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发展探讨

时间:2022-10-25 11:19:08

家庭农场发展探讨

摘要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内涵及其在提升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提出发展思路,最终实现家庭农场经营一体化。

关键词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发展;安徽颍上

中图分类号F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91-01

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中各种经营模式的纽带,它解决了农村“劳力荒”的现状,加速了土地流转步伐。通过提高家庭农场人员科技水平,加大补助措施,建立管理机制,推广家庭农场新型模式,达到高效率快速提升现代农业的目的。它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最理想、实用性最强的经营组织模式。

1家庭农场的内涵

家庭农场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利用家庭现有土地,并采取土地租赁的办法,拥有一定土地规模、注册资金,以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装备、科学管理方法、现代的经营理念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主决策,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2]。

家庭农场与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通过现有土地和土地租赁、资金聚集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实体。种植大户不具有法人资格,按照“风险自担,利益自享”的原则,利用现有土地,并采取土地租赁的办法,具有一定土地规模,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资格,是劳动者为减少中间费用、保护自身利益、发展生产而共同出资兴办,它的组织原则是自愿参加,民主管理,按章程经营和处理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必须具备5家以上,且80%以上农户为入社条件,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

家庭农场具有法人资格,准入条件应具有一定土地规模、注册资金和提升现代农业技术能力、生产装备能力,以农业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目标,是当前提升现代农业最理想的经济主流载体[3]。

2家庭农场在提升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现如今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庄形成了“劳力荒”,大多数留守的老年人在家种地,文化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水平十分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差,决策能力、盈利能力有限,对农业的贡献率比较低,很难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农业产业化进程。家庭农场不仅可以使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使土地重新得到开发利用,而且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挖掘土地增产增效潜力,同时带动了当地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他们的土地流转到家庭农场,既得到租金,又获得雇佣工资,做到人尽其才,协调发展。家庭农场是种植大户的升华版,它既克服了传统农业的滞后思想,又凝聚了推进土地流转、生产经营、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在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前提下,积极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优质农产品。总之,家庭农场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中最稳妥、积极性最高、适用最强、最有开拓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经济模式。如颍上县黄桥镇郭彭村某家庭农场规模饲养良种长毛兔近4 000只,转包土地13.33 hm2,是颍上县典型的复合家庭农场。

3发展新思路

3.1采取政府推进,实施两补措施

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随着家庭经营务工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对发展家庭农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态度不积极。同时,大多数农民仅贪图土地补贴,不愿把土地长期流转出去。另外,对种植大户来说,由于土地流转期限很短,不利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政府补贴从加快全面推进发展家庭农场步伐的需要来看,农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很难调动广大农户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因此,今后政府应强力推进实施“两补”措施,具体如下:一是加大对支持家庭农场、资金、物化投入,二是对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政府每年还应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这样才能加快土地流转的步伐,才能有力地推动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4]。

3.2提高家庭农场人员科技水平

由于农民人力资本水平低下,文化水平不高,农业主管部门只有对家庭农场人员长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才能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增加广大农户发展家庭农场的信心和决心。

3.3发展方向

家庭农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行业间应具有不同的内涵。现阶段,国家对家庭农场的准入条件要求不易过高,对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放宽调低家庭农场准入资格。另外,发展家庭农场不仅要采取土地租赁,而且还应采取土地入股,形成联合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组织模式,最终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达到高效率快速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

3.4推广家庭农场新型模式

当前,家庭农场应从普通家庭农场向复合家庭农场转变。复合型家庭农场主要包括种养结合、立体种养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经营等,实行经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达到高效率节能、经济、环保作用。

(下转第300页)

(上接第291页)

3.5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应对家庭农场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并对其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国家的资金补助、物化补贴真正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使家庭农场持续有效运转,实现预期目标。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家庭农场,采取制度激励、理想激励、目标激励,这样才能产生动力,使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4参考文献

[1] 许莹.简论家庭农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5-87.

[2] 姚麒麟,黄慧珍,董晖,等.以家庭农场为依托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技服务,2009(6):162-163.

[3] 黄桂弟.发展家庭农场 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8):43-44,54.

[4] 陈真.宁波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上一篇:山东省蔬菜产业出口竞争优势的促成因素分析 下一篇:湖南省油菜产业损害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