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常见问题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时间:2022-10-26 05:22:44

变电运行常见问题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能量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所以这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运行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问题多发环节。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总结变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以确保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关键词:变电运行;常见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要想正常运行就要及时解决变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以下本文将以个人工作经验加以总结提出变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措施和未来变电运行的发展方向,希望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变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当前变电系统运行的常见问题主要是变电站设备故障和人为操作失误两方面,所以作为一名合理的电力工作者有必要对常见的变电运行故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变电运行故障,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1、变电站设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变电所的一般故障主要包括PT保险熔断、断线、系统接地、谐振等。这主要是由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母线辅助线圈的开口三角连接着电压继电器,在整个系统三相平衡运行时开口三角电压近似为零。当发生高压保险熔断、系统接地、系统断线、铁磁谐振时,三相电压不平衡,在开口三角电压到达整定值时,电压继电器即开始工作,发出接地信号。当有一相降低或趋于零,另外的两相超过相电压却小于或者等于线电压者即为接地;当有一相或者两相电压趋于零时,其他两相或一相为相电压者为高压保险熔断;当有一相发生降低,两相升高达到了线电压或者三相均超过了相电压并且有摆动者即为谐振当有一相发生升高,另外的两相发生降低时即为线路断线。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因异制宜”,即针对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仔细检查再做出正确的处理措施。判断接地要巡视设备;判断保险熔断要检查二次电压,以判断是否高压保险熔断;判断为谐振,就要通过瞬间改变设备的运行方式来消除谐振,比如用瞬时并列或解列、瞬时拉合空截线路的开关等方法;如果判断为线路断线则立即汇报调度,及时进行巡线等。

(2)跳闸故障主要有一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主变开关跳闸

主变开关跳闸可以通过判断断路器的跳合位置、事件记录器的指示及负荷状况、保护的动作掉牌或信号等来确定是否是变压器的故障跳闸。此时应该仔细检查压力释放阀是否有其他明显故障迹象,检查用电切换是否正常,变压器外形有没有变化,比如变形、冒烟、喷油等。在查清楚具体并修复之后再进行试送。

②瓦斯保护动作

瓦斯保护的保护范围为变压器内部匝间短路、多相短路、匝间与铁芯或外部短路等。如果是瓦斯保护动作,可以断定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此时应该重点检查变压器本身有无着火、变形;检查压力释放阀是否动作、喷油;检查呼吸器是否喷油;检查二次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等。在没有彻底查明原因并消除故障之前不能将变压器投入使用。

③线路跳闸。在确定电力系统属于线路跳闸之后,要检查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检查断路器的三相位置、油位、油色及有无喷油等异常现象。检查故障线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没有异常则重点检查跳闸开关,检查消弧线圈状况;如开关为电磁结构,要检查开关动力保险接触是否良好,如为弹簧结构,要检查弹簧储能是否正常,在检查完所有项目均无异常后才能进行强送。

④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引起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主变主保护范围内短路而主保护拒动;二是主变中低压侧后备保护范围内短路而后备保护拒动或开关拒动;三是保护误动;四是主变电源侧母线故障而母差保护拒动。此时要对所有设备的保护动作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放在检查站内的主变中、低压测过流保护区是否故障并进行修复处理。

2、人为原因引起的一些问题

变电运行过程中人为原因也是引起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其中主要表现为:①变电工作具体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②变电操作人员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操作失误。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注重变电操作人员的培训、思想素质教育及监督考核工作。首先,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这其中包括操作技术培训、相关知识学习和对变电工作重要性认识教育等。其次,要长期开展组内岗位技能交流学习活动,进行各种操作模拟或进行虚拟操作,就是人走到相应设备面前不真的进行操作,只是说出各操作的重点注意事项等,以便提升变电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对各种突发故障的应对能力。最后,要加强对变电操作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工作。

二、变电运行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是一项围绕安全生产、完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工作。它的任务是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有效运行,制定明确的生产工作标准,科学的安排生产常规工作,确保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合格的电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要求我们要认真执行电力系统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工作是保证变电站连续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如值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交接班时间进行交接;在处理事故或进行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按要求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在运行工作记录簿上签字等。

(2)严格执行运行分析制度。运行分析主要是对设备运行工作状态、操作情况等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 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运行分析可以分为岗位分析、定期分析和专题分析三类。

(3)严格执行设备定期试验与切换制度。设备的定期试验与切换是保证运行中的设备完好性的重要举措,必须严格执行。

(4)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对设备的巡回检查是运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班人员必须认真按时巡视设备,巡视必须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2、当然,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管理维护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设备使用时间较长,设备自身的老化产生了较多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定期的维护,维护的主要类容包括:①月度的直流系统全面检查②月度的全站照明回路至少检查③月度的防误闭锁装置检查维护④月度的备用母线充电一次⑤季度的备用的高压断路器投切一次,投入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⑥每周的安全用具全面检查和整理⑦月度的防小动物措施检查一次⑧月度的控制、保护、直流等所有柜盘的盘面和防尘罩进行清扫。

三、未来变电技术发展方向展望

1、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变电技术一定会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变电运行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方是因为自动化技术会带来更加安全、更加流畅的电力输送服务,同时可以确保变电运行安全和响应国家提出的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如果变电站发生安全事故,那么电网的安全运行就无法保证,就会迫使电力系统产生电力运行中断,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变,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灾害。而变电自动化技术则结合了遥感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抗干扰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等多方面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和施工风险系数,同时提升项工作效率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变电运行自动化管理的意义平凡而重大。

2、随着我国智能电网2.0的建设,未来的变电技术一定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电网采用智能设备和智能装置最多的是智能变电站。在智能变电站方面,其各个元件都是一个独立的节点,这些节点又成为了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将网络化、数字化、可视化、功能一体化等功能结合起来就是智能设备所需要的性能,当然还需要将控制器和传感器的部件和本体做出一体化的设计。变压器、断路器和互感器也要做出一体化的设计,还有控制、保护、设计、测量、计量等也是这样。这些都是新技术优越性的体现,也是智能电网变电技术的必然要求。

当代社会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而又非常将就效率的社会,传统意义上的人工劳作效率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以上各项技术的智能技术已经愈发成熟,并且将广泛应用与各个行业,未来尤其以事关国计民生的电力行业将会应用的更加广泛。因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处于关机环节的变电运行技术必定会朝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结语:总之,变电运行中的任何问题都会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无法预计的影响和损失。因此,作为合理的电力工作者,我们必须全面的了解变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和产生原因,并且积极总结故障出处理措施,以便有效应对问题的产生,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营。未来变电运营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我们的电力工作人员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全面的适应电力自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陈玲. 浅析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措施[J].电源技术应用. 2014(01)

[2] 陈睿. 论变电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4(14)

[3] 金海英. 试论变电运行操作的新模式[J]. 科技传播.2010(24)

[4] 张世文. 浅析变电运行的安全问题分析及故障排除[J].科技传播. 2011(14)

[5] 冯庆宏. 探究变电运行自动化管理[J].电子制作.2014(01)

[6] 唐学军. 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4(01)

上一篇:城市污水处理研究 下一篇:自动化系统在钢铁厂管理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