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与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26 01:24:10

“互联网+”技术与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摘 要:“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成为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成果直接影响了当前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因此室内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弊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为创新目标,从而探讨出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1 研究背景概况

随着全球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社各行各业的融合成为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互联网+”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全面融合,并深化所有传统行业的创新构建。中国的“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已然成为教育发展的大方向,职业教育正面临着绝佳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它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结合必然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室内设计及其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而互联网时代下的室内设计正逐步向智能化设计方向发展,室内设计教育也必须与时展相适应,所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2 中职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2.1 中职学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

我国室内设计教育从1957年开始,至今已有将近60年的历史。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发展,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仍然停留在“工艺美术教育”的观念上,有当代设计教育的内容,但与当代所言的“设计教育”还有相当大的距离。[1]课程之间没有连贯性和时代性,缺乏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和综合训练,仅注重单项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设计工具,造成设计作品往往只是模块库之间的生硬组合。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到来,室内设计人员如果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将面临被淘汰的窘境。

2.2 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部分中专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在专业上没有基本的艺术修养,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能把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没有学习目标,主动性差,缺乏兴趣,最终难以在专业学习上取得进步。

2.3 毕业生就业率低,教育水平明显滞后于社会人才的需求

中职学校的教育主要以技术性操作为主,学生希望在工作中检验学习到的专业技术知识,但实际情况是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市场需求的人才与学校人才输出出现了偏差。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中职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本专业的就业率为90%,自2012年后逐年递减,2016年室内设计专业就业率仅为68%。

通过分析,当前的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两种常见问题:一种是教学与时代、市场脱轨,设计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种是虽然打着与市场接轨的旗号,实际效果却与目标相差甚远。前一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不接受新的事物,抱着原先的教学模式不放,墨守成规,没有升级或更新课程中被时代淘汰的内容,而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被削减,甚至被取消。后一个问题是因为教学模式力图与市场接轨,急功近利,一心想着学生学习一些课程后就能够快速上手干活,但却忽视了一个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与长期发展,最终难以达到教学的实际意义与目的。

中职学校如何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培养新型人才,转变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前中职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3 中职学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1 明确创新的目标与思路

在现今的室内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课程还是脱胎于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是关于基础知识和设计基本方法的教学,就知识结构来说已经不能很好地对接当前的经济模式。[2]针对中职学校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室内设计行业必然要经历思维的转变,相对应的室内设计教学也应当融入更多互联网思维,并结合未来的趋势做出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工作室制度,依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分组学习,以实际操作为基础,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交叉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从而有效提高当前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3.2 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确立

建立“1+2+2+4”教学模式,设置“互联网+”与室内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1+2+2+4”教学模式。“1”指一个载体,即“互联网+”技术;第一个“2”指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第二个“2”指两种主要教学方式方法,即信息技术教学和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指的是依托于数字化技术的信息收集,不仅大大提高设计前期资料收集的容量,进而提高了效率,而且能与当前的市场接轨,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市场信息,也改变了教学模式的被动性。这种数字化环境下的室内设计教学,充分利用了网络共享的教学资源平台,并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去。“4”指四个基本教学流程,即导入、教与学、评价、总结。导入就是突破传统教学框架,增加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教学模块,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学习能力,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获取的知识进行筛选和整合,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相结合,从而转化为最终的学习成果。

3.3 建立联动校企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机制

建立联动校企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体化发展的教学方法。广泛开展企业项目导向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组织方式,创新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建立校企合作,按照企业设计岗位的技能要求,与企业共同设置课程教学方案,广泛开展企业项目导向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创新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3.4 对接职业标准,搭建创业平台

根据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已经成为未来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需要衔接时代和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面向市场的室内设计创新创业电商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站上建立自己的空间,对外出售自己的设计作品、装饰产品等。学生通过网络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及运用,从而提升整体创业能力,为未来就业与创业建立较好的平台。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新技术的出现,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室内设计及教学的内容及方式,作为从业者或专业教师,应当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从专业的特殊性出发,从培养新一代设计师的角度出发,以开放的心态探索符合时代变化的室内设计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云龙.基于互联网时代下背景下室内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2015(12).

上一篇:大连接下的连接之道 下一篇:协作钢琴发展的动态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