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时间:2022-10-26 05:20:04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保证,更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第11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这给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摆正信息技术的位置,使其发挥它的优势,真正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一、课程实施必须充分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程实施策略,要根据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要求,有重点地加强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应用相互结合的改革项目。同时,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都要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设问、调查、探究,从实践中学习收集、处理、利用和交流信息,学习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自主地、富有个性地探索学习,关注知识的发生、形成和运用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我认为,信息技术在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而且最终应定位于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此次课改的重点之一。研究表明,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那么,什么是学习方式,如何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有一定条件和基础。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支持。信息技术对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得到了拓展,由此引起教学观念的变化,推动教师对教学策略、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改进,进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动因之一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分析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形成了信息的多元化、易得性、可选性。过去,我们的教育活动是信息不对称的,教师掌握的信息资源比较多,而学生掌握的信息资源比较贫乏。现在有了网络资源,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教师和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就引起了教师权威地位的强化。信息技术的引入破坏了原有的教育关系,促使我们去创立一种新型的教育关系。新型平等的教育关系,又促进我们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始行动之一。

2、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环境是学习方式变革的基础

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分散式网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丰富了以往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视野,使学生看到了百家思想,学会批判地吸收。同时,信息资源是按照网状结构,非线型地组织与管理。这些,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这种非线型的网状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全球最丰富的学习资源,使教育过程从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的过程。这就使学生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奠定了基础。

3、信息技术交互式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保证

信息技术提供的交互式是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的方式,改变了过去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积极互动中创出新的智慧。这种平等的交互式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我们可称之为平等的人际交互。这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交互方式,包括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使用各种技术来存取学习材料,平等地面对各种学习资源,即人与学习系统的平等交互;还包括教授新的知识与学习者自我交互。这三类平等的交互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洽地发挥作用,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重要保证。

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是一个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能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还需要结合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策略的改变等等,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进行系统的把握,不能只强调单一要素。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变为指导作用,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并绝对化,教师主宰了整个教学活动,而学生被置于被动地位。新一轮课程要构建新型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种场合下,教师、学生、教材与媒体等四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将发生新的转变。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改革目标就离不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条件,即在硬件、软件及教学资源相对具备的前提下,方便师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作为整合的主导方——教师来说,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三、信息技术促进课改目标的实现

课程改革具体目标强调:"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而这些变革的实施则要依托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1、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参与、积极求知的转变

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信息工具的作用,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工具,使学生的学习不再陷于教材和教师的说教,而是从多渠道搜集信息,不断扩大知识视野和信息容量,并把这些信息整合到知识的学习中,这种学习在互动中完成,即有教师必要的引导、讲解、也有学生独立求知、探索。面对未来网络化学习中的挑战,学生最终成为自己学习策略的开发者,在求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求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开展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2、从个体的学习向协作与交流学习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个体学习为主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协作与交流的机会,其形成之一一——小组协作学习,逐步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协作学习,使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智慧的火花,使他们乐于探究,乐于动手。另外,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学会了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向别人学习,听取不同的意见,在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愿意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是对协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协作学习的作用不只是在知识的掌握上,在德育渗透、心理教育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功能。

信息技术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展开观察、模仿、研讨、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习以个体的行为向协作交流学习转变。

新课程标准认为,搜集、整理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初步具有随机的观念和概率的思想,是学生未来生活必须的数学基本素质。在这节协作学习中,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理解了统计的意义,体会到客观事物发生的不准确性,渗透了统计与概率的数学思想,收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探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朗读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