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卸任后的“赶考”

时间:2022-10-26 06:05:56

他不是党史军史专家,撰写的百万余字的党史大书,为何能让逄先知、李慎明等17位权威机构的著名党史军史专家一致“点赞”,甚至“眼睛泛潮”?

一位年逾古稀连电脑打字都不会的退休老人,究竟有何魅力,居然使梁彦平、房萍、王保成等一大批部队基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万余名官兵甘当他的“粉丝”?

一位平日里生活非常简朴的退休老人,却将全部稿费捐助给革命老区,为当地群众修公路、建小学、盖敬老院。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他做出如此慷慨之举?

这一切,都得从他写的4本书说起。原副政委、有着55年党龄的黄学禄中将,退休12年来,满怀对党的无限忠诚,以坚韧的毅力,先后撰写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看家本领不能丢》《人生有价值》《千秋功业》等4本专著,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奉献余热,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被人们誉为坚守精神高地为党传播正能量的“不老松”。

初夏时节,记者走近黄学禄,聆听他的躬耕心语,感悟他不凡的精神世界。

传播光荣传统 传授看家本领

一生一世坚韧奋斗励后人

2002年元旦刚过,黄学禄接到免职命令。老伴董家芝格外高兴:忙碌了大半辈子的老黄总算可以歇一歇了。

没想到,黄学禄早就对退休后的生活另有打算。命令宣布后的第3天,他便将老伴、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召集到一起,道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宏伟蓝图”:潜心写一本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官兵需要的好书。

起初,老伴出于心疼劝他别自讨苦吃。黄学禄解释说:“我平生没有其他爱好,就是对书有感情,在工作岗位上主要精力用于抓工作,没有太多时间看更多的书,退休后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读点书,写点东西,不能让脑袋闲着,人有点事干才充实,对身体也有好处。”

写本啥书呢?联想到每逢老兵退伍时,他们或给连队留一面旗、送一本书,或最后打扫一次卫生、站好最后一班岗,黄学禄禁不住问自己:我这个有着46年军龄的老兵,该为部队留些什么呢?深思熟虑后,他对身边人说:“了40多年政治工作,为什么不把积累的宝贵经验写成书奉献给官兵呢?”

黄学禄走下领导岗位时,正值我军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大学生干部正逐渐成为基层干部的主体,他们普遍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为了传承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看家本领”,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以笔为戈,在新的战场上重新披挂出征。

尤为可贵的是,黄学禄没有把自己既往的讲话材料、研究文章简单汇总,而是重新立意、另起炉灶,挖掘规律性内容,精心筛选了“树立终身学习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情感沟通”“突出文化价值”“走进网络空间”等20个时代热点话题,之后深入到100多个连队调查研究,历时2年多完成了《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一书的初稿写作。

为了检验书稿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他又深入49个团以上单位作了43场辅导报告,累计行程6000多公里,直接听课人数达3.2万人。每到一处,他都现场征求意见建议,对书稿反复修改完善。

“正式开讲之前,我先给战友们讲个‘无字家书’的故事。一位战士当兵10多年,总共收到老父亲寄来的家书近百封,却没有一封是有字的……”2004年4月,黄学禄在某摩步旅为官兵上感恩教育课时的开场白,让台下的官兵瞪大了眼睛。

他接着讲道:“春天,不识字的老父亲会在信封里夹一片嫩绿的小麦叶子或是一朵金黄的油菜花,那代表家中小麦长势很好,油菜也不错;秋天,信封里夹有几缕玉米缨或是几片棉花叶子,表示种了什么新作物;寒冬来临时,父亲会用未曾握惯笔的手画一件只有儿子才能看懂的棉袄,那是在嘱咐‘天冷了,快加衣’……”

台上,将军越讲越动情;台下,官兵边听边抹泪。这样的感人场景,当年夏天在很多基层部队上演。10年后的今天,记者再次翻看当年授课后的座谈会记录本,虽然字迹早已发黄,留言也变得模糊,但字里行间依然透着基层官兵对黄老书稿和授课的热烈追捧。此后,他创造的“聊天式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迅速风靡军区基层部队。

近50万字的《与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一书付梓后,深受官兵喜爱,并荣获第六届图书奖。几年后,黄老在此书的基础上,着眼时代特点,精选出10个重大现实话题,将它改编成《看家本领不能丢》一书。该书和其后写就的《人生有价值》一书,作为凝聚共同理想的“大众读本”,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作为重点图书推荐给全国各省“农家书屋”。

2011年底,“全军优秀政治指导员”房萍任某通信总站八连指导员。当时,连队战士小何因入伍前痴迷网络,入伍不久便写了退伍申请,声称自己“有心理疾病”“这叫网瘾,戒不了、治不好”!一度犯难的房萍想起黄学禄书中有心理疏导的专章阐述,便拿出来细细品读,很快便找到了“对症之药”。在随后的工作生活中,房萍按图索骥,因势利导,有意识地鼓励小何发挥特长,为连队制作网页、动漫,帮小何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和“破罐破摔”的逃避心理。慢慢地,小何变得乐观向上,后来还成了训练标兵。

谈及此事,房萍感慨地告诉记者:“黄老的书就是我们无声的‘指导员’。它教会了我如何与战士做心灵的沟通、思想的触摸和零距离的握手,为我后来总结‘阳光带兵36法’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借鉴。”

2012年盛夏,已是73岁高龄的黄学禄,乘船颠簸6个多小时,来到渤海深处某海防团炮兵一营,向驻守这里的“渤海第一哨”官兵赠送《看家本领不能丢》 《人生有价值》两本书。在这里,“全军优秀大学生干部”、团政委梁彦平见到了久违的老首长,开启了两代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的第二次对话。梁彦平十分感激地紧握着黄学禄的手说:“老首长,当年就是您给了我一把打开战士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8年前,时任指导员的梁彦平正为政治教育课堂上战士精力不集中的现象而苦恼,恰遇黄学禄来岛上课。听罢,梁彦平愁云顿消:“老首长上课,笑话里有道理,故事里有哲学,道理中有知识,听后令人豁然开朗。思想政治工作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没有学头,而是很有钻头。”后来,他结合实践苦心研读黄学禄的几本著作,最终成为闻名全军的优秀大学生干部,并一步一步成长为团政委。

上一篇:Study on Development Trend of Mobile Phone ... 下一篇:The Fusion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
精品范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