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同情伦理学说微论

时间:2022-10-26 03:33:13

叔本华同情伦理学说微论

作者简介:王倩(1987-),女,汉族,单位:安徽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伦理学。

摘要:叔本华在批判和继承康德的伦理学基础上形成了独赋个人特性的伦理学说―同情说。同情伦理学说建立在感性直观论的基础上,否定了理性在人的行为中的决定作用,得出意志本体论,认为同情是道德的基础。这样,叔本华转变了一直以来理性主义的封锁,发展了非理性主义伦理学,给伦理学思想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理性;意志;同情

一、叔本华同情伦理思想的产生

叔本华生活的18世纪欧洲社会是理性主义之上的社会。理性主义伦理学要求人们尊崇理性,按照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按照当时人们对理性的理解,这种理性伦理学也就是要求人们服从宇宙的客观规律和法则,用康德的名词来表达这种理性就是绝对命令,只要遵循这种绝对命令人才能够达到至善。然而这种理性在实践过程中又有其弊端。过分的宣扬理性,人的主观创造能力,内在的生命力就受到了遏制,当这种自身的内在欲求与外在的规范相互矛盾时,人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理性伦理学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以叔本华为代表的哲学家对理性主义伦理学进行了批判。

二、叔本华同情伦理学的内容

(一)叔本华的同情说

叔本华始终认为,伦理学的基础探求方法是经验的而非先验的,因此伦理学的研究应该是从个体的人和行为开始,以此找出人类伦理行为的基础或意义。

1.人性的自私

为什么人类表现出如此自私和残忍呢?叔本华说,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意志的表象,意志对自身持肯定的态度,“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求本身,一般弥漫于人类生活的就是这种欲求。”1意志的欲求是无止境的。因此,在意志客体化的一切级别上,不同的族群之间,同一族群之间都会为了自身的保存与发展进行严酷的斗争。人作为这种最高级别,这种现象也就更为明显。这就是利己主义的根源。

那么,纯粹的道德行为存在么?

举个列子来说。曾庆香救了央视女记者后,二人又去救其他遇难者,最终不幸被撞身亡。不管从哪个方面来判断,曾的行为都不能定义为是自私的,她用平凡诠释生命的价值。照叔本华的理论来看,这种行为就是真正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因为它们完全符合叔本华对真正的道德价值行为的界定。第一,它们完全排除了意志肯定自己的力量,通过毁灭自己的意志来肯定别人的意志,即就是没有任何自私的动机,救人时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完全是出于对别人的考虑。这是道德价值行为的最根本的标准。第二,做出以上那些行为会给人们留下某种称之为良心赞同的自我满足,人们会因为做出这些行为而克服了自私的动机而感到骄傲;如果做出相反的行为会感到一种内心的自责,因为利己主义表现出来的是残忍和冷酷。第三,做出以上那些行为会赢得无私的目击者的赞同与尊敬,如果做出相反的行为则会招致他们的反对和蔑视。比如说范跑跑。这是道德价值行为的外在的、次要的、偶然的判断标准。

2.同情是道德的基础

(1)人的行为的动机

在叔本华看来,人类行为的动机有三个:一是利己主义;二是仇恨;三是同情。

第一、利己主义。利己主义,人类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是为了寻求自身的幸福和利益;第二、仇恨或者说是恶毒之心,基于这种动机,人们常常做出迫害妨碍他人幸福和利益的行为。;第三、同情,相对于利己主义来说同情使得人们在活动时谋求的是他人的幸福和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利己主义和仇恨都不能成为道德的基础,因为利己主义只关注自身的幸福和利益,仇恨关注的则是他人的不幸,基于这两种动机的行为都不能被认作是道德的。因此,有道德价值的行为只能从第三种动机出发。只有同情才是具有道德价值意义行为的真正动机。

(2)同情是道德的基础

同情心如何能成为真正的德行呢?同情的作用机制可以这样来概括―基于同情心使人选择这种道德行为或者放弃这种道德行为来成为人们行为的动机。也就是说他人的幸福和利益是人们决定选择某种行为的依据。在叔本华看来,这种同情心的实现就得要求人们深刻的体会到他人的痛苦,进而他人福祸就直接影响到自我的意志,也就认识到我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以及整个世界意志的同一性。遵循这种同一性就要消除自我与他人的差距,而这差距正是利己主义的心理根源。那么,这种我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以及整个世界意志的同一性的同情心就基于叔本华的直观的认识论。这种同一性认知使得个体抛弃表象,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就是他人的本质、这个世界的本质。因此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他人的,他人的、这个世界的也就是我的。此时,我对他人的仁德行为,实质就是我对自身仁爱的表现,这种道德行为正是源于我和他人的生命本质的同一性。

(二)同情说的哲学实现

怎么样才能够实现同情心呢?有的人拥有同情心,能够把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时刻为他人着想,另外一些人却没有同情心,把你我之间的距离清算,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我与非我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同情心实现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叔本华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叔本华从他的唯意志论出发,“在意志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反过来又造成了意志自我分裂、自我斗争的悲剧。在意志客体化创造的过程中,‘个体化原理’之下的各种认识,特别是理性认识必将统一的意志分裂为无数的个体意志,造成意志的自我割裂和自我吞噬。”2每个人在经验中就只看到意志在自己生命中的显现,只承认自己个体的意志而否认别人个体中的意志,只知道自己个体意志的欲求而不知别人个体中的欲求,只体会到自己个体中的痛苦而没体验到别的个体的痛苦。对于每个人而言,只有自己才是真实的存在,其他的一切都是作为他的表象而存在的,都是以他的存在为前提的,都会随他的意识的消灭而将不存在,世界的中心就是他自己,其他的事物都只能作为他满足欲求的工具,是虚幻不定可有可无的。因此,人们只关注自己的欲求,只清楚自己的痛苦,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一种不是从单纯的自私出发,而是于自己无利单是基于别人的痛苦的快意,也就是恶毒。此时,别人的痛苦已不再是自己意志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就是目的本身。

其实显现于别的个体中的意志和我自己的是同一个意志,虽然它的表象被时间和空间分割成了多个部分,但意志本身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外的,不属于现象界,是自在之物,它本身没有被分割,还是统一的,意志在本质上只有一个。只不过我们误认了它自己,为了一现象的安乐而把痛苦加于另一现象上,实际上是自己拿起武器对付自己,自己不仅是加害者,更是受害者。叔本华说,通过直观的认识,人们直接体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只是表象世界的幻觉而已,它认识到他自己这现象的本体也就是别人那现象的本体,这本体也就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那个生命意志。”3(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

参考文献:

[1] [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

[2]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的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3.

[4] 彭华刚.叔本华的同情说[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 黄文前.意志极其解脱之路[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6] 成海鹰.叔本华视野中的伦理学建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上一篇: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 下一篇:从阴阳吉凶的角度论古代“尚左”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