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时间:2022-10-26 09:28:02

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我们能否跨越生活中的坎坷,往往取决于我们是否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常识和国情教育等,如何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向善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法律素养和公民素养,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

1.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

“生本教育”专家郭思乐教授认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要高度尊重学生,要以学生为本。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就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照顾每一个学生,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特殊性,以学生为本,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其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2.树立平等的师生观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有《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认可和保障。课堂上,学生要尊师重教,教师要爱岗爱生。教师要多尊重学生、多鼓励学生、多赞赏学生,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要优化课堂教学

1.优化课堂氛围

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上课一味地“逼”学生学习、念书而忽视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仅靠教师单向传授,将会导致学生不良情绪大幅度上升,从而影响教育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就要在教学中重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独立性;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过分关注其学习结果,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并真诚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良好的心理氛围,没有压力,比较愉快,常常能有所启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自主性得到发展,创造性得到培养,积极性得到提高。

2.优化学生心理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在认识某种事物或者参与某种活动的时候一旦对其怀有兴趣,就会对其产生一种积极的倾向。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师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会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心理。

例如,笔者在上九年级《灿烂的中华文化》时,就使用了直观教学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并没有像其他教师一样用常规的复习巩固法来进行导入,而是用福娃的动画宣传视频导入新课。该动画视频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说明,这种动画视频的导入方法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每一个学生都在非常认真地观看,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紧接着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简单介绍五个福娃。其实课前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了,所以这个问题他们可以轻松地回答,这样既节省了导入新课的时间,又达到了教学目的。由福娃的介绍笔者很自然地引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主题。最后这节课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手段

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一堂“活”的思想品德课无疑能很好地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但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应该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如果教师反反复复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对此失去兴趣。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特别是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持久的学习动力。

例如,我们在学习“党的基本路线”一课时,把对外开放比喻成“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可以当然可以使新鲜的空气进屋,这是对外开放的好处,但是在我们把窗户打开的同时,蚊子、苍蝇也可能会随着新鲜空气进入屋内。这就需要我们在打开窗户的同时给窗户“安上纱窗”,这样新鲜空气进来了,蚊子、苍蝇却能被挡在外面,从而达到了两全其美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样幽默的教学手段很轻松自然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预习的基础上,笔者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探究:“请你来做一次心理医生,诊断小A的消费心理,并加以评析,说说我们到底应如何理智消费、树立怎样的消费观。”从而激发学生的追问、思考和探究欲望,并引导学生层层剖析,步步深入,分层得出结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运用讨论式教学激发兴趣

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传媒的高速发展,为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教师要尽量开放课堂,让不同智力层次、不同爱好特长的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与教师的同步成长,并使学生的学习效益在原有基础上能有所提高。但因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较少年时期深沉含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学生保持沉默,只有少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适时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可让学生事先准备,查阅资料,形成书面文字,并在课上讨论;平时的课堂中也可随机根据易混易错的观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样平等开放的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再对照教材内容,融会贯通,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学生在讨论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擦出了思想的火花,活跃了课堂气氛。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桐畈镇中学)

上一篇: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下一篇: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