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时间:2022-10-25 09:48:54

美术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摘 要:从小养成的非智力因素,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身心迅速发展的学生,怎样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意志、信心、兴趣、习惯等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在美术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应该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实践工作的学习,发现美术专业的特点,最终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信心,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智力;非智力;效率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志、动机、信心、自尊心、兴趣、习惯与性格。从个人的角度上讲,事业的成功与否,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对于个别人甚至超过了智力因素。

一、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影响

1.非智力因素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各项活动的效率与价值成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强化学习动机,促进和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尊重学生,在当前的教育模式发展背景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推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发展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体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最终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2.智力因素的成果蕴含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寒窗十二年,即便在很多人眼里学生生活是美好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寒窗十二年苦读依旧是辛苦的事情,教师如何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习惯,拥有坚强的意志力与学习习惯,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发展,是每一个教师希望看到的状态。

二、如何让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

从小养成的非智力因素,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益。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意志、信心、兴趣、习惯等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最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动力定型,是相对稳定、完整的条件反射系统。形成好的动型,学习效果能大大提高。如果在形成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学生自发形成的不良习惯一旦出现,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进行改变,都要花数倍的精力及更大的耐心。对教师而言,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并让学生长期坚持,有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美术作业的完成上,学生要坚持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完整性,作业内容的完整性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认真做到却不大容易。

2.通过美术教学,树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促使其学习进步

著名心理学家西尔士通过长期的心理测试,发现学生本身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和志向水平的确定,受其学习成败的影响,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估价和自信心的表现。

在教学中,抓住这类学生的兴趣点,悉心引导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最终让学生拥有充分的信心。

三、非智力因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与品质

1.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

美术学习有其自成体系的学习内容,每一步都具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并会经常遇到较为棘手的困难。美术科目的教学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部都以感性的因素为指导,艺术在倡导感性因素的过程中,理性的训练方法同样是艺术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术训练中的空间与构图法,就不能单纯地凭借感性来借鉴。

2.素描的学习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作业步骤与程序严格,素描的学习需要创作者拥有很好的耐心,能细心地进行刻画

完成一幅好的素描作品,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技法和观察力,更要有毫不懈怠的动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样才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想要的学习效果。

素描的学习是美术学习中的基础,学生只有适应了素描学习中相对理性的创作模式,才能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开端。

作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充分的信心,良好的性格,完美的人格,为今天的学生迈向明天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多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美术学习拥有了充分的兴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对自身所学专业的归宿感,只有学生对自身所学习的专业拥有了一定程度的归宿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付出足够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薛启军.浅谈美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1(07).

[2]戴冰.基础美术教学中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初中音乐欣赏《丝路明珠――木卡姆》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谈青年护士讲课对现代护理事业的临床意义