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功能的新探讨

时间:2022-10-26 05:55:35

高校德育功能的新探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当前在全面落实“德育为先”的培养方针的同时,有必要对德育的功能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

德育功能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改革的问题。如何科学地、全面地分析、理解德育的功能,是实现德育科学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德育功能理解得过分狭隘和片面,尤其是十年“”期间,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使我们的学校德育走上了歧途。

回顾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成绩是喜人的,结束了对德育功能认识的僵化局面,有关它的探讨也异常活跃,仅近几年就有数百篇相当有影响的,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里我只想谈谈我对德育功能的一些看法。

德育功能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因而,可以有不同类型的作用,如:定向功能、指导功能、调节功能、检查功能、评价功能等等。但最终还是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德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和完善人的自身发展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大功能。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求,通过德育更新人的价值观念,使人格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总而言之,发挥德育的双边功能作用,就是要立足寻求两者的结合点。

一、德育的社会可分为:政治功能、道德伦理功能、经济功能

1.政治功能

德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超阶级性的德育是不存在的,这完全是由德育的性质所决定。政治是阶级间、国际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我国历史上政治与道德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只要阶级存在,德育的政治功能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政治思想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影响,以形成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

社会主义学校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培养一代新人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试图淡化社会主义政治功能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仍要大力强化德育的政治功能。但同时对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也不能片面理解。如有的人把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等同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种工具,将政治功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政治活动,这些认识都是狭隘和片面的。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既包含服务政治和政治活动,又包含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和劳动者参与国家的事务,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及其特有的政治活动只是德育政治功能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

2.经济功能

德育的经济功能也是德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所谓经济功能就是承认德育并通过德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承认德育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德育不能脱离经济活动而空谈,德育对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是通过影响人,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态度、创造意识而对社会生产起着促进作用。

德育可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有限性。德育是通过培养人来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人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受德育、智育、体育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的制约,又受客观物质生产设备条件的制约。

(2)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长效性。德育可以给人精神支柱,这与物质条件对人的影响不同,物质的东西会在生产过程中自行消耗,而精神的东西则不会。如艰苦奋斗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

(3)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潜在性。德育主要是通过人们的道德,观念,政治态度影响产生经济效益,它不像物质的东西那样直接、明显,具有潜在性。

(4)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增效性。物质生产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育的增效性。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经济增效功能,主要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的创新意识,使受教育者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培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

3.道德伦理功能

伦理道德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通过伦理教育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素质,通过选择传递优秀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国民公德,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意识。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道德伦理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品德,具有“五爱”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赖于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德育对人的发展功能可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和“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

功能”两个部分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

所谓全面和谐,它的实质就是个性的整体性。全面性不是均衡性,而是完整性。全面性强调的是所有品质的发展,和谐性强调的是这些品质的相互关系。全面性和和谐性决定了整体性,并且是哲学社会学中两个基本的而又相互关联的范畴,反映了个性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把政治、道德、行为传授给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总开关。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主要的方向性作用,德育抓好了,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2.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

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学校德育对培养个性有着重要作用。个性,又叫人格,是个体固有特质的总和,是比较一致而又相对稳定的个人形态。

学校德育对个性的培养有三个作用:

(1)定向作用。个性品质反映人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的本质是具有社会性的。德育的功能在于使学生有效发展和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消极品质,发展与社会进程相一致的积极品质。

(2)建构作用。人的个性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个体在某一个阶段应完成的任务没完成或形成了消极个性,就需要德育来校正。

(3)心理保健作用。个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不同因素在个性发展中会冲突,出现挫折,从而产生心理疾病,这样就需要通过德育正确引导,防微杜渐。

社会主义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每一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德育又不仅涉及到个性,而且涉及到青少年生存的各个方面,具有开发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功能,具有把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是我们研究德育功能的主要依据。人的本质首先是现实的、具体的,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人和人性;同时人的本质又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因此,承认个性,并不排除社会性,个性和社会性是一致的,发展个性和社会的决定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社会主义学校,要发挥德育的两大功能作用,不能以一种功能取代另一种功能。多年来,我们只讲德育的社会功能,不讲人的发展功能,将两大功能割裂开来。现阶段,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个人的功能时,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雨平.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忧与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2]吴冰.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J].理论月刊,2002,(10).

[3]张旭东等.高校德育与创新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

[4]殷朝晖.德育主体论新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5]郭柏春.思想道德修养课现代化教学应有“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上一篇: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以拓展训练为依托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