,后面冗长的还魂、打仗、考状元、圆驾等等都有点多余,至少看戏时没了前面《惊梦》、《寻梦》的热烈震动,倒像是在慢慢消退热情。

死后还魂,人鬼幽媾,梦里可以,另一个空间里可以,“第六维度”可以,真实的不可以。所以悲剧是主要的,汤显祖写这些剧本也是“一生得意唯有牡丹”。难道还不够吗?传唱千古,感动后世,都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些句子。

最早看昆曲,是在南京兰苑小剧场,那时为了电影《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的一句“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起了心,到处找昆曲,当时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正在造势,我恨不能冲去苏州看看,就以这样的心情,在兰苑看了一折孔爱萍的《寻梦》,于是立刻爱上昆曲, 听到“最撩人春色是今天,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原来春心无处不飞悬”,立刻被捉住了心神,如痴如醉,当时不知道这已经是昆曲很高水准的演出了,以为大舞台,整本的大戏不知道还要怎么好看,后来常看常品评,才知道看戏就要在这小舞台,近距离,名角儿,才能体验昆曲的魔力。后来又看了龚隐雷、徐云秀、钱振荣、李鸿良等一批演员们不同风格的演绎,以及年轻一辈单雯、施夏明、罗晨雪等人的演出,渐渐成了“谁的杜丽娘”、“谁的柳梦梅”都知道了,更挑了起来,最爱谁谁谁,呵呵,过去民国时大家看戏原是这样的状态,所以那时候梨园风雅,名伶辈出。再后来更爱上《长生殿》,感叹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觉得《埋玉》、《闻铃》、《迎哭》最是耐听,深沉隽永,哀伤无奈。这是后话,以后再画。再看看旧时的录像,梅兰芳的杜丽娘真是婉约含蓄,温柔蕴藉,又有些端严从容暗带神秘,不愧国人推崇如此,我不是票友,但是喜欢反复看那几折戏,不同的大师风格不同,各有精妙之处,却也说不完道不全,就像沈周、仇英、石涛、,各有所爱。于是想画《牡丹亭》,昆曲的精妙演绎,本已千锤百炼极致完美,便觉绘画无从下手,再画得戏曲人物,却胜不过舞台上活的名优演绎,那本是传统的精髓,难以超越的。构思许久,在2007年,画了《游园惊梦之一》,“通过屏风的错置,一种魔幻的时空感就此达成:屏风上描绘的是旧时的梦境,而庭院中的杜丽娘指涉着现时,现实与梦幻、古典与现代的风景得以交错于同一座园林空间深处、同一幅画面之上,激发着我们的感知与想象”。时隔五年,再一次继续这个题材,不是不想画,实在是需要两三个月的完整时间才能画得深刻,需要在忙碌中积攒一段时间来完成一个系列的创作。

于是又画《游园惊梦》。

杜丽娘对镜梳妆是最明艳的定格镜头,无论怎么表达都是最自然无异议的美好。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古时候的美女对妆容的要求是超过我们的,除了涂脂傅粉,描眉画鬓,锦罗秀带,花钿步摇,等等全方位的要求外,她们很会追求“态”,现在大概是气质格调的意思,青丝依依识玉面,百媚千转别样情,美人对镜梳妆是可以有潜在的多层联想,对镜画眉,新月春山,浓淡得宜,宜春髻子,八宝花簪,无数用心的装扮,最要紧的是一种美人的姿态,但在各种流传的画作中,我们往往能体会到寂寞,这大概是东方美学里推崇的静寂之美。但是,从来美人不会停下梳妆,她越美好,越会打扮,越打扮,越会寂寞,杜丽娘妆后去游园,导致了一场。 “则索要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

“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和你团成片。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梦中的情郎让她神魂飘荡,导致她为梦而死。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红颜薄命。

按理说,古时候哪家小姐因为做梦得了相思病早夭,传为奇事,也会有的。

但汤显祖选择了梅花赋予杜丽娘品格,她游园寻梦在梅树下睡着了,并没有重逢牡丹亭畔假山石后的柳梦梅,“一时间望眼连天,忽忽地伤心自怜。知怎生情怅然,知怎生泪暗悬?”于是她已决定伤春而死,死后葬在梅树下。“偶然间人似缱,在梅村边。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梅花、美女是凸显悲伤美学的,梅花孤独,忧伤,寂寞,美人如梅花一般精致、幽雅、高贵,而又韶华易逝,幸福在哪里?宋画经典里多有盛开的梅树和淡雅高贵的孤独美人,被孤立在紧闭的花园或荒野的背景中,梅妃就是这样美女的经典,从早期得宠到长夜相思到孤独死去,如梅花一般的美人极度孤独地在与世隔绝的宫苑围墙后漫步,这种沮丧和寂寞都可以从过去的经典诗词中让我们深刻感受。这种悲伤美学一直普遍延续,如李清照的词,我们都被感动过、体会过,也许杜丽娘也为这样伤春,相思而死,以后的故事,都是怜香惜玉的浪漫作者赋予她的好意吧。用英雄式的表达转化了悲剧式的死去结局。就如梅花也被看做坚忍的象征,“冰霜晚岁愈精神”,梅花也是隐逸的象征,花与女子只开花一次,而古树梅花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重生,是可以循环的,这是种隐士文化,梅花可以是可怜和英雄的双重模式,文人还赋予她英勇和伤感,不屈不挠与脆弱,希望和绝望,以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张力。这些都可以在这个故事里体会到。

所以选择梅花树下死,是为了穿越时空,在另一个维度,梦就圆了。我相信空间不止我们看到的,宇宙间还有更多的神秘可以超越物理定律,如在画中,我可以安排错置的空间,安排有象征意义的潮水,黯黯生天际,末世的狂欢,便是洪水淹没世界,也阻止不了人欲的蔓延。

相思病原是有的,但杜丽娘不是崔莺莺,她被描写成只在梦里与情郎欢会,“他倚太湖石,立著咱玉婵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捱过雕栏,转过秋千,肯著裙花展,敢席著地怕天瞧见。好一会分明,美满幽香不可言。”做梦是可以抵赖的,不像崔莺莺有了道德上的瑕疵,一切都往梦里推好了,不可能的爱情,可以在梦里存在。

其实这画是男人的梦,柳梦梅做了一个花园与美人的梦,就是这个了。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这样的美梦有通灵的寓意,哪个文人不期望梦见千娇百媚的杜丽娘呢,文学对的描写也很直接,中国人喜欢把好东西一股脑的拥有,山水、园林、美人都要放在一起,状元也是一定要做的,所以永远都是团圆结局,哪怕死了也要让她活回来嫁给状元郎,也并非一厢情愿,多半还要满足观众心理需求,看戏的堂客们也需要一起幻想圆满的结局,如同好莱坞大片,正义永远战胜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杜丽娘其实是个女画家,绝对美女画家,她能用一天时间把自己传神写照,不用起稿描粉本,对着镜子,轻松写就,而且一望便知是她的绝世容颜,惟妙惟肖,绝对是要创作一件留住神魂的传神之作才行,还是绢本,我们画绢本美人,也要谨慎构思,三矾九染,眉眼嘴角细致勾画,哪里一天能行?素描还差不多,画家大多画过自画像,杜丽娘也十分自恋,应该以前画过,不然一次怎么画得像,她感叹自己美貌憔悴瘦损,就赶紧将自己画下来,将容颜‘流在人间’,当然,她的‘写真’是冥冥一念,是匿藏她的爱情魔咒的神像。因为绝世幽姿,她自然可以这样从容,书法还那么好,赋诗填句,一挥而就,如今却哪里有这样才女,《红楼梦》里倒是有的,诗词可以脱口念出,工笔画却是不能,但也许可以是小写意,面目五官细笔勾画,如白描,敷淡彩,但这也要求画者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当然故事可以虚构,也允许我们把世间的美好才情都寄予她一身吧。

“《雁过声》(照镜叹介)轻绡,把镜儿擘掠。笔花尖淡扫轻描。影儿呵,和你细评度:你腮斗儿恁喜谑,则待注樱桃,染柳条,渲云鬟烟霭飘萧;眉梢青未了,个中人全在秋波妙,可可的淡春山钿翠小。”

(旦泣介)杜丽娘二八春容,怎生便是杜丽娘自手生描也呵!

其实些情节完全流露了中国男人的强烈自恋情绪,因为借美人自喻也是文人一贯的比喻,梅花隐士是文人理想的自我形象。简单地觉得这些哀伤用在女人身上都可,用在男人身上则明显阴柔过重了。但是这些璀璨的文学作品都是男人们创作的。所以怎么说东方的文化都是阴柔过重的,更适合女性,抑或东方的男性更体贴、更懂得尊重女性?

小时候看武侠书《神雕侠侣》,说古墓派创始人林朝英只因心性高傲,情深一世,却与王重阳良缘难谐,将一生绝世武功带入古墓,抑郁而终,描写她的画像时说:画中一个二十五六岁姑娘,正在对镜梳妆,另一个是十四五岁的丫鬟,手捧面盆,在旁伺候。画中镜里映出那年长女郎容貌极美,秀美入鬓,眼角之间却隐隐带着一层杀气,杨过望了几眼,心下不自禁地大生敬畏之念。杨过问小龙女:“怎么祖师婆婆这样年轻?”小龙女道:“画像的时候年轻,后来就不年轻了。”杨过心中大生凄凉之感,怔怔地望着那幅画像,不禁要掉下泪来。而满脸稚气,憨态可掬的丫鬟后来则成了小龙女的师父。不知金庸在构想林朝英的相貌时是否参看了苏汉臣的《妆靓仕女图》,把这两位小姐、丫鬟赋予她们武林高手的想象,至少我画画之后看到画册里这幅画时,不知怎么就想到少年时印象深刻的这两个在书里也只是传说的高手的样貌上去了。武侠书里林朝英也没有正式出场过,故事开始时她早死去多年,那只是故事中的故事,却让我一厢情愿地觉得林朝英该是《妆靓仕女图》中的美人。我希望美人能有超过常人的武力,那样,可以少受委屈、少受气,当然,每个故事里的美人往往都不幸福,总是悲剧更让人唏嘘,那也是正常,太美的人往往结局不如平常人。

这组昆曲题材的创作也是我对喜欢的文学、戏曲、园林、山水的一些体会,让我用当代的眼光去回视我理解的东方传统,去尝试一些表达的可能,也是挑战现有的一些图式,用古人的笔墨今人的格局传递融合传统气质的画面,如果说当代水墨用什么媒介材质来表达最好,我暂时觉得用古人的笔墨还是比西方淡彩那些水彩类的方法更妥帖,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硬要严格区分的,手段可以选择自己性情合适的,意图才是作品的灵魂。至少,这是比较花时间心血的作品,也希望更丰富这一组画,完成一个系列。今夏书以为记。

2013年7月27日

上一篇:澳大利亚TAFE学院校企合作的特色及其启示 下一篇:Research on Coopetition Strategy in IPTV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