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显大爱 《家庭》在行动

时间:2022-10-26 12:29:24

大灾显大爱 《家庭》在行动

汶川地震发生在一个全新的媒体环境下,报纸、期刊、电视、网络、手机等新老媒体空前联动,形成宣传的合力。这其中,素来不长于捕捉热点新闻的期刊群体,也结合自身特色,积极主动参与抗震救灾,无论是受众最为广泛的女性生活类期刊、专业/行业刊物、政经刊物,还是时尚类刊物,都在积极地奉献着爱心。

湖北的《打工》杂志,在第一时间紧急调派记者深入灾区;作为青年励志类刊物,《中国青年》策划了《川之上,国有觞》专刊,全方位展现了大灾中的大爱、大悲、大善、大勇、大智慧、大情怀⋯⋯而专业类期刊《科学世界》和《健康》,前者从科普层面,策划了《是谁撼动了巴蜀大地》的专题,后者则在保健专栏中重点推出了《地震过后防大疫》的文章;而中国体育总社的《心理月刊》杂志则专门出了小开本的《灾后心理重建专辑》。开展赈灾主题活动,《读者》杂志策划了诗歌朗诵会和赈灾主题征文;《漫友》举行了名为“让漫画感动世界•中国千名漫画家抗震救灾总动员”的大型活动,众多专业和业余漫画作者积极响应,用通俗易懂的漫画形式,传递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以《心理月刊》为代表的心理学期刊,组织了心理救援专家深入灾区一线。而一些杂志,如广州的《孩子宝贝》等,组织了大规模赈灾义卖活动。

作为家庭纪实类百万大刊的《家庭》,在这次灾难面前,更是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

援救――形式多样从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开始,《家庭》就自发有序地展开了立体的救援行动,及时策划“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专栏,并委托上半月版编辑部主任带着资深特约记者,深入绵竹市的汉旺镇、汶川县的映秀镇、绵阳的北川中学等重灾区采访,与其他电视、报纸媒体一样,千方百计到第一现场去,亲身感受救灾现场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映秀等重灾区道路被封锁后,《家庭》的记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到达,他们甚至求助到政治部,在军区首长的帮助下,与部队官兵一同深入到灾区。

除了结合刊物特色进行专题报道外,家庭期刊集团还在第一时间捐款赈灾,集团(含员工)总共捐款近70万元(含特殊党费44,820元),其中50万用于在汶川兴建一所“家庭春蕾幼儿园”。5月21日,集团领导通过重庆赈灾志愿者获悉,在转送重庆救治的数千名灾区伤员中,许多人是《家庭》的忠实读者,他们渴望在病榻上读到《家庭》,又马上决定,捐赠一批《家庭》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重庆的安置医院,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后来,集团全体员工积极响应省妇联“捐献10元钱,奉献一份爱”的活动号召和省总工会关于“每个会员再捐1元”的倡议,以实际行动继续支持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为灾区重建贡献一份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的编辑获知北川是重灾区后,第一时间与北川擂鼓小学的李强老师联系,因为李强自2003年以来就给《家庭》写稿子,已与《家庭》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家庭》的编辑赶到北川后,了解到李强一家已随受灾群众一道被安置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将无法恢复正常的生活,《家庭》立即做出决定,接纳该作者到家庭杂志社工作,在广州帮助安置其家人,并再次号召集团员工伸出援手,捐款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并为他们的孩子联系到中山大学幼儿园上学。(一个月后,李强考虑到自己作为学校的老师和领导,有责任和义务回去带领老师和学生们重建家园,主动要求回北川了)。

报道――细致深入与报纸、网络争先恐后捕捉硬新闻相比,期刊对抗震救灾的报道,可以更系统、深入、持久。对受灾民众而言,地震对他们的伤害可能会持续一辈子,在废墟上重建一幢幢房子容易,而要抹平受灾群众的心理伤痕很难;通过密集宣传,迅速感染民众,并激发他们奉献爱心容易,但要做到“地裂人和”,让更多人的心灵持久地被涤荡、被净化很难。无论对受灾群众的关怀,还是对地震灾难的反思,报纸、网络等都可能因缺乏足够的新闻由头而无从下手,或者很难在深度上做文章。他们的盲区,恰恰适合期刊媒体展现身手。

对汶川地震这个牵涉千万个家庭的焦点事件,《家庭》编辑团队在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关注不关注的问题,而是如何以《家庭》的方式关注,如何在有关抗震救灾主题的文章上打上《家庭》的印迹,让读者获得无法从其他媒体通道获知的独家内容。凭借多年积累的新闻操作经验,编辑团队还是紧贴并延续《家庭》的风格,挖掘抗震救灾中的感人故事,用亲身体验去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求,用细腻的文笔对场景、当事人内心的精准刻画去感染读者的阅读情绪。6月1日出版的《家庭》刊登的《震颤的恶梦:汶川“5 12”地震亲历日记》和《地震:有多少事让我们感到心疼》,是《家庭》编辑部主任与特约记者的现场体验与经历报道,字里行间,随处蕴含着作者对家庭、婚姻、人生话题的思考⋯⋯。而半个月后,也就是6月14日出版的《家庭》下半月,则策划了《唐山人浩浩荡荡去报恩》和《心理学博士在震区做志愿者》的报道,前者是全景式的画面呈现,将镜头伸向一群群特殊的唐山人;而后者则是个案式深入追踪,讲述一个心理志愿者是如何在灾区开展工作的⋯⋯此外,《家庭》的传统栏目《保健新知》和《心理健康》,也适时推出了《骨折后怎样才能康复得更快》、《灾难过后,如何抚平心灵创伤》等实用性文章。读者检测系统以及来自经营方面的数据都表明,市场认同并接纳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系列。因为这些文章并不生硬,也不是浮光掠影地应景报道,而是蕴含了丰满的《家庭》元素,有筋有骨。

《家庭》杂志关于抗震救灾题材的报道,由表及里,由近至远,由事到人,有明显的策划思路,这个思路完全依循对受灾群众的持续关注以及进一步发掘灾难对民众心灵的震撼。8月上半月,刊登了《李连杰在灾区的行动以及其心路历程》、《地震震醒出轨丈夫,爱情废墟上有颗忏悔的心》,而8月下半月,报道了上海一名女性说服子女义卖豪宅捐助灾区的新闻故事。接下来,有关灾后重建的故事,有关失去亲者如何克服痛苦重生的故事等,会陆续进入编辑的视野。

其实,其他很多杂志,无论政经类还是行业/专业杂志,都可以系统地关注灾区重建,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贴近自身刊物特色的题材。比如,建筑类期刊,在抗灾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完全可以发挥专业优势,结合重建,做专题报道;再比如心理自助类刊物,完全可以策划“当铺天盖地的关注消失后,受灾者如何心理自救等”诸如此类的话题。

上一篇:大“四化”与小“四化” 下一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