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你的生活

时间:2022-10-26 04:34:14

定制你的生活

不喜被动,拒绝复制。随着个性化的消费潮流席卷而来,定制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有了邀约?无需再顾虑重要场合的打扮是否得体、会否撞衫,因为造型定制顾问会为你度身裁剪优雅合宜的着装;有了假期?不用再跟着人群走马看花、随波逐流,因为旅行定制顾问能为你按需策划独一无二的行程;有了闲钱?不必再每天紧盯着净值、指数、K线图,因为私人理财顾问早已为你打造好符合预期收益的组合投资……只要你有需求,定制就能“悉随君便”。无需LOGO彰显,不求他人惊羡,这是一种“为我而生”的品质生活。

“定制”步入普通人生活

提起定制,也许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Savile Row”(指萨维尔街,即“英国裁缝街”)以及“Haute Couture”(意为高级定制服)。这些有别于大众快消市场的高级私人定制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意味着富丽奢华的制高点,代表着贵不可攀的特权。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起,高级定制就已经在“Haute”的基础上走起了“new & useful”的多元化路线。而近二十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与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定制”的概念也在进行着持续的革新,“定制”已经不再仅仅等同于价格与材质上“极致”,多层次的定制产业正在逐步成型。

事实上,“定制”在中国从来就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小时候哪家没找裁缝定制过几件衣服?哪户没有一两只老木匠打造的橱柜桌椅?虽然这些包含着时代特色的民间定制服务如今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工序更为合理规范、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的“个性定制”正席卷而来。新的定制机构正层出不穷,而老字号品牌也在不断顺应潮流,将定制服务纳入新的经营范围。不仅如此,各式定制网站及私人发型师、调香师、健身教练、营养顾问等职业定制人群也在不断增长。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截至今年1月,各定制产业的业务增速基本均维持在10%-30%的高位,发展趋势普遍颇为强劲。

对于消费者而言,定制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定制渠道日趋丰富。以服装定制为例,如今你既可以前往各大顶级名牌专柜,也可以青睐星级酒店附属的手工店面。此外,多层次的个人定制工作室以及网络远程定制也都可以纳入选择范围。你甚至还可以借助国际中介机构预约与国外著名设计师的沟通会面……你可以花数十万元定制一套礼服,也可以用几十元DIY一件T恤。“定制”已非富豪专享,每个人都可以按需量力而行。它不再是金字塔上“只适合被供起来”的高龛,它已悄然走下神坛,款款步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拒绝“均码” 彰显自我

在哲学家眼中,人是一种不断交换需求的生命,人的快乐,在于需求的满足。而当一个需求被满足之后,新的需求又会随之产生。在日常消费已能被基本满足的当今社会,跨越了马斯洛金字塔底层的人群不再止步于同质化商品带来的“均码”智慧。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倾向于通过各式“定制”来彰显自我。这些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仅仅只局限于珠宝服饰、电器家居这些看得见的实物商品,还涵盖了个性出游、运动饮食、理财规划等无形服务。

“你永远也不知道橱窗里挂的那件外套,在你伸出胳膊的时候,是否与你的肘部契合。” Yves Saint Lauret对成衣的这句评价道尽了定制除标榜个性外的另一大优势。流水线的量贩销售固然便捷,但“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标准化的成品显然已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定制”有别于其他机械化生产的私密贴心,能使你摆脱“将就”的被动消费模式,节省寻找心仪商品的时间成本,一站式获得“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舒适契合。

当然,定制引人入胜的远不止彰显个性与舒适省时那么简单,需要定制者亲自参与的定制过程还是一场表达自我情趣与创意的筑梦之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定制的或许已不再仅仅是一件商品,而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创想。

但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定制”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如高端珠宝定制就对定制者的珠宝专业知识及审美有着较高的要求;财富管理定制,特别是基金定制不仅需要定制者对自己的风险偏好及需求重点有一定的把握,还对定制者设有一定的资金门槛。不谙此道的消费者如果一味盲目地定制这些服务,可能非但享受不到定制的独特优势,反而耗时耗力得不偿失。说到底,定制是一种给人更多选择空间和个性尊重的服务模式。但消费者在进行定制时也需保持理性思考,按需定制。在熟悉市场的同时进行多方比较,在注重沟通的同时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

选择专属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只要是定制的,它的价值就有所不同,因为它只为你一个人存在。

几年前,《Times》周刊把“你”选为年度世界风云人物。无论是在网络抑或现实世界,“你”的想法从来不曾被忽略。“你”可以提供创意,“你”可以改变规则,谁都有权力,也有能力去定制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不影响他人,我们只讨好自己”,定制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它不用金钱衡量,它无需LOGO证明,它更不求别人惊羡,它倡导我们发挥梦想和情趣,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心情与爱好去理性地筛选、愉悦地创造。“给自己舒适、格调和自信;给他人得体、合宜与新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

上一篇:让成年孩子学会自立理财 下一篇: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环境规制问题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