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化疗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26 01:25:58

妇科肿瘤化疗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确定静脉和插管穿刺点,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10 cm,置入PICC。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95.3%。置管时间7~103 d。2例出现静脉炎,5例出现局部红肿,1例血管栓塞或导管阻塞。结论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静脉炎发生,避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PICC;肿瘤化疗;护理体会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河南省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于2004-2007年对8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8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年龄31~68(42.3±5.6)岁。其中绒毛膜癌44例,宫颈癌14例,子宫内膜癌8例,卵巢癌20例。所用化疗药物:5-FU、更生霉素、新福菌素、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等,每次以2~4种药物联合化疗。

1.2 操作方法

1.2.1 评估患者 ①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出凝血情况;②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情况;③由医师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PICC置管操作要点 (1)做好准备,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2)选择合适的静脉:①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②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③松开止血带。(3)测量定位:①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②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③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 cm;④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4)建立无菌区:①打开PICC无菌包,戴手套;②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③将第1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5)消毒穿刺点:①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 cm两侧至臂缘;②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等待两种消毒剂自然干燥;③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④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6)预冲导管。(7)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30°,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再送套管。(8)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①松开止血带;②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③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④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9)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10)退出导引套管:①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②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11)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12)确定回血和封管:①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②连接肝素帽或正压接头;③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13)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①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②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并注意不要盖住穿刺点;③覆盖透明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加压粘贴;④在衬纸上标明穿刺日期。1.2.3 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①置管术后24 h内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出血情况,以后酌情每周更换1~2次。更换贴膜时,护士应当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②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情况;③每次输液后,封管时不要抽回血,用10 ml以上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20 ml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并正压封管。当导管发生堵塞时,可使用尿激酶边推边拉的方式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快,严禁将血块推入血管;④治疗间歇期每周对PICC导管进行冲洗,更换贴膜、正压接头;⑤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发生感染时应当及时处理或者拔管。

1.2.4 指导患者 ①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确保穿刺时静脉的最佳状态;②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更换;③告知患者避免带有PICC一侧手臂过度活动,避免置管部位污染。

1.2.5 穿刺时注意事项 ①穿刺前应当了解患者静脉情况,避免在疤痕及静脉瓣处穿刺;②注意避免穿刺过深而损伤神经,避免穿刺进入动脉,避免损伤静脉内膜、外膜;③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进行加压止血。

1.3 穿刺后护理注意事项 ①输入全血、血浆、蛋白等粘性较大的液体后,应当以等渗液体冲管,防止管腔堵塞。输入化疗药物前后均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②可以使用PICC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但是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等;③严禁使用小于10 ml注射器,否则如遇导管阻塞可以导致导管破裂;④护士为PICC置管患者进行操作时,应当洗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⑤尽量避免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⑥PICC导管可留置1年,以及保护导管对于完成化疗的重要性;⑦可以淋浴,不可盆浴、泡浴,浴前用保鲜膜在肘部缠绕2周,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透明敷料下有无浸水,如有浸水及时来院或当地医院处理;⑧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注意观察穿刺针眼有无发红、肿胀、疼痛、渗液、敷料松脱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来院或当地医院处理;⑨坚持每5 d来院或当地医院用生理盐水冲管、换药、换肝素帽1次;⑩导管可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严禁用于高压注射给药、推注造影剂。我科已将上述详细内容做成卡片让患者随身携带,以便于提醒患者及其他医务人员。

2 结果

86例患者,82例1次穿刺成功,4例失败是因选择血管不当,所选血管以往化疗后已变硬,而导致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为95.3%。拔管1例,是因出院后护理不当拔管。其余均导管通畅。置管时间7~103 d。留置成功患者,化疗全过程顺利进行。2例出现静脉炎,5例出现局部红肿,1例血管栓塞或导管阻塞。结束穿刺后拔出的导管均完整。

3 讨论

PICC管为肿瘤化疗患者及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治疗途径[3]。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管,分析留置PICC管局部出血的相关因素,熟练掌握PICC管的穿刺技术,并加强培训,认真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掌握适宜的穿刺指征,加强携带PICC管的注意事项的宣教,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可以减少或预防留置PICC管局部出血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费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输液,做到一针治疗,从而充分发挥了PICC管的优点,使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穿刺前要认真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了解患者所患的疾病、血小板计数、用药史、肝功能、凝血功能的情况。当血小板

参考文献

[1] 苏丹.PICC导管堵塞的因素及预防对策.中华医学丛刊,2003,3(6):60-61.

[2] 许璧瑜,成守珍,杨素铭.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现代护理,2003,9(5):361-362.

[3] 孙继红.中心静脉穿刺时判断是否入静脉内的方法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6.

上一篇:SPECT全身骨显像的护理 下一篇: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的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