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

时间:2022-10-26 02:58:07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

今天来自全球各地绿色发展领域的政界人士、企业精英、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思路与举措,寻求扩大互利合作的机制和途径,这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引领世界经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都是一件有益的活动。目前,从国际看,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利益分配的重大战略问题,谁在绿色发展中占领先机,谁就能占据未来的制高点。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借此机会,我想说三点思考。

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显著特征。纵观世界工业史,坦率地讲,由于历史的局限,先行国家曾经无节制地使用能源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付出了巨大代价,给地球和人类酿成了灾难。我们回忆一下,上世纪像美国洛杉矶光化学污染、英国伦敦的烟雾、日本水俣汞污染教训惨痛。我们不能重复先行国家的老路,必须在工业化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清洁生产和集约增长为内在要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倡导循环经济,实施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创建两型社会,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

大家知道,党的十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科学发展的集中表现。在实现工业化的社会进步中,工业文明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但同时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过载和危害。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在实现工业文明中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可承载为前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社会。

二、我国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形势十分严峻。从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尽管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国家到地方、行业到企业都有严格的考核指标,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增长仍然过度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从能源资源消耗看,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耗折36.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21.3%,创造了全球11.6%的GDP,单位GDP能耗是国际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3-4倍。我们使用了世界46%的煤,45%的钢,14%的油气,50%的水泥,原油进口依存度达57%,铁矿石超过50%,铝矿铝材进口、铜矿铜材进口分别达到50%和70%,而且比例越来越大。近十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超过0.7。什么叫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呢?就是每年GDP增长1%,总能耗增长多少有比例,能耗增幅比上GDP的增幅系数,我们近十年超过0.7,接近0.8。即使“十二五”把GDP增幅控制在7.5%左右,能源弹性系数降到0.5以下,这已经是很困难了,但即使达到这样的水平,预计到2015年全国总能耗将达到40亿吨标煤,2020年将超过45亿吨标煤。这些数字都是很惊人的。

从环境污染看,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约2500万吨,氨氮排放约26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2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约2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还没有一个统计数,估计超过70亿吨,均居世界首位。大气雾霾、水源污染、土地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再继续“粗放”下去,资源环境不可支撑,“我们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建设“生态文明”,重点要抓好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工业是重中之重。当前大气污染、PM2.5严重超标、雾霾造成社会公害,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社会热点。究其原因,据分析京津冀地区,火电和燃煤锅炉占30%,工业排放烟气占25%,机动车尾气占18%,其余是扬尘和生活排烟。因此,能源燃料的清净化、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紧迫任务。在化石能源方面,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要发展洁净化利用技术,提升煤炭洗选率、炼油成品油质量,发展煤制气,开发利用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注重煤、电、化一体化综合利用,发展特高压输电、改变不合理的火电布局等。在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积极开发利用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给予政策支持,提升智能电网,建设能源互联网,提前和超额实现2015年、2020年新能源占比达到11.3%和15%的目标。在用能设备方面,要采用先进燃烧技术,提高排烟脱硫脱硝标准,提升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等。这些措施有的已经实施,有的尚在谋划之中,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抓紧抓实。

企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中去,履行社会责任。在工业生产中要使用资源,不可避免地有“三废”排出。应通过技术进步、严格管理,尽量节约使用、降低单耗、减少总量。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循环使用、综合利用,对排污有切实可靠的治理技术和设备,使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在自然可以自我修复的范围之内。节能减排也是企业自身的需要。在多数企业成本构成中,能耗物耗占很大比例,节约资源就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目前看企业对节能降耗普遍是重视的,但仍有不少企业对减排治污、保护生态不够重视。因为减排治污需要投入、需要费用,从短期利益来讲,增加了开支和成本,因此往往处于被动的、不自觉的状态,企业应主动自觉纠正,相关部门和社会要加强监管。重视节能降耗,重视减排治污,实现低碳、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发展绿色工业、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的共同任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行国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实现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经验,学习借鉴他们在合理利用传统能源、科学开发新能源、发展先进制造等方面的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上一篇:乔布斯成功的人文基因 下一篇:中金再生涉嫌造假遭申请清盘 “女股神”刘央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