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角色”冲突维护身心健康

时间:2022-10-26 06:54:36

避免“角色”冲突维护身心健康

在社会心理学当中,“角色”是指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或者是说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例如,为人父者有一套为父者的行为标准,做学生的在言行上也必须符合做学生的言行规范。当然,一个人的角色并不是单一的,他既可能是别人的父亲,也可以是别人的儿子。这就要求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

人所扮演的角色c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当个人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时,就既满足了社会的期望,也满足了个人的需求,所以他(她)能过着正常的生活。反之,那些不能胜任各种角色的人,则很可能在不同的生活处境中遇到困难,其中经常碰到的一个就是不能适应角色冲突带来的麻烦。

比如,在企业打拼7年的小赵终于有机会升职,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是他怕自己年轻,在单位里管制不住众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他变得不苟言笑,刻意板着个脸,从前那个开朗健谈的小赵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动不动就训人的赵领导。

不会笑的赵领导成了大家的压力,下属们看见他过来,都低下头,专心做事,如果是在路上碰到他,宁可绕道而行,也不愿意与他打招呼。他犹不自知,久而久之竟然成了习惯,把职业表情带回家里,孩子看到他,吓得一声不敢吭,乖乖地躲回房间里做作业。妻子忍受久了,终于爆发,和他狠狠地吵了一架,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不久之后就提出离婚。

小赵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因为不能适时转变角色而失去了同事亲朋的亲近。

角色冲突常常会导致“角色超负荷”。研究证明,体验到角色超负荷的人会心率加速,胆固醇增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角色紧张”。角色紧张对社会及个体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害。

要消除角色冲突对人的心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就要加强个体扮演各种角色的协调能力。那么,在生活中该如何及时转变角色维护身心健康呢?

面对工作,接受挑战 职场人是一个理性、成熟的角色,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选择工作任务。要迎难而上,追求卓越,把每件事、每个人都圆融、周到地处理好,方为优秀。

面对爱人,甘愿示弱 家庭不是比高低、争权力的地方,也不是发泄压力和情绪的垃圾桶。家需要用尊重和柔情来经营。累了可以在爱人面前适当示弱,倾诉自己的压力、委屈,让对方知道你需要理解和安慰,这会让你得到更多关爱。

面对孩子,放下“架子”身为父母,恩威并重才能有效且省心。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坚决说不,同时学会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比如“你现在睡觉,还是十分钟后睡”要比“睡觉时间到了”效果好得多。

面对父母,敞开心胸 缔造我们生命的父母,永远是最关心、疼爱我们的人。别再抱怨他们的衰老、唠叨,在他们面前,也不用有所保留,把你的心事、烦恼多跟父母说说,他们的人生经验和建议,一定会帮你豁然开朗。

面对朋友,彻底放松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知交好友,在他们面前,不用掩饰烦恼、伪装坚强。心情不快、遇到挫折时,不妨和他们见见面、打电话聊聊,交流生活的喜怒哀乐,会增强彼此的支持和幸福感。

面对自我,摘掉面具 每个人心里都有脆弱的地方,如果自己的内心得不到关注,快乐也是表面、肤浅的。关爱自己,是心灵的加油站。当你疲惫烦躁时,与其强颜欢笑,不如将自己暂时“隔离”,摘掉面具,彻底静心一下。

最后,各个角色轻重不同,需要恰当地平衡。当你不知道如何取舍时,不如想想可口可乐前首席执行官迪森的名言:“生命像是一场连续的抛球游戏,这5个球分别为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工作是橡皮球,掉在地上还会弹回来;但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却是玻璃球,掉在地上会不可避免地支离破碎”。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会明白最该珍惜的是什么角色。

上一篇:史林子&喻恩泰“秀才”的背影乱了浮生 下一篇:张辰亮:“博物君”的小乐小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