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上部构造施工技术小议

时间:2022-10-25 10:53:53

道桥上部构造施工技术小议

摘要:现阶段,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各大城市之的沟通交流,因此各地路桥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增加,本文主要就公路桥梁上部构造施工工艺进行了简单的解析,意在能为完善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上部构造;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一些新的施工工艺不断涌现。优质的施工工艺水平能为公路桥梁上部构造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路桥施工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施工工艺水平与素质涵养,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不断革新自身的施工技术,从而为优质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一、公路桥梁上部构造模板、支架和拱架

1.1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桥梁上部构造中的外露表面模板的挠度要小于1/400 跨径;其隐蔽表面模板的挠度要小于1/250 跨径。如果桥梁上部构造的自重和汽车荷载共同作用产生的向下的挠度大于路径的1/1600,则需要在梁、板、拱的钢筋混凝土底模预设预拱度,预拱度的大小相当于桥梁自重和1/2 的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所产生的挠度。其中纵向预拱,要设计成抛物线或者是圆曲线。而预应力简支梁的跨度超过20m 的,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设置反拱。支架的基础预期沉降要小于25mm,接缝压缩预估值也要小于25mm。

1.2针对外露模板的制作和架设。主要采用的材料是钢材、胶合板等,且必须最少刨光一个侧面和两个边。为了方便脱模,应将梁和墩台帽突出的部分制作成倒角或削边形状。在进行结构物的部位选择时,应在专业工程人员的指导下,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选择,而后进行凹槽或凸槽装饰线设置。应在混凝土表面24~26mm 左右位置将模板内锚固件进行截断,前提是不能对混凝土造成破损。为了确保混凝土表面层的坚固度与光滑度,还应充分应用水泥砂浆,将混凝土表面层出现的空洞实施填补。拆模前,应使用脱模剂对模板进行喷洒,这样有助于脱模和保护混凝土的色泽。

1.3拆卸。在进行拆除承重强度低的侧模、支架和拱架时,应确保混凝土不会出现破损。在进行拆除承重强度高的侧模、支架和拱架时,应确保混凝土符合强度条件,并达到相应设计等级。在进行制作混凝土和石拱桥的预制块时,其前提条件应是砂浆强度符合图纸的要求下,而后便能进行卸架。若是在进行卸架时,图纸规定不够明确,则砂浆强度必须达到相应规定的设计等级。若是拱桥跨径在11m 以下,则应在拱上建筑完成后在进行卸架。若是中等跨径的实腹式拱,其进行卸架则应在对拱的养护期完成后。若是进行空腹式拱的卸架则应在拱上立墙完成后。拱架和支架卸落应循环进行,并确保卸落量应是从小向大的增长。在具体实际的进行卸落时,应同时进行纵横、向卸落,并确保纵向的均衡一致。

二、混凝土的浇筑

公路桥梁上部构造中主要有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浇筑。一是在支架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梁体浇筑。在其进行浇筑时,必须结合梁的横断面,对其上下层采取水平分层和斜向分段的方法进而实施连续浇筑。上下层浇筑前后应保持超过1.5m 的距离,在实施振捣时,通常采用附着式和插入式振捣器,这时应确保进行浇筑的厚度不得超过31cm。若箱梁体浇筑无法一次性完成,则应进行第二次浇筑,并应确保第一次浇筑的高度超过梁底板承托顶部31cm 以上。且在进行二次浇筑前,必须认真检查脚手架,确保其是否出现下沉或是收缩。在进行简支梁式桥的上部构造浇筑时,通常是一次性浇筑完成,且其采用的浇筑方式是由台、墩两端开始,而后逐渐往跨中部位浇筑。二是在支架上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的拱体浇筑。进行浇筑时应结合拱体的宽度和拱肋及拱圈的跨度,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实施浇筑。若拱肋和拱圈的跨度低于15m,则应采用拱脚两端和拱顶对称的方法实施连续浇筑。若拱肋和拱圈的跨度超过15m 时,应采用沿着拱跨的方向,分段的进行连续浇筑。与此同时,在混凝土完全凝结前必须结束浇筑。在拱架节点、拱脚、反弯点、拱顶部位选择对拱式拱架的设置,且进行满布式拱架设置时,应选择在拱架、节点拱脚、拱顶四分之一的跨径处。应确保各段的拱轴线和接缝面的角度是垂直的,还应在其分段位置预设一定宽度的间隔槽,并确保达到钢筋接头的要求。若是在进行各段混凝土浇筑时没有一次性完成,就应预设施工缝,且设置的施工缝应跟拱轴线是垂直角度。

三、混凝土后张法预应力浇筑

通常情况下,设计计算书与设计图会对张拉顺序做出明确要求。在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可按下述方法确定:①从靠近截面形心轴的钢筋开始张拉,以避免构件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过大;②对于固定在梁体端部的预应力筋时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张拉,固定在顶板的预应力筋按顺序张拉即可;③对于在梁端布置双排预应力筋的混凝土结构,张拉时应交替进行,以免产生的偏心载荷较大。④对于在梁端布置三排预应力筋的混凝土结构,张拉时尽量从中间的预应力筋开始,并且左右两排的钢筋从不同侧进行张拉。

第一,梁体混凝土在悬臂处预应力的浇筑。若梁体与桥墩的连接呈非刚性,就必须对桥墩与墩顶的梁段进行临时的加固,确保其稳固,且桥墩两侧的浇筑应保持一致。设计图纸所要求的标准应高于桥段两侧弯力差和梁体同设备的重力差。在采用挂篮的方式进行对悬架浇筑时,在结束浇筑的梁段上进行向前移动时,应确保其后端仍保持足够的压重力度。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应在结束浇筑的梁段上采用挂篮后端的锚固。此外,必须确保其的抗倾覆的稳定系数不会低于1.6,在进行梁段浇筑时。混凝土浇筑的方向应是由前端至后端,并确保前段和后段的模板接缝是密切接合的。

第二,进行梁的合拢跨,应是由两侧向中跨位置进行合拢。在实际具体进行合拢时,应先对合拢段的两端进行临时的固定,并施加合理的预应力。在进行合拢段的连续刚构时,应确保其能承受住合拢段和截面的温差变化影响,并合理掺入减水剂与早强剂。在合拢段的浇筑结束后,必须加强养护,并在基于适度张拉强度的前提下,及时实施预应力筋的张拉。

第三,混凝土梁体在支架预应力处的浇筑。在混凝土梁体进行支架预应力处的浇筑时,必须结合支架和混凝土弹性与非弹性的变形,从而进行设置施工预拱度。任何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在混凝土浇筑的初凝前结束浇筑。若是无法在混凝土浇筑的初凝前结束浇筑,则必须设置施工缝或其他有效措施,但前提是不对已经初凝的混凝土造成任何破损。若在箱形简支梁桥

段采取分次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就必须先确保混凝土浇筑超过梁底板承托顶部31cm 之上,进而顺序的实施腹板、顶板、翼板的浇筑。

第四,在进行预支梁段的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进行梁端的垂直度、钢筋预应力筋、预埋件位置、截面尺寸、底面平整度、孔道位置等方面的控制。必须严格依照设计图纸所规范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各梁段的预应力筋的布置,进而实施梁段预应力的张拉连接,及预应力筋的临时拆除。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还应该把握好浇筑的速度问题,要注意不能够使得刚开始浇筑的混凝土凝固了而整个的施工过程还没有完成,当然这也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一项指标,有很多的桥梁混凝土施工因为工程量太大导致无法短期内完成浇筑施工而必须分次施工的话就应该在下次施工前做好调查研究取证,以避免上一次浇筑后凝固的混凝土对后期施工大的影响,比如施工缝宽度的设置等都需要我们事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验算。其次,还应该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注意其后期的养护工作,养护工作一般是从在混凝土施工后开始凝固的初期就要进行的。因此,只有做好了公路桥梁支架混凝土施工的前期计算和设计工作,全面注意到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做好养护工作,才能最终确保施工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快速的发展中,并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其质量的要求也正在逐步的提高。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上部构造可以说是整个施工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我们格外注意施工工艺,做好各个施工工序,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 占 生. 桥 梁 上 部 结 构 施 工 技 术[J]. 交 通 世 界.2012(23):260-261.

[2]刘玉华.40 米预制预应力箱梁外观质量改进[J]. 交通世界.2012(23):277-278.

[3]孙爱萍.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技术探索[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9):121.

上一篇:钢结构安装中的质量及安全控制 下一篇:分析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