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和意义

时间:2022-10-26 12:41:19

探讨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和意义

摘要:林农复合经营,是当代林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农林复合经营在于使产品多样化,从单位面积上增加收益,同时又保护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致于恶化。是实现以农养林、以农补林、林农相促。因此,推广农林复合经营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重要意义

1 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

农林复合经营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是有目的地采用时空排列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1年生作物或牧草等组合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构成一个生产多产品,充分利用土地潜力,保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平衡的高效能复合生态系统。

2 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

复合农林经营不是农业和林业的简单相加,它的实质是在考虑森林的作用和效益的基础上,发挥林、农二者有机结合的相辅相承的作用,以至成为一种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新意的产业结构。这在系统学理论上将会出现增益作用,产生增益效益,即是1+1>2的效果。

3 农林复合经营的重要意义

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使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研究表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成后,对农业生态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局部小气候因子、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降尘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1]。还有研究表明,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战略措施[2]。

3.1 生态效益 农林复合经营在水土保持、土壤肥力、防风、净化空气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后,树冠能有效地拦截降雨,从而改变雨滴落地的方式,枯落物和低矮农作物构成的地表覆盖物还可降低雨滴的冲击力及片蚀,同时枯落物也是土壤养分来源之一,其分解后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增大土壤团聚体大小、稳定性和孔隙度,提高土壤渗透性,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从而改善林下层农作物的生长环境[3]。森林资源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生态价值,是难以用经济价值来估算的,同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宜林地,大力开展更新造林,加速培育速生丰产林,改造低价林、劣质林,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 经济效益 农林复合经营是以系统性、社会经济可行性、效益最高及长短利益结合为原则,根据经营目的主要从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及时间变化等方面来设计的,因此农林复合经营可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年多收的目标,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在造林初期间农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中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达到以短养长;同时对林下农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可以耕代抚,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率,也可降低抚育成本。

3.3 社会效益 林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产生的作用和效益,促进了农、牧、渔、副等其他农业部门的存在与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可充分发挥剩余劳力的作用,实行集约经营,使单位土地上达到高产出的目的。由此可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终目的都是增加收入,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主要是通过土壤肥力的变化,侵蚀状况等指标来评价,社会效益主要是通过农民对农林复合经营的接受程度、投入劳务的数量等指标来评价。以上所有的指标最终能转化成经济指标,用来评价该系统的优劣。常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主要有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指数、会计收益率和内部报酬率等。

4 结语

复合农林经营不仅涵盖了林学、农学、畜牧学、草学、渔学等大农业学科所涉及的内容。而且是系统科学建设及发展的强力支持者。从科学与技术层面上界定它的内容。它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构建林农、林果、林牧、林渔等模式为研究对象,进行复合农林业系统中物质、能量、价值、信息等多元量化的理论研究,及其物种在组分、空间、时间、序列上四维优化的应用基础,并通过单项、组装、配套、评价4大技术在生产上的试验示范,为下游用户提供简明实用、合理先进、简化高效的技术体系。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业产业不断转产,多种经营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一些好经营方式和模式,促进了林区经济不断繁荣与发展。农林复合经营也是一个很好经营方式,在实践中已经被应用,农林复合经营在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林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单宏年.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6期1007-5739(2008)06-0203-02

[2] 汪立三,汪志勤,张金荣,葛恒兵.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

[3] SchoenebergerMM.Agroforestry:workingtreeforsequesteringcarboninagricul turallands[J].AgroforestrySystems,2009,75:27-37.

上一篇:不同种质杂交玉米品种间的耐旱性研究 下一篇:增强马尾松栽培质量 提高林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