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26 01:22:44

浅析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当今的小学生作文,特别是高段作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已渐渐失去了童真,变得老气横秋,无病,为改变这个编造与套抄的作文误区,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的真实需要,让生活通过写作来真实地表达情感,笔者分析了现状与策略。

关键词:真情 个性 积累 写真

小学生作文应当是写真作文,就是要反映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事件,提倡实话实说、真情投入。特别是高段作文,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情感认识,更应注重写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做真人,就得从作文写真开始。

一、剖析作文教学现状

(一)“胡编乱造”

现有一个很普遍的现状,为迎合评价的要求,对“应试”标准的追赶,为了阅卷老师的同情,学生用自己的笔写别人的话,张口说瞎话,“胡编乱造”、“假、大、空、抄、背、套”的现象。

案例一:

某年中考作文,阅卷老师被一位死了妈妈的同学的作文感动,给了高分。接着往下改,发现这个班中有好些孩子都死了妈妈,觉得蹊跷,仔细一看,原来这几篇作文都是被这些孩子“仿照”来的,令阅卷老师哭笑不得。

剖析:

应套作文、造假作文不仅使孩子们失去了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呼唤,而且遮蔽了自我,失落了诚信,丢弃了个性,也扭曲了人格。它已经严重影响了百年树人这一民族伟业。

(二)“无病”

还有一现状,即所谓的“指导”失落了学生个性写真的作文:过分崇尚形式,追求陈词滥调,提倡因循套袭 ,导致学生“无病”,终露“马脚”,令人啼笑皆非。

案例二:

清明扫墓后,布置学生写周记,题为《扫墓》。其中一学生这样写开头:“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烈士墓,怀着沉痛的心情怀念革命先烈,……”结尾“啊,清明真好,清明 ,我爱你!”

剖析:

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失落了对于作文而言最本质的东西,即主体个性的真话、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

二、探索写真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鼓励真实经历、尊重个性语言

1、鼓励真实经历

学生用独特的童眼看世界,大胆而放纵地写下他们眼中所见;纯真的童心抒真情,用这种生命的真切感悟,抒发内心的真实想法;无忌的童言绘生活,让作文成为内心的表白和生命的呐喊。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生活,放开眼界,学会“摄影”;放耳聆听,学会“录音”。认真观察,仔细倾听,用心思考,能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去写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一些事,使学生真正实话实说。

生命的真情投入和自由表达,永远是‘儿童作文’教学的‘魂’和‘本’。教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是写真作文的教学路线,从而变 “习作”变为“喜作”。孩子们在“作文”这个天地里,尽情地倾诉个体生命的知、情、意、行,自由地表达儿童心灵的喜、怒、哀、乐。叙述真实的生活经历,学生的思维会如泉涌,而且写来让人很受感动。

2、尊重个性语言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他们不同的认识和感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并循循善诱。尊重儿童言说方式的个性化表达,使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现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并使老师明白:他们说得不太好是正常的,而说自己的话才是最重要的。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自我感受的自由表达,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写个性化的审美情感,真情投入。尽情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二)、注重生活“拾真”,表达真情实感

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只有关心周围的生活,写作的素材才会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我们的笔端。

让学生随身带上一个小本子,及时记录发生在生活中的习作题材,每人一周至少记下一个材料,取名为《拾真集》。最方便的如让学生仔细观察班级中的每一个人,写写我的同学、我的同桌,最后汇成《班级写真集》;让学生留心观察发生在班级中的趣闻逸事,编成《班级趣闻逸事集》;说说我家的乐事,编成作文集《我爱我家》。这些作文在同学间传阅,相互评改,饶有兴味。

(三)、建立开放坐标,拓展写真途径

要使学生写好写真作文,教师转变作文教学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改变旧的作文指导方法、评价标准,在作文教学上走出一条“求真”路子。

批改手段多种。当一篇习作生成的时候,首先拿学生的典型作文(优等、中等、差等)各二、三篇进行课堂内的当堂点评,让人人都参与评论,说说值得学习的是什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第一轮评论后让每个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时大家会觉得自己的文章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学生修改作文的欲望被激发了,修改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接着第二轮就在小组内进行点评,帮差活动也可参插其中。最后一轮再有老师把关点评。多种批改手段,使每个学生都不断进步着、成长着。

写作题材多元、表现体例多样。如:循环日记循环写,班级中准备十本循环日记,让每个孩子轮流在上面写日记,一天传一个,每个孩子一周写一篇,到最后,循环日记上留下了班级中每个孩子的心声。这个举动一举多得,孩子们因为要面对每个同学,他们会尽量写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文章,而且也学习了别人的好文章。让家长也了解自己孩子班级的作文水平。

展示平台多元。让优秀的习作在班级博客上发表,让学生和家长都来读一读,夸一夸,让每个孩子都尝尝当“小作家”的甜蜜;在校网站上开辟个性作文专版,出版优秀作文;编集作文,编写个人优秀作文集,人人编集子,为集子设计一个最理想的封面,取一个最称心的名称,用最想说的话写成“前言”;鼓励写小说,编成小说集,在校园内传阅,体现其实效性和感染力。鼓励优秀作文多投稿等,使学生偿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拓宽写真途径。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冯骥才《表白的快意》

3、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

4、《语文教育》

上一篇:浅谈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浅谈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关联系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