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一年级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时间:2022-10-26 09:56:48

如何引导小学一年级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本人今年刚接到小学一年级,感觉到新课程、新教材与以前的老教材不一样,我们用的教材是苏教版的,总是觉得数学书就是一本图画书,让学生去观察图形,感知图形,从图形中得到信息,了解信息,用得到信息来提出问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体现了新教材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使得我们老师就不能用以前的老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一人去唱独角戏,必须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合作,学生和学生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所以我们要重视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要从不同方向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论化、系统化的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是在数学中根据已知条件或图画信息提出的相应的数学方面的问题。一年级主要是以图画信息提出的相应的数学方面的问题为主。

跟据图画信息提出的相应的数学方面的问题,是使一年级学生从具体化到抽像化的思维发展,是根据已知条件提出的相应的数学方面的问题是基础。

小学一年级刚刚开始接触应用题,出现了有文字叙述和图画组成,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题目。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大多数的学生不会提数学问题,有的学生不懂得什么是数学问题,混淆了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的概念,提了很多与题目无关的问题,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提数学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和叙述,提问题时把答案一起说了出来,有的同学认为列一个算式就是提问题了,有的学生总喜欢有老师问,他们答,不愿意动脑。

对于思维上有惰性不愿去思考,或不习惯主动思考提问题的学生,一方面需要调动他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要给予他一定的外部“压力”迫使他去思考,在思考中产生问题,提出质疑。对于不知道提问方法的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对一些提问方法的渗透,如观察提问法、对比提问法、联想提问法、猜测提问法等;对于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学生教师应当示范,充当“问题制造者”,潜移默化地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下面我对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6页的第4题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第一: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得出信息。

提问:你们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有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得到的数学信息。

老师:从图上同学们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学生回答:有6个小朋友们在跳绳。

老师提问:从图上同学们发现有几个朋友在打拍球?

学生回答:有5个小学朋友在打拍球。

老师提问:从图上同学们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打乒乓球?

学生回答:有8个小朋友在打乒乓球。

这样学生就会从图画中得到数学条件。为下一步的提出问题打下基础。

第二:引导学生完成书上有的问题。

(1)跳绳的和打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怎样列算式?

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前面回答的条件很快地说出用加法计算,算式是:6+5=11(人)。

(2)打拍球的和打乒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怎样列算式?

学生就可以根据前面回答的条件很快地说出用加法计算,算式是:6+8=14(人)。

现在最关键的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与书上不同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问题是用跳绳的人数和打拍球的人数合起来,打拍球的人数和打乒乓球的人数合起来就知道一共有多少人。我们还能用做什么的人数和做什么的人数合起来,为了让学生不提出与书上相同的问题。让学生用排除法来提出问题。跳绳的和打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书上已经说过了,现在我们还可以用跳绳的和做什么的合起来提出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很容易就知道就只有和打乒乓球的合起来,提出:跳绳的的打乒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打拍球的和打乒乓球的书上已经说了,就只能与打乒乓球的合起来,然后引导学生提出:打拍球的和打乒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跳绳的、打拍球的、打乒乓球的能不能全部都合起来组成一道问题。学生就会联想到前面学生看图列出的连加算式,然后提出:跳绳的、打拍球的和打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人?最后让学生给每一道问题列出算式。这样就可以让统计除了书上的两道数学问题,我们自己提出了三道数学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的,我们一共可以用三个条件提出五道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其次:引导学生我们还能不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呢?让学生提出:_____比_____多多少?_____比_____少多少?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两个活动进行比较,然后提出这样的两道数学问题。

(1)用跳绳和打拍球比较,提出:跳绳的比打拍球的多多少人?反过来还可以提出:打拍球的此跳绳的少多少人?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观察算式都是一样的。

(2)用跳绳和打乒乓球比较,提出:用跳绳比打乒乓球少多少人?反过来还可以提出:打乒乓球的比跳绳的多多少人?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观察算式都是一样的。

(3)用打拍球的和打乒乓球的比较,提出:打拍球的比打乒乓球的少多少人?反过来还可以提出:打乒乓球的比打拍球的多多少人?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观察算式都是一样的。

通过上面的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论化、系统化地从不同的方向提出不同的问题。

总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能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数学领域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已经成了教育界的一句至理名言。培养学生善于提问题的能力,会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和发展学生潜力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敢于质疑问难,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动探求,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方式转变,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和学习习惯才能得到培养。所以培养学生善于提问题的能力,要从一年级抓起。

作者单位:贵州大方县猫场中心小学

上一篇:品读 想象 拓展 下一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