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时间:2022-10-26 12:21:47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摘 要:近年来我国公路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各高等级公路开始不断的建设。而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其路面大多采用沥青混凝土来进行施工,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容易发生水破坏、坑槽、裂缝及车辙等病害,所以需要加强施工中质量控制,同时确保材料设计的合理性。文章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对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问题;措施;质量控制

前言

目前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很多路面都是采用的沥青路面,沥青路面不仅施工简单,易于养护,而且强度和稳定性较好,路面平整没有接缝,增加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但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由于其所选用材料和施工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导致路面的使用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所以需要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严把质量关,充分的发挥出沥青路面的功能,使其公路能够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

1 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沥青混合料生产中存在问题

目前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中存在着材料和温度离析的情况,而且在搅拌过程中没有严格对搅拌的时间标准进行执行,使搅拌存在着不合理性。搅拌工作是需要在搅拌锅内进行的,而且进行湿拌和干拌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总各即是搅拌时间,搅拌时间的确定需要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情况而定,这是对搅拌质量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而在离析情况产生的最关键部位则是在贮料仓和聚料斗中发生的,在装料过程中极易导致温度与材料的离析现象发生。

1.2 沥青混合料运输

由于沥青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一定的温度,这就极易导致运输过程中发生温度和材料的离析。目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温度离析的情况较多,一旦温度发生离析,则会对混合料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温度离析现象发生的因素较多,如目前在运输热沥青混合料中,普通吨位的运输车都没有良好的保温设备,这就会导致在长时期运输和待卸料过程中使混合料的温度降低,而进行摊铺时其温度小于规定的温度,以致于产生部分废料。同时在整车料中,还会存在着外部料湿低于中部的料温,由于整车温度的不均匀,也会导致温度离析情况的发生。另外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的颠簸,导致骨料发生离析的情况,大骨料则会分散于料斗的周围,与整体混合料分离。

1.3 热沥青混合料卸料

在热沥青混合料从运输车向摊铺机料斗中进行卸料过程中也会导致温度和材料的离析。因为摊铺机的料斗边缘与空气的温度接近,而当热的沥青混合料接触到料斗四周边缘时,其温度会立刻降下来,而料斗中间的混合料温度则不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温度离析的发生。而且在向料斗中进行卸料过程中,由于一些大颗粒骨料在重力作用下会先降下来,从而导致材料离析。

1.4 摊铺过程存在问题

在摊铺过程中由于混合料的不稳定性,则会导致波浪的产生。产生波浪的地方大多会集中在路面有超伏的纵坡方向,而在摊铺机起步和停机时也会有波浪的产生,另外由于混合料中沥青或是矿粉含量的增多,导致混合料性质变得不稳定,或是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这都会导致摊铺厚度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波浪的形成。波浪形成的地方会有不平整及鼓包的情况发生。

1.5 碾压过程

压实过程中容易发生推移现象。压实工艺、压实温度与压实速度、压实遍数和压路机类型均没有按照规定来进行,所以路面质量很难保证,一次产生重新返工和浪费。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相对含量很高而且基层没有按规定正确处理、集料级配十分密实。然而对SMA路面,在碾压时很容易出现过度碾压现象,这是由于集料嵌挤作用而使压实度易达到标准。所以使路面推移重要的原因是碾压过度和碾压方式错误。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2.1 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由于沥青路面属于柔性路面,所以需要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沥青路面具有较低的抗弯拉强度,其基础的稳定性和强度在足够好,才可以有效的确保路面的质量。而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分层碾压工作,确保其压实度达到设计的要求。而对于基层的材料则宜选择质地坚韧和具有良好级配的石屑、砂、碎石和砂砾。而在施工中需要对半刚性基层的受力性能进行保证。而在路基施工中对于土的选用,则宜采用相关指标来进行确定,而对于施工中无法满足工程条件的土质,则要对其采取换填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2.2 半刚性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半刚性基层作为沥青路的主要承载体,其所使用的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施工前需要对所使用的水泥标号进行试验,而且要计算好相关的批量和批次,确保在使用前根据水泥的不同标号都做好试验,需要在施工前留出必要的试验时间,以避免由于水泥的质量而影响稳定层施工的连续性,使施工中所用水泥的质量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

2.3 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矿料中碎石该选用应有足够耐磨性能和强度、洁净、质均、坚硬、无风化。碎石与沥青材料的粘附性大小对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和强度有很大作用,一般等级公路应控制在不低于3级的范围内,应优先选用同沥青材料有良好粘附性的碱性碎石。沥青混合料的构成设计是依据路面使用与路基等级路要求,需用适宜的沥青混合料类型,然后经过试验判断沥青最佳用量和矿料配合比,然后检测出最大干密度为施工中的压实度供应依据。在规范的范围内对于砂的要求是清洁、坚硬、无风化,干燥和不含杂质。特别对大于5mm的颗粒应加强控制。混合料中的矿粉应该满足规定的粒度范围,否则会使施工的水稳性与和易性降低。选用合理的科学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2.4 温度对碾压质量的影响

碾压速度的基本规定是在施工中保持一定的碾压速度,这是非常必要的。更大限度的提高碾压速度进而使工作效率提高是在确定沥青混合料碾压质量的前提下,并且能使碾压遍数减少。上粘附沥青混合料,起压路机旁边混合料隆起,碾轮后的摊铺层出现裂纹,并且前轮推料等问题所以应该控制适当的温度。另外,对有提高作业效率非常重要的含义是降低碾压时间,并且有正当的压实速度。现在碾压设备都十分先进,最佳碾压时机错过是因为工序之中发生间断,过慢的碾压速度不但使碾压成本增加,降低了碾压功效,而且还可能影响碾压质量,还必须依据增加碾压遍数达到相同的碾压效果;过快的碾压速度,混合料容易发生推移,并且碾压后产生裂纹。一般钢轮压路机的平均碾压速度应该控制在3~6km/h,压路机速度对碾压质量有影响。而对柔性基层上铺筑沥青混合料,或者在碾压厚度较厚时,应采取“高幅、”低频的碾压方式;采取“低幅、高频”的碾压方式是对厚度较薄碾压层,或在半刚性或刚性基层和桥面上碾压混合料时。

2.5 离析处理措施

离析在进行处理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雨天后出现的离析,这种情况下则宜利用吹水机将集料中的水分吹干净,然后再利用沥青砂铺薄薄的一层,使用竹扫帚进行来回轻扫,从而使沥青砂均匀的嵌入到离析孔洞中,然后利用胶轮压路机来对其进行碾压。另一种情况是在摊铺机行走后出现的离析情况,这时则需要利用人工方式来对离析现象进行找补。

3 结束语

近年来,沥青路面的施工逐渐的增多,而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则备受关注,所以需要在施工中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通过不断的加强施工工艺,从而使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确保沥青路面充分的发挥其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刘洪春.沥青路面质量控制[J].大科技,2012(17).

[2]刘付.关于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2011.

上一篇:浅议膨胀土路基病害处治措施 下一篇:城市道路与桥梁路拱横坡的衔接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