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标给小学英语板书设计的启示

时间:2022-10-26 04:06:27

例谈新课标给小学英语板书设计的启示

【摘 要】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视觉感知新知识的通道。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开放有活力的课堂,强调体验、实践与思维的能力培养,关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新的观念为传统板书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新课程标准 板书

现代化英语教学中,板书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粉笔加黑板”了,挂画、投影仪、多媒体的加入,使得板书的含义更多样化,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让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绚丽多彩。然而,传统意义的黑板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其地位也是无可取代的,因此本文中的“板书”指的是“传统意义的板书”。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强调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师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板书的设计也应朝着这个理念方向发展。

一、体现情景设置:基于生活的语言运用

英语新课标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一直以来,由于强调“少而精”,在板书时教师往往因为只注意突出重难点而忽略了板书设计的情景设置,黑板上只有简单的文字,缺少体现语境的图画或文字。以《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下同)5B Unit 6 A PE lesson为例,将两种板书作对比。

板书1符合原来的板书要求:高度概括,简明扼要,以提纲挈领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看到满是文字的板书难免觉得单调乏味,没有吸引力的板书会使学生缺少学习动力。而板书2中教师充分利用板书设计,用简笔画画出跑道和两位在运动的小朋友,创设了生动有趣的A PE lesson的情景,使得单调的口令在语境中有了丰满的含义,学生能由此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生动的简笔画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的板书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堂的轻松氛围。

情景图案的适当加入并不会让学生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反而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后遇到相关学习内容的真实生活场景时能很快“触景生情”。

二、体现文化意识:帮助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英语教学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图示比较。

中西方文化中有很多事物存在着相似与差异,例如服装、食物、节日等。我们正是要利用这些事物形象的异同来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如板书3。

板书3为4B Unit 9 Breakfast部分的板书,教师用了碗筷和刀叉碟的简笔画凸显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使学生一目了然。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润物细无声的板书中得以体现。

2.巧用地图。

在英语板书中融合世界地图能让学生产生“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我们的文化特色”等公民意识。如板书4。

教师运用了地图来体现世界文化的差异,以此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发展。

三、体现学习策略:重视语言的持续渐进

新课标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作为学生视觉记忆的窗口,英语板书应该体现英语教学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这一点在英语的单词教学和语音教学的板书中应体现得尤为突出。如板书5、6、7。

板书5强调的是语音学习中的持续渐进。板书6强调的是词汇搭配,重在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和思维力。板书7强调的是发现单词之间的规律。以上的用法都能帮助学生以旧带新,巧学巧记语音、单词和搭配,将英语知识“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四、体现动态生成:引领学生的逻辑思维

新课标实施以来,“动态生成”这个理念频频活跃在我们的教学中。新课程提倡开放有活力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同样的,板书设计也不再是教师根据课前的设计,直接将知识的重难点按照僵化的固定设计模式书写在黑板上。

动态生成的板书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发挥想象力和思考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学生有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因而能在参与信息生成的过程中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动态生成的板书要注意时机:板书顺应教学进程,课前课中课后的板书都有不同功能。课前的板书设置留白,发挥提示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课中的板书动态增减,彰显教学重点;结课时的板书起到归纳和总结的作用。

如某老师在2012年南京市青年教师赛课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板书(板书8)。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简笔画、字词和单词卡动态生成了整个故事的脉络,板书将文本主线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在结课前,教师利用板书,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培养了学生看图提炼信息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五、体现随堂评价: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评价能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比较直观的课堂评价方式,具有激励性作用的板书是不可缺少的。

板书9进行的是小组评比,评分标志是花朵在生长。小组每得一分,花朵的茎上就会长出一片绿叶,与季节变化、万物生长的教学主题相吻合。这个案例的评价方式不仅很和谐地与课文教学的主题共存,还渗透了对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值得借鉴。■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上一篇:数学思想的内涵、价值及教学建议 下一篇:切入“代价”,建起“沙漠中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