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技站站办实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26 02:31:10

乡镇农技站站办实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 介绍乡镇农技站站办实体存在的问题,从建设农技队伍、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大新技术开发力度、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促进乡镇农技站站办实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乡镇农技站;站办实体;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4.3;F3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52-01

乡镇农技站通过站办实体的技物结合服务,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在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乡镇农技站及其实体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将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

1 农技站站办实体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短缺,经济负担重

市、乡财政拮据,农业事业费锐减,冗员增多,乡镇农技站实体负担加重。近年来,市财政实行年度费用包干,按在编人员每人每年拨款1万元,包干到乡镇。因为乡级财政拮据,市财政下拨包干费用只够乡级财政代扣代缴农技人员的养老保险,农技人员工资差额部分也转由农技站站办实体补发,费用支出大,加剧了实体经济困境。

1.2 农资经营者较多,市场难以规范

对5个乡镇的调查结果显示,仅农药、化肥的经营户就达296个,每乡平均59个。这些农资经营者既不懂使用技术,也不对农药、化肥效果承担责任,伪劣农资通过农资经营者以低价冲击市场,经常出现药害、肥害和无效药肥坑农害农的现象,增加农资市场规范管理的难度。

1.3 站办实体技物结合服务的范围狭窄,市场覆盖率不高

目前,如皋市技物结合服务局限于粮棉油等大宗作物,对正在发展的蔬菜及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服务不到位,在种子、植保、肥料、生化制剂、设施栽培及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上还需加大研究和推广力度。

1.4 工作思路单一,难以开创技物结合服务新局面

农技推广工作在向技术推广、开拓经营、协调关系等复合型方向转变的过程中,仍有部分乡镇农技站工作思路单一,不能适应已经变化的农技推广新形势。据调查,全市20个乡镇农技站中,基本具备技术、经营复合类型的有13个,占65%;技术型为主的4个,占20%;经营型为主的3个,占15%。实践证明,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技术型往往不注意加强内部各项管理及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难以开创技物结合服务新局面;反之,只注重经营,不注意技术研究与推广,不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群众中缺乏信誉,同样,也难以开创技术推广与技物结合服务新局面。

2 发展对策

2.1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经营复合型农技推广队伍

乡镇农技站既肩负着农技推广、保供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也肩负着技物结合、实体创收的任务。在实行站长负责制的体制下,为了确保农技站各项工作有序地开展,一是按照思想正、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协调的总体要求选择农技站站长。二是不拘一格选配专门负责技术工作的业务站长。通过明确分工、职责,实行技术推广和技物结合双向考核。三是各站配备好老中青技术梯队,缓解当前科技人员青黄不接的矛盾。四是以乡镇农技站为龙头,以技物服务为载体,完善乡村组技术推广网络,通过技术培训和严格考核管理,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2]。

2.2 规范经营秩序,提高市场占有率

农资市场放开后,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但经营行为至今没有规范。为了适应经营行为法制化的要求,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必须改变农资经营者只顾盈利、不承担相关责任的混乱状况,必须建立技术、经营与责任相结合的管理新体制。由政府牵头,工商、农技执法队伍联手合作,整顿农资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具体操作上,可采取每年由乡镇政府发书面通知,组织工商、农技部门召开农资经营者会议,在学习有关的农业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基础上,提出规范农资经营管理的总体要求,并由乡镇农技站与农资经营者签订农资经营责任合同书,明确双方职责和奖惩要求。乡镇农技站负责对当地农资经营者进行技术培训,配供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农用物资,并按物价政策实施价格监督。开展技物结合服务的农资产品质量,由负责配供的乡镇农技站承担法律责任。

2.3 正确处理技术推广与经营的关系

加大新技术开发力度,努力拓宽技物结合服务领域,增强技术推广后劲。市农技部门要加强农业新技术开发和研究,不断开发技物结合新项目。乡镇农技站要在提高粮棉油技物结合服务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积极向正在发展的蔬菜和特种经济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拉长产业链。与此同时,市乡二级农技推广机构的负责人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通过研究市场、考察市场,及时掌握市场变化规律,提高技物结合市场占有率,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为推进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必要的保障。

2.4 加强乡镇农技站内部管理

严格控制非科技人员比例,试行绩效工资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新机制。一是内部管理上要切实加强站办实体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二是严格控制非科技人员比例,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坚持乡镇农技站科技人员的比例达到80%以上,非科技人员比例高的乡镇要逐步分流、辞退,努力减轻农技站实体负担,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三是全面试行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以试行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制度。凡由农技站补发工资差额的部分,全部参加绩效工资考核,按计绩工资比例和创收实绩比例计酬,建立利益与风险并存新机制[3-4]。

2.5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农技队伍建设

如皋市农技队伍面临科技人员新老交替,农业事业费减少,特别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形势下,农技部门必须推进“品种、科技、知识更新”三大工程,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了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级政府要尽力增加农业事业费投入,保护和稳定农技推广机构,不能削弱农技推广组织;通过专题培训、技术讲座、脱产学习、实施绿色证书等途径,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全民科技素质,确保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技队伍健康发展。

3 参考文献

[1] 宋建波.镇平县涌现四类农业实体助推新农村建设[J].决策探索,2006(10):18.

[2] 陈菊蓬,陈国海.慈溪市农技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345-1346,1349.

[3] 蒋敬铭,袁愈贵.站办实体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6):44.

[4] 叶松生.龙泉市基层农技队伍管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丽水农业科技,2003(2):3-4.

上一篇:沈阳市无公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临海市杨梅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