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物价高涨背后的制度成本

时间:2022-10-26 03:51:14

浅析我国物价高涨背后的制度成本

摘要:2011年我国物价水平持续的上涨,居民价格消费指数持续上涨,许多商品的相对价格甚至高于发达国家美国。高居不下的物价给我国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试图从制度成本这个角度来找出我国CIP持续上涨的原因。

关键词:制度成本 制度租金

2011年最让人头疼的话题之一便是“又涨价了”!饭价涨了、衣服贵了、房子更是买不起了……而今年两会期间各省的民生十问中是否能有效抑制物价的上涨依然是我国人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赶英超美”的商品相对价格

著名评论家时寒冰对我国与美国的物价做了一项调查,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要比美国高得多。物价已经高涨至一个不合理的状态中了。

为何我国的物价如此不合理呢?我们现在的物价飞速上涨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争论颇多,但归根结底本文认为隐含在这物流成本、货币政策等的制度成本才是罪魁祸首。而这些制度成本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制度成本。

二、制度成本的涵义

在这里我想用个例子来解释一下我所理解的制度成本的意思:某人在A 国按照法定程序申请开一家公司,他花了1000美元,用了30天。然后他在B国做同样的事情,用了10美元,2天。后来某人又在A国开公司,但这次他通过行贿有关人员花了200美元,用了2天时间。这个1000美元,30天;200美元,2天,便是小明在A国开公司所需付出的制度成本,10美元及2天是在B国的制度成本。毫无疑问,A国比B国的制度成本要贵,即使通过腐败的方式,其成本也是高昂的。而我国物价高涨与我国经济体制所导致的制度成本昂贵是分不开的。

三、物价飞涨的制度因素

(一)低效率的制度执行手段及制度寻租

1.显性的制度成本

美国的经济学家曾经比较了美国和秘鲁两国制度成本所带来的影响。他们同时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和秘鲁首都利马各申请注册一家小企业,在美国不到一天就可办好开业所需的一切法律手续,而在秘鲁花费1231美元,用了289天。显然秘鲁的制度成本比美国要昂贵很多。而我国与秘鲁的情况很相似,各类行政管制、层层审批,劳动者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费用来使自己的经济活动得以实行,这些制度费用最后当然也得转嫁于产品中。

2.隐性的制度成本——制度寻租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自利的,无论集团还是个人都是围绕着利益而行动的。作为人民利益代表者的官员同样也是其自身利益的所有者,当人民利益与其自身利益产生冲突,其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通过利益博弈会倾向于选择一个更为利己的方案。这就很容易产生制度寻租的行为。

(1)不确定性的制度寻租

所谓制度寻租是指“当权者利用制度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或者是为整个集团谋私利”。在关系横行的社会,流行着“打点”一词。政府官员们手中掌握着经济活动所需的权力,比如进口配额、生产许可证、物价管制、股票发行、土地批租等,很多企业为了让经营得以顺利地进行,打点官员变成了必不可少的程序,而这类“公关费用”是要算进生产成本里的。正是市场的不透明、不规范、不合理导致了高昂的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曾有经济专家称“中国制度租金”数占GDP的比率高达20%-30%,年绝对额高达4万亿元-5万亿元。”这些租金都陆续摊入了物价中,这是我们物价飞涨而工资却纹丝不动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2)确定性的制度寻租

在众多的确定性寻租中,对物价上涨“贡献”最大的莫过于物流费用了。我国商品流通的特色是异常庞大的流通及销售体系,环节众多,渠道很长,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各级供应商,从生产到流通再到销售各个环节,步步设卡,层层加码,每过一关都被收费,结果就大幅度推高了商品在市场终端的零售价格。2011年月份,有一则新闻称山东一菜农因大白菜收购价低至8分钱一斤,他种的大白菜亏了上万元,而绝望自杀。而那时在超市里,大白菜的价格大概是1元钱一斤,为什么会有8分钱到1元钱这么大的差价呢?之前我以为是中间商在其间赚取了暴利,但实际并非如此。新华社举了个例子,运送1公斤货物从上海到贵州通过公路运输需要花费6元-8元人民币,而从上海通过海运到万里之遥的纽约只需花费1.5元人民币。为什么我们的运输成本如此高呢?油价上涨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却不是主要的。我国大大小小的收费站多如牛毛。有人称,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而且买路钱并非全国通行,甚至是经济区域割据的关卡和堡垒,这边刚乖乖地交了买路钱,那边又来罚款。这些高额的“买路费”及“罚款单”最后流入权贵囊中,而这些费用最后分摊到产品的物价上,由我们这些老百姓来买单了。

(二)我国不合理的税收结构

1.重税制度

国内商品消费流通领域的税收负担极其沉重。1994年中国税改以来,政府每年的税收收入几乎是以GDP增长两倍的速度上升,而与此同时消费占GDP的比重却从60%下降到了30%多。中国税收收入的几乎70%来源于消费相关的税收:增值税、消费税、工商税、关税等。而在美国消费税大概占税收总收入的2%,个人所得税和工资税占最大头,大约是86%。相形之下,中国的税收制度明显成为了束缚内需的繁重枷锁,其收入再分配进而调节贫富差距的职能极弱。扩大的贫富差距会减少货币的流动速度阻碍广义需求的扩张。

在消费税当中,增值税的负担最为沉重。商品在供应链环节的每一次流动都要缴纳增值税。据统计,中国税收占消费价格比重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这就是说,我们去买一件100元钱的商品,有64元是要上缴给国家的,如果企业不偷税漏税而又想要取得利润的话,就必须把这64元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高额的税收加在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便造成物价高高在上的局面了。

2.税收过重而福利建设缺乏

如上所说,我国是一个重税的国家,但是我国的福利支出却很少。福利方面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社会福利属于长期供给项目,但在传统福利制度下,政府每年用于福利方面的开支极少,在我国民政支出费只在国家财政支出的1.5%左右,分到社会福利事业就少之又少了。这样“高收入低支出”的税制结构是使人民直接感受到物价高涨的问题所在。首先税收是政府的重要收入,本来这个收入回来后这个应该摊到国民的初次分配,如若收入约等于初次分配,那么才是最满意的分配。现在政府收的那个算大头,可让老百姓感受到的福利支出或其他直接享受到的福利相对来讲这个比例没有美国高,明显的,税制收入大于福利支出。物价涨了却没有福利方面的补偿,主观上自然会觉得物价是高高在上的。

3.长期以来对外倾斜的税收优惠制度

中国的税收优惠过于对外倾斜。如中国长期以来的出口退税等政策,虽然这种政策鼓励向外出口,带动企业出口创汇,但这实际上是拿财政资源补贴全球市场,从整体上造成国内商品的不足,从而影响和抬高物价。在管理振兴发展过程中长期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中国出口一美元商品即需发行7元人民币作为平衡,积累了2.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蓄,而在国外需增发16万亿人民币平衡它,但这2.3万亿美元我们却不能花,大多借为美国作为外债存在,而留在国内的16万亿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将使物价上涨。

上述各种制度因素叠加在一起,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大幅度上升的便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了。

参考文献:

[1]贺卫.制度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下8

[2]郎咸平.为什么中国工资低而物价高.IT时代周刊,2011.9

[3]柴桑.路桥收费应该来次大降价.物流与供应链,2011.5

[4]毕天云.论底线公平视阈下的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学习与实践,2011.1

[5]史蒂文·陈.中国的物价为什么比美国高?理论参考,2011.4

上一篇:云时代下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下一篇:企业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制度建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