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6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6 03:33:57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6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A组44例和B组42例,A组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兼椎弓根钉内固定,B组行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术后随访,分析比较两组的优良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A组的优良率8182%,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909%;B组优良率7857%,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190%,经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的优良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术后总的疗效都比较理想,应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选择最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手术治疗 椎管狭窄 腰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143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见的疾因。该病主要是因腰椎管狭窄引起相应神经受压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1]。2007年10月~2011年6月对8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86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40~74岁,平均607±56岁;病程6个月~14年,平均42±25年。

临床表现:本组86例,其中腰痛为主要症状80例,间歇性跛行60例,下肢感觉异常35例,大小便功能异常2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0例,会感觉减退18例。86例患者中,单节段狭窄50例(5814%),二节段狭窄27例(3130%),三个及以上节段狭窄9例(1047%)。主椎管狭窄22例,神经根管狭窄60例,椎间孔狭窄4例。

治疗方法:①术前准备:术前本组均行腰椎CT检查或MRI检查,以便了解腰椎管狭窄的发生部位、神经受压情况,结果显示患者均为腰椎管狭窄或者腰椎椎体退变。②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4例,采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兼椎弓根钉内固定,主要指切除两侧病变节段的棘突、椎板和增厚的黄韧带,彻底扩大神经锥管,之后使用椎弓根钉进行内固定。B组42例,采用椎板间开窗减压术,从病变的棘突和椎板上剥离骶棘肌,显露双侧椎板,做半圆形开窗,切除黄韧带以达到减压目的。③术后处理: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使用低分子肝素,同时继续治疗并发的内科疾病。术后卧床休养3~4周,指导患者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疗效比较:术后对本组86例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204个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标准评定疗效[2],见表1。

术后并发症:本研究中6例合并心脏病患者中有3例出现复发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所有内科并发症在给予相应治疗后明显好转。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2。

讨 论

腰椎管狭窄症按照发病原因可以分为两类,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和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其中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约97%,而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约3%,比较罕见[3]。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原因是腰椎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因发生退行性病变,使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容积不正常,进而管腔内径狭窄,使神经根、血管或马尾受压迫,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4]。

本组有44例患者进行了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兼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的优良率7857%,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909%,效果较好。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术近年来有诸多相关报道,该手术保留了腰椎后方复合结构如棘突、棘间上韧带等,利于腰椎的稳定,达到选择性减压,且手术对脊柱的破坏小。但该方法实施手术时视野较小,操作需细致耐心,否则可能出现减压不彻底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组其余42例患者行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术后的优良率81.82%,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1.90%。经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的优良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者的减压效果均良好,术后总的疗效都比较理想,但因对患者随访时间不长,手术的长期疗效还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小斌,林其仁.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外科治疗进展[J].福建药杂志,2005,27(4):152-154.

2 常彦海,马战胜.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0):4231-6231.

3 马宗军,马宁,王一农.18例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6):471.

4 傅一山,曾炳芳,徐建广.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09,7(6):341.

上一篇: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下一篇: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