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背诵教法探讨

时间:2022-10-26 07:08:29

高中文言文背诵教法探讨

摘 要:高中语文中文言文最难学,而文言文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很多经典文章都是需要背诵的。因此,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背诵文言文,无疑是摆在所有高中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本文提出了文言背诵要遵从的三个环节,即课前反复诵读、课堂短时记忆、课后及时复习,还指出了一些科学的背诵方法,诸如理解记忆法、化整为零法、形象背诵法、结构记忆法等,以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

关键词: 文言文背诵;方法;朗读;记忆;理解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3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08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重点,而文言背诵又是重中之重。首先,文言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其次,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不但文质兼美,而且韵律和谐。把这些文章学好,识记一些名句名段名篇,不但能够提高个人文学修养,更能够受益终身。因此,教会学生掌握一些背诵的方法技巧,养成不断温习的习惯会让不少难题迎刃而解。

一、文言背诵要遵从三个环节

(一)课前反复诵读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最基本而又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在培养语感、理解文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读出大意、读出感情、读出兴趣,才会主动背诵,熟读成诵。由于相隔的年代久远,以及现代语言与古代的差异性,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总会存在一些障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诵读是古诗文入门的途径,有感情的朗读是背诵的良好开端。另外要想背熟,就要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由量变到质变。正如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持之以恒地反复诵读,才会逐渐加深印象,以致长久不忘。

(二)课堂短时记忆

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给自己不断明确背诵任务,要限定自己在较短的时间里背出,不能拖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在梳理完整段内容后明确要求背诵的地方和时间,并辅以齐背、指名背诵、默写的方式,让学生尽量的活动起来,增强了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也轻松了。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使学生明确每一部分的重要内容,以激发学生的记忆意图。。

(三)课后及时复习

短时记忆的东西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过后要及时复习,多次巩固。“温故而知新”,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小,记忆效果越好。并且要进行分散复习,先密后疏,开始间隔短一些,然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最后还要将尝试重现和反复识记相结合,并且进行多样化复习。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增加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比如接龙背诵、小组竞赛、限时默写等。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长久的记住所背诵过的文章。如果只背诵不复习,那么很可能在隔了一段时间后,你以前因背诵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只能付诸流水。

二、讲究科学的背诵方法是提高忘记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理解记忆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要记住一段文字,就先要弄懂文中每一句的含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同时加深理解,才能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一篇文言文如能理解的如同现代文,背诵也就没有很大的难度了。“死记硬背”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学生在不理解文章的情况下背诵古文,记住的只能是一个个机械生硬的文字符号。这种情况下的背诵,记忆就慢,即使暂时记住了,也不能灵活运用,容易遗忘。如《陈情表》第一段,可以这样做:读一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然后译:以,因为;险衅,坎坷、罪过,即艰难祸患;夙,早时;遭,遭遇; 闵,通“悯”;凶,不幸;“我因为艰难祸患,很早就遭遇不幸”。这样边读边译,译,加深了文句的理解,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

(二)化整为零法

学生对于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总是感到厌烦、头痛,我们可以把篇幅长的文章划分成多个小片段,集中攻势各个击破,然后花点时间把各个片段整合起来,尝试进行全文背诵。这样每次背诵的内容少了,难度减小了,速度加快了,同学们背诵的自信心也就提高了。《离骚》是高中课本中学生背诵难度很大的一篇文言文,文章篇幅长,理解难度大,生字较多,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就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

(三)形象背诵法

背诵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一边背诵一边联想其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使文章所反映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牢靠,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如《蜀道难》这首诗就可以借助诗句中“六龙回日”的神话,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冲波逆折”“飞湍瀑流”,“崖转石万壑雷”展开想象帮助记忆。

(四)结构记忆法

在背诵过程中,除了要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外,还要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我们其实可以将背诵的过程看做是一个修建房屋的过程。在修建房屋时,工人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修建出房屋的主体框架,然后再进行其他部分的填充修建。在背诵古文时,我们首先要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课文结构开始背诵,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在背诵《陈情表》一文时我们就可以先理出文章结构:祖母的养育之情、自己拳拳之情、两难之情,解决先尽孝再尽忠。我们只要明确这一结构框架,然后将文章各结构章节的内容填充进去就可以快速、轻松地背下这篇较长的文章。

使用以上方法会大大提高学生背诵的自信心和背诵的速度。但是背书和默写的效果是不一样,会背的不一定能写出来,毕竟考试是在考你默写,所以,背完后要尝试进行默写。不要为了高考而背书,要培养一种高雅的情趣,从心底去欣赏这篇课文。有了这良好的情绪,背诵会进行得非常顺利。

上一篇:大数据环境下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手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